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了今年的一号文件,延续七年来的主题——“三农”问题,提出了各种新的政策内容。这也直接证明“三农”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份量。而在此文件中,如何扩大农村内需的问题尤显突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化布局,对广大企业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商机。
之所以要把扩大农村内需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中之重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经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目前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农村是个庞大的市场,如将其xx,必然会产生巨大的需求,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目前城乡发展的差距过大,加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的拉大。要想弥补、平衡好这种差距,有必要实现城乡统筹。因此,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扩大农村内需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政策选择。
其实,对扩大农村内需,中央在2009年就已有大动作,那就是对家电、汽车、摩托车实施了补贴政策。通过这种补贴政策,有效地扩大了农村消费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系统登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3450万台,销售金额647亿元,已补贴金额75.4亿元;截至2009年底,汽车、摩托车下乡共补贴车辆586万辆,其中汽车167万辆,摩托车41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87亿元,其中补贴汽车63亿元,补贴摩托车24亿元。这笔巨额的数据充分证明了2009年的补贴政策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但是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内需,关键还是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民私人的建房和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这也是见效最快,最容易撬动农村内需的领域。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00年至2006年间,我国农村年均新建住宅面积为7.09亿平方米,据此,按照农村建房的建材成本1000元/平方米来测算,每年农民建房就能直接拉动7000亿元的建筑建材需求。无疑这个市场要比家电等市场大得多,而且这些需求还主要源自于农民自觉自发的建房。考虑到当前处于产能过剩导致供给充裕,而使得建材价格下降的时期,农民住房建设的市场肯定会进一步增加。
在以上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顺势而为地推出了“建材下乡”补贴政策。“建材下乡”实现补贴,实质上就是一种为了xx城乡二元发展现状,对农村的一种财政转移支付。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建材下乡”的补贴并没有具体的操作细节。但根据一些媒体透露后续出台的“建材下乡”细节将补仿效农机下乡、家电下乡的做法,也会采取财政资金按比例补贴农户消费的政策。目前提出的初步方案是,凡农民新建住房,凭宅基地建房证明和购买建材xx,限定补贴的起步消费额和每户{zg}补贴额之后,在规定限额内一律根据xx累计金额按比例给予财政补贴。同时,对新型节能房屋给予的补贴比例会更高。补贴标准提出的框架是,根据不同的建房性质,补贴比例为13%-20%。如果按照这种补贴政策,农民建房的建材成本肯定会进一步降低,农民建房、修房需求还将进一步放大。目前初步估计,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将激发并拉动农民建房需求在原有基础上净增长10%-15%,意味着每年可额外增加国内建材需求至少700-1000亿元。
除了农民建房的巨大需求,还有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的中国,大城市的承载能力已经到了极限。要想实现中国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民进城的问题,必须大规模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样的政策引导,必然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汇集,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在这种进程中,会带来大量的城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路网、水电、有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必然进一步增加对建材的需求,带来对建材的需求的高峰。
当然,仅仅靠补贴还不能xx撬动农民建房的需求。毕竟,我国的农民的财富积累有限,消费能力有限。没有足够的钱,纵使补贴再多,也难以实现他们建房的梦想。所以,如何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就成为了扩大农村内需的一个新重点。为此,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政策。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xx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xx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这都是中央一号文件为了扩大农村内需,加大金融对扩大农村内需政策的配套支持的力度。这必然会使得农民可以利用金融杠杆的作用,提前实现建房的梦想,从而能够推进中央扩大农村内需目标的落实。
可以预见,中央一号文件通过实施“建材下乡”,来鼓励农民建房的政策,会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加快帮助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更早实现内需拉动型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减少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间接遏制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泡沫,从而避免中国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出现经济发展一蹶不振的局面。第三,可以帮助解决中国建材行业已经存在的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当然,要想顺利达到这些目标,如何在政策中狠抓落实,如何{zd0}程度的避免在建材下乡中出现权利寻租的现象,如何让这种政策能够长期的保持下去,而不是短期行为,如何让金融业在支持农村扩大内需的同时,又不出现大量的不良xx等等方面,都是需要进一步花大功夫大力气去实现的。
企业的发展需要时刻关注市场,主导和把握商机是刻不容缓的。面对中央一号文件带来的巨大建材商机,广大企业应该未雨绸缪,以便能够切实领悟和抓住。首先,要加强对中央一号文件各项政策的了解,尤其是后续出台的“建材下乡”补贴的细则,只有吃透政策才能够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次,要根据农民建房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研发一些符合农村建房特点的产品,尤其对补贴细则中补贴力度会大于常规产品节能产品要尤为关注,在大力鼓励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可以在节能产品上加大投入,既可以抓住农村扩大内需的机会,还可以顺应未来整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第三是,“建材下乡”后,由于品牌和实力的价值会凸显,肯定会出现很多小建材企业倒闭,行业洗牌的力度会加大。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实力企业要抓住并购,实施规模扩张的历史机遇。四是,企业要充分利用金融杠杆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加强农村金融发展的平台的机遇期,一方面要开发出租赁销售、按揭销售等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各种销售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可以更快、更广地挖掘出农村巨大的建材市场。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对三农问题是个利好,对政府的执政是个利好,对广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利好。总而言之,就是要看各方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利用这种大好的政策形势,从而实现各方的利益均衡,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刻,对企业而言,行动比语言更重要,领悟比传达更重要,抢占先机比反应滞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