张树宝面对危机的抉择_北方亿人的空间_百度空间

把日历翻回到2009年初,从大洋彼岸涌来的国际金融海啸冲击波终于显示出它强劲的破坏力,1至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为6年以来最慢,而寒流还在四处扩散……

  寒流来袭

  “我在想,全球的经济活动是不是一下子停止了?!”即使回想一年前的感受,赵彤的印象依然强烈。赵彤是SMC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世界最xx的气动元件制造和销售商,SMC的产品应用于全球各类自动化生产线,可谓产业界的晴雨表。2008年冬天开始,锐减的订单使SMC中国公司遭遇成立15年来最严酷的寒流。

  “目前我们北京厂的产能是每月一万九千片,可2月份{zd1}谷时开工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大幅下滑的订单,使中国内地规模{zd0}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同样感受到冰冻般的寒冷。中芯国际执行顾问郑敏政说,“由于应用广泛,集成电路行业的波动曲线与全球经济运行基本一致,怎么都躲不开金融危机的影响。”

  把日历翻回到2009年初,从大洋彼岸涌来的国际金融海啸冲击波终于显示出它强劲的破坏力,与SMC、中芯国际一样,北京的诺基亚、京东方、索爱普天等一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都感到了瑟瑟寒意。1至2月,本市移动电话产量同比下降25.1%,集成电路产量下降53.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为6年以来最慢。

  而寒流还在四处扩散。从全市范围看,投资不旺、生产下滑、出口低迷、消费谨慎、信心不足……首都经济跌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低谷。

  “本来对奥运后的发展前景寄予热望,没料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犹如冰雪贯顶。虽然知道繁荣和萧条轮替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可对许多在经济快速增长年代顺风顺水成长起来的企业来说,猛然间还真不适应这大风大浪。”对于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赵彤的感悟也是企业界最普遍的反应。

  2009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

  逆水行舟

  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全球化轨道的国际城市,北京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几乎不可避免。回头翻看市领导一年的活动台帐,从中还能窥见迎战危机过程中那种和时间赛跑般的紧迫感和心忧滑坡的使命感。

  在研究部署2009年各项任务的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上,市委书记刘淇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任务十分繁重,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作为在首都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决策部署,继续坚持xx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努力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新进展。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要求,要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进一步巩固消费、投资“双拉动”格局,全力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

  新年后{dy}个工作日,北京市就召开服务中央在京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座谈会,刘淇和郭金龙认真倾听各大单位的需求建议;3天后,市四套班子领导集体出席,拿出大半天时间与市属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激励全市企业在困难中寻求机遇、迎难而上;在之后召开的市“两会”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当前困难,以发展的实绩战胜严峻挑战,成为全体代表、委员的共识。应对危机之战的冲锋号全面吹响。

  虽然在危机中寻求发展,无异于逆水行舟,但对于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满怀信心向着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新目标出发的北京来说,这是一场避不开的遭遇战。而如果没有奥运会这种举国大事的拉动,一个巨型城市以什么为发展的持久动力?对于向着国际大都市迈进的北京来说,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2月9日,元宵节。由市主要领导带队,以“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专题调研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元宵节整整{yt}时间,市领导深入朝阳、顺义两区的多家金融服务、科技研发、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需求;{yt}后,他们又出现在通州区的高新技术和电子商务企业……

  摸情况,理思路,指方向。随后的一个多月,市领导就这样一家一户地走访调研,指导工作,足迹遍布全市十八区县和中关村、亦庄的近八十个企业和单位。

  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之举。3月下旬,基于对基层情况的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一揽子出台了66条帮扶措施:

  统筹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推动xx产业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固定资产xx和流动资金xx贴息;

  今年重点推进的在建和新建投资项目,凡在9月30日前实现投产的,优先给予当年固定资产xx的全额贴息补助;

  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可申请享受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稳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62元……

  各级政府也迅速行动起来。从指导减产企业稳妥减员,到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资扩产,作为本市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主战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帮扶措施及时有效。开发区工委书记杨林说:“只要政企同心,共谋发展,就没有迈不过的坎儿。”

  “如果产能一直维持在低水平,企业资金链很快就会断裂。在最困难的时期,北京市和开发区的这些举措,不但帮助中芯国际展期还贷缓解资金困难,还有千万元的直接资助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成为企业逢春回暖的坚强后盾,也确实让我们感觉到了政府和企业同舟共济的决心。”中芯国际执行顾问郑敏政感慨地说。

