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的六大命题_抄录(二)-ZOL博客
四、如何去看图?


        无论是欣赏别人的作品,还是自己去拍摄作品,又或者审视自己的作品,我都要求自己从四个维度来衡量它:立意、构图、用光和色彩。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是本质上几乎都可以归结到这四大方向。

 

1、立意


         一张作品的灵魂,在于它营造的意境,也就是作者的立意。至于不同的人观看后获得不同的感受,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并不会改变这幅作品自身的属性。


         我认为,风光作品的{zj2}目的,就是要营造“唯美”的意境。这个“唯美”,可以是五彩斑斓的美、淡雅素净的美、雄浑壮丽的美、纤秀婉约的美、动感十足的美、静谧无声的美、生机勃勃的美、空寂凄咽的美……


 
 在我看来,立意有几个层面的背景:


        作者所处的整体文化背景。比如说,一位美国的摄影者,如果在他过往的教育背景中没有其他国家的美学内容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他的作品基本上跳不出美国文化的范畴——尽管美国文化本身就包含许多外来元素,但是美国社会的主体价值一定牢牢地控制或影响着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个体可以去尝试接受多元文化,但是他显然无法xx摆脱、更无法改变其母体文化体系。


        作者个人的文化背景。每个人的作品,基本上都难以超越他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范畴,即使有个别“超水平发挥”的作品,也是偶然事件,不能代表他的整体水平。当然,这个“范畴”可以是一个变量,它取决于作者是否努力去突破边界。


        作者的创新努力。尽管受制于前两个背景,但是如果作者努力去开阔眼界、汲取多元文化营养、融合创新,还是有可能取得某种突破的。而前两个限制性背景,恰恰指出了突破的路径。


 
 我理解的立意的涵义就是,在决定开始拍摄一幅作品前——无论这个时间多长或多短——作者必须部分或者全部地明确:


        这个场景里到底是什么东西/元素打动了我?


        核心元素是什么?不可或缺的辅助元素是什么?


        我得到了什么样的感受?


        这个直观感受是否能升华为某个视觉主题?


        别人会对这样的主题感兴趣吗?


        如果我决定记录并且传递这个主题,这个场景足够表达吗?


        这里面包含了一个自我验证的过程。你可以允许部分人在一段时期对你的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你不能让所有人永远不理解它。


 上述思维过程,还包括了两个相反的立意路径:


        一个是触景生情,也就是从看到景色后、被动接受到的视觉感受中去领悟、提炼主题;另一个是预先构思了主题,根据主题去寻找适合的场景。


        显然,在我看来前一种更多的是“记录灵感”,而后一种才是“创作”。创作需要大量的前期构思、学习、研究、比较、验证,不能闭门造车。换句话说,创作的表征就是事前要做大量的功课,结合拍摄目的地隐含的文化艺术元素去预先构思多个主题。

有时候,一趟采风可能同时包括了上述两种立意模式。 这里,举一个拍摄海景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上述过程。


        一次,我和深圳的两位老友约定去大鹏半岛拍摄海景,顺便用我购入达半年之久而一直没有时间试机的617相机来拍摄它的“处女作”。整个如下:


        拍摄主题的设计:我确定营造一幅“缥缈的、仙风道骨的礁石海景”;


        实现途径的确定:这样的效果,只有通过对礁石、海浪的长时间曝光才能产生;


        天气、拍摄地的选择:选择有日出的晴天,大鹏半岛面向东边突出的海滩,拍摄前夜在当地住宿,提前熟悉地形、到达拍摄点的路线路况等;


        拍摄时间的安排:该季节日出约在5:50-6:00之间,海边天空露白较早。以此反推,要求在5点15分之前架设好相机、完成拍摄准备;住宿地到拍摄点附近的海滩要在黑暗中沿着海边崎岖的礁石路段行走约30分钟(包括选定拍摄点),于是最终确定4:00起床、4:40左右出门;


        实际拍摄过程:我从5:15分开始,先以F/8、16min的组合拍摄了{dy}张,接着,在太阳已经跃出水面的情况下,我又应景拍摄了几张。其中一张暖调的作品是F/22、1/8sec的组合;