  今年年初,北京还建立了一个绿色通道,把投资项目审批从“串联”改为了“并联”。

  “不快不行啊!”说起年初时的情景,市发改委主任张工也用了一个感叹句。投资要增长,离不开项目的早开工、早落地。绿色通道建立后,全市一鼓作气取消审批事项24项,下放审批权限82项。原来“一个项目跑十几个部门”,现在“十几个部门同时审批”,整体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20天压缩到40至80天。前三季度,通过绿色通道审批项目完成投资1165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

  以有效措施稳定形势,以优质服务推动发展,北京筑起应对金融海啸的{dy}道防线。一季度数据出炉,全市GDP增长6.1%,经济运行好于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比上季度提高6.8点,结束了自2008年三季度开始的下行轨迹。

  化危为机

  4月27日,市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会。会议站在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安排部署全市各项工作。会议要求,要把应对这场危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检验,不仅要看何时走出危机,更要看能否在战胜危机中转型升级,实现更好、更快、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通过深入讨论,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要把迎战当前的危机,作为推动首都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机遇,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首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事实上,早在奥运筹办的七年间,北京就淘汰了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金融危机的到来,只是加快了北京调结构、上水平的步伐。而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北京做好这篇文章的重要契机。

  宋延林是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基于多年来对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他研发出了一种全新无污染的纳米数字印刷技术。“这就如同印章上‘凸’面和‘凹’面,我们用亲油墨纳米粒子表现印刷区,用亲水纳米粒子表现非印刷区,然后通过电脑直接制版印刷,再也不用化学冲洗,原理就这么简单。”

  可不简单的是,宋延林团队凭借自主创新,不仅使国内印刷业摆脱了不停追逐模仿却始终与国际{zx1}技术保持距离的局面,而且让这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不久前,中科院化学所创办的中科纳新绿色印刷公司已落户怀柔。行业乐观估计,未来几年内,绿色印刷术将引发国内印刷业的一次革命,一个千亿元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即将浮出水面。

  宋延林的成功只是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相关产业优化升级的一次生动实践。如今的中关村,每年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3000多家,每年都有100多家企业跻身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行列。

  “依靠创新进行创业,是这些企业成功的秘诀。”中关村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说,他相信由一家又一家自主创新型企业组成的中关村,一定会拿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yl}创新成果,为推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发挥xx示范作用。

  京承高速与北六环交界处,一座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城”即将拔地而起,它的名字叫未来科技城。这是一个由神华集团、中海油、国家电网等13家重量级央企集中建设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研发机构集群,专门为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摇篮。

  “未来科技城那里原先规划的是一片低密度住宅区。”谈起未来科技城的落户故事,昌平区委书记关成华言语间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多年来,由于毗邻城区,房地产业在昌平红红火火,但“有城少业”的尴尬一直使全区经济社会难以协调发展。在得知科技城项目有意落户后,昌平区毫不犹豫地调整了用地规划,因为“这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目前,由神华集团牵头的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已先行开始建设。预计3年内,未来科技城将全部建成。作为一个崭新的xx科研人才聚集地和xx应用科技创新的xx研发平台,未来科技城必将成为北京西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又一超强引擎。

  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也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中芯国际执行顾问郑敏政说:“集成电路业界有个xx的摩尔定律,就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同时价格下降一半。因此我们必须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用在研发上的资金一点都没减少。”危机发生后,中芯北京加快了xx技术的开发进度,公司的目标是力争使{zxj}的65纳米产品明年底能占收入的15%。

  随着电子信息等本市六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的陆续出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在海淀、通州、石景山挂牌,京东方第八代TFT-LCD生产线在亦庄开建……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转型之路,北京一路阔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透露,在星网工业园之外,亦庄将在3至5年内再造以数字电视、移动硅谷、汽车制造为内容的数个千亿元级产业。

  10月22日,当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面带微笑走到媒体记者面前时,大伙儿心里明白,过去的三个季度,北京一定又有新的利好消息。

  果然,前三季北京GDP增速达到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1%。值得一提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27.8亿元,由上半年下降1.2%转为增长5.7%。经济回暖已由局部向全面扩散。

  在调结构、上水平过程中,北京经济不但走出谷底,实现了“V”型反转,而且,一个xx、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体系正日渐明晰。

  发展为民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成果。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年初,市领导亲自带队,四次深入海淀四季青镇北坞村专题调研,三次召开专题会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解剖“麻雀”的方式,xx城乡结合部发展难题。之后,朝阳区大望京村和北坞一起被列为本市城乡结合部改造试点。

  78岁的陈兴泉,是地地道道的大望京村人。自从村子被列为北京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后,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我们盼了好多年了。”陈兴泉说,他们村是望京地区{zh1}一个未拆迁的村。“隔壁村的早就住上新房了,还好这次没把我们落下。”

  6月初,老人一家九口,搬到了离村子不远的一处出租房内,期待着不久后即将建成的新家。由于是政府主导拆迁,老人原本的老院子,不但换了几套新房,手上还剩下了好几十万元拆迁款。“新房子面积多了100平方米,而且还是大产权,谁不愿意搬呢。”陈兴泉说出了村民们的心声。在大望京村短短28天的拆迁中,全村1692户全部自愿搬迁,没有一个钉子户,没有一起上访。

  谈起其中的原因,崔各庄乡党委书记张树宝坦言,拆迁政策公平、公正、公开,不让一个村民吃亏,是造就大望京速度的动力所在。而把土地的利益留给农民和村集体,正是市委、市政府xx城乡结合部难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dy}原则。

  随着搬迁上楼,一家人将从农民转为居民,陈兴泉老人也将开始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医疗有保险,村里有分红,每月再领上900多元养老金,想买啥买啥,知足了。”

  在国际金融危机寒流影响下,政府的民生工程,既是办解民忧、顺民心的好事儿,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百姓消费的重要抓手。

  家住陶然亭公园附近的林杰,是一个IT公司的小白领,工作单位位于西直门外的白石桥。为了每天8点半准时上班打卡,他不到7点就得起床,7点15分之前必须开车上路,不然准迟到。

  9月28日,地铁四号线正式开通。作为一条城西南北向的地铁线,它的开通为沿线居民带来了极大便利。从这天开始,林杰不再开车上班,每天早上不管多堵,在四号线陶然亭站上车后,40分钟后他准能坐在办公桌前,花费不过2元钱,连原本在单位停{yt}车的零头都不到。

  随着四号线的开通,北京现有的9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已达228公里。除机场线外,其余线路每人每次仅需2元且不限换乘,近百个站口让偌大的北京城变得四通八达。对于家门口的地铁,林杰的博客中如是评价,“地铁既为我省下钱,也为我省下时间,有了富余的钱和时间,我想我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

  低票价的实现,离不开市财政强有力的支持。2008年,地铁享受财政补贴资金7.9亿元,2009年预计将达15.2亿元。按今年已运送旅客13亿人次计算,市民每花2元坐一次地铁,财政就补贴1元。细算这一年北京的民生账,从年初97.3亿元“民生大礼包”惠及全体市民开始,政府支出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4.08亿元,有效稳定243家企业的5.07万个就业岗位;通过落实6项惠民政策,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全覆盖;建成竣工225.2万平方米政策房,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正是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才使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完善、居民消费能力得到增强、经济实现良性发展这一可持续发展链得以成功铸就。今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1个月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世界城市

  SMC中国公司总经理赵彤的另一个感悟是,只有不畏大风大浪的企业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而金融危机,是个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今年的冬天和去年一样寒冷,可赵彤的感觉却是“冰火两重天”:去年是冰,今年是火。位于开发区宏达中路的SMC北京第二工厂内热火朝天,工厂的订单接连不断,每个人都在忙碌。“危机爆发前出口订单占60%,内销占40%,现在还是‘四六开’,但是比例颠倒过来了。得益于国家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SMC中国公司成为集团全球版图中恢复最快的企业。”

  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的北京,在国际城市体系中的影响和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财富》杂志{zx1}公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北京已拥有26家500强总部,数量在东京和巴黎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今年,北京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依然保持双增长,跨国公司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已达165家。这是全球企业界对北京在人才、科技、资本、市场、政策等方面综合优势的认可。

  时间逼近年底,一张亮丽的成绩单也已呈现:初步预计,全年GDP增速保持在9.5%以上,经济总量将突破1.1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达到2020亿元。北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意味着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由中等发达城市向发达的国际大都市迈进的新阶段。

  在经过长期深入的思考后,不久前的市委市政府工作务虚会上,市委书记刘淇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他说,与其它xx世界城市相比,北京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更加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更加聚集,历史、文化遗产更加丰富的独特优势,具备建设成为高水准世界城市的条件。我们要着眼于国际化的要求,着眼于建设世界城市的长远规划,瞄准今后几十年首都发展的定位,谋划工作时出手大一点、层次高一些、眼界宽一些。

  昨天开幕的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发出号召,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xx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的确,通过举办奥运,北京向世界展示了国家和城市的实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通过应对危机,北京进一步提升了发展环境的国际竞争力,催生了描绘更宏伟蓝图的雄心。作为一个被推到世界前台的大国首都,北京有资格做出这样的抉择。

  建设世界城市,也是北京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郑重声明:资讯 【张树宝面对危机的抉择_北方亿人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