        作品:结果是几天之后冲洗出来才看到的。作为试机片,自己感觉还算过得去。长时间曝光的那张,基本上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效果。因此,我理所当然地把这张作品看成是自己这次采风的“创作”产品,而这次应景拍摄的其他片子,则是我的“记录”产品、是附带成果。从拍摄意图来说,它们在我心目中的定位是截然不同的。


        扫描是用滚筒扫描仪、300dpi扫成50MB的TIF文件,长边约6400pix。说一句题外话,等待看到自己的胶卷冲洗出来那个过程中的期待感,也是使用胶片机的乐趣源泉之一(图6)。

 

 

图六

2、构图


构图技法方面已经有很多专著了,无需我赘言。我在这里分享一些实际拍摄过程中积累的感想:


        在立意过程中养成上述思考习惯,将极大地有利于帮助构图。比如,分清场景中的核心元素和辅助元素,就能帮助我们顺利地提炼出主体、陪体。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立意与构图是同步或穿插进行的;


        主体(兴趣中心)的位置必须突出。可以放在“黄金分割”的交点上,也可以放在画面正中或其他位置,xx视创作意图而定。


        只保留必要的陪体,使得画面简洁、有序;


        要注重画面的整体平衡感。当然,某些主题需要特意营造某种不平衡感,则不在此列;


        善于运用前后景、景深以及将观者的视线导向主体的视觉导引线等元素,营造画面的立体感。前景有时还能起到很好的平衡画面的作用;


        构图不要太满,风光摄影多数情况下画面要有留白;


        留意水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高低,以及是否处在水平状态;


        自己认为好的场景,我通常会横、竖构图各拍至少一张,以备不同用途;


        我从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严谨构图,从不采取随意拍摄、后期再来做裁切出品的方式。因为,我希望能够直接用观片器或者幻灯机来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成品”——无论它们水平高低,它们至少不是“半成品”。我不希望此时心有不甘而又满脸尴尬地向别人解释:“这张片子,其实如果你把它裁掉这些部分来看……还是可取的吧?”


下面这张片子,主体是想表现气吞山河的云彩。利用了海岸线和成列的礁石作为视觉导引线(图8)。

 

 

图八

3、用光


        用光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一幅作品是出彩还是平淡。一幅作品即使拥有再好的立意或者构图,如果用光平庸的话,几乎注定是一幅平庸的作品。


 光影或影调效果好的作品,大多是有迹可循的:


        善用早晚光线,营造低色温、底反差的画面,比如早晚霞、长时间曝光作品;


        善用逆光或侧逆光,勾勒景物轮廓或制造剪影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善用侧光在非平滑物体表面造成的明暗差异,凸显物体的质感;


        善用逆光凸显红叶、黄叶的色彩明度、饱和度以及树叶质感;


        借用穿过云层或物体缝隙的集束光对主体的照射,得到类似舞台灯光的效果。比如西部高原的小村寨,常常能遇到光线照亮了村落、而四周的山体和田野则隐在云层遮盖下的暗影里这样的场景;


        巧用物体在水面的倒影;


        用慢门或减光镜延长曝光时间,使得移动的物件产生拖尾效果、水流成绸缎状、浪花成云雾状、快速移动的云层模糊化、夜里的车灯形成光带……等等。


 以上这些用光技巧,不外乎是在光线的色温(色彩)、方向(入射角度、直射/折射/反射)、强度、光通量、照射范围等方面做文章。


        下面这张片子,于2006年“五·一”某日清晨6时余摄于四川九龙县乌拉溪乡仙女湖旁,海拔4125米。这丛枯树的树皮xx剥落后露出枝干,经受风雨洗练后呈现出高贵的灰白色,有根雕艺术品般精美的质感,让人怦然心动。日照金山倒映在水中形成的桔黄色水面衬托着主体的树丛。清晨,灰白的树干染上了一层浅蓝色。这个场景让人联想到晨光中的少女在湖水边梳洗化妆(图9)。

 

 

图九

4、色彩


        拍摄彩色照片的情况下,作品的色彩构成是又一大评价维度。评价色彩构成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方向。一说是,有强烈对比色的画面更引人“注目”。对比色通常是指互补色,比如青与红、品与绿、黄与蓝。每一对互补色混合后均会消色(即得到白色)。另一说是:色彩和谐的画面更“悦目”。色彩和谐,通常指画面包含的色彩在颜色(即色彩种类)、纯度(指鲜艳程度)和明度(指处在白-灰-黑之间哪个位置)三种属性各自相近的情况:


        颜色相近——比如,同样是红色系的两种颜色,易于和谐;


        纯度相近——比如,两种中等纯度的颜色,比一高纯度和一低纯度更和谐;


        明度相近——比如,两种淡色,比一淡和一浓更和谐。


 此外,一些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比如:


        色彩面积的大小、形状和分布;


         各种色彩组合,当被看成抽象的形状、或看成可辨认物体的表现时;


        观看者的年龄、受艺术教育程度;


        长时间观看会产生适应性效应,从而混淆对色彩组合的吸引力的感觉;


         广告会引导人们对于色彩组合是否符合潮流的判断,等等。


        下面这张片子于2008年“五·一”摄于四川八美。金黄色的枯树叶、富有质感的树皮和五颜六色的经幡,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色彩世界(图10)。

 

 

图十

        黑白照片的情况下,三个颜色属性只剩下一个:明度。它和细节是否丰富(尤其是亮部或暗部的细节)、层次/过渡是否细腻、反差大小都有关。


        这张617黑白作品于2009年5月一个阳光强烈的中午摄于广州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锁定树洞的暗部和石块的亮部曝光,将200多兆的扫描原件放大到{bfb}观察暗部和亮部细节,均落在富士Acros100的宽容度内(图11)。

 

 

图十一

 

其直方图如下:

 

 

五、如何像大师那样去拍摄?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反智的时代。就因为出现了动辄以“大师”自居、装腔作势自命不凡的,或者以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等可耻手段获得“大师”桂冠那样的败类,一部分人因此全盘否定“大师”的价值,甚至从此对“大师”的称号不屑一顾、极尽贬低嘲讽之能事,这实在是社会的悲哀。


        那些以“大师”自居的小人的拙劣表演,与真正的大师何干?难道出现了几个类似于“年画虎”的小丑,安塞尔•亚当斯们就不再有价值了吗?——这是悲哀之一。


       还有一些人,只拿大师们的某幅作品来说事,声称“大师不过如此,这个场景让我来拍的话保证比他拍得好”。于是乎得出结论“‘大师’都是‘大屎’”——这是悲哀之二。


       我相信,无论“砸大师”的理由看上去多么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真正的大师们的价值;而“砸大师者”们之所以没能成为大师,原因不在于他们是否愿意成为大师,而在于他们不可能成为大师。


       在大师拍出了一幅看上去很普通的作品的年代,“砸大师者”还没出生——当然,这不是他的错;


       当罗伯特•卡帕之类的人把脑袋别在裤腰上、出生入死地去拍摄危险场景时,“砸大师者”可能正在舒适的空调间里怡然自得地拍摄着“美人头”——当然,拍美人决不是过错;


       当约瑟夫·寇德卡之类的人为了理想而不惜背井离乡、数十年睡在街上或野地里仍坚持拍摄时,“砸大师者”正在柔软的大床上睡懒觉——当然,睡懒觉也无可厚非;


       当尚未成名的大师们为了推广自己的作品不惜倾家荡产、砸锅卖铁时,“砸大师者”可能正在第31次检阅自己三辈子也用不完的摄影器材——当然,收藏器材本身是理直气壮的事;


       当尚未成名的大师们殚精竭虑地构思拍摄主题时,“砸大师者”可能正在考虑晚上去哪个酒吧狂欢,或者正在唾沫横飞地“砸大师”;


       所以,作为我个人来说,我从不迷信大师,但是我敬畏大师。


       所以,有志于成为大师,绝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而是一个社会有希望的表现。当然,那些空怀壮志却从不付诸行动者、或者偶尔被别人喊一声“大师”就忘乎所以者,就不在此列。

 

真正对摄影有追求的人,即使成不了大师,也应该像大师那样去拍摄。


 
1、起点:用大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何为摄影大师的标准?我的理解就是:从思维到手法。换句话说,要像大师那样去思考、去行动。
       要了解大师们的思维,我特别推荐精读Frank Horvat所著《摄影大师对话录》,出版社还有少量库存。
       手法方面的书就数不胜数了,建议多看国内外摄影师的著书和画册。 
       光阅读还不行,还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去实践。

2、终点:确立自己的拍摄目标


       但凡能成为大师者,无不有自己的摄影理想——自己想在摄影领域做到什么、摄影在自己的生活中将占到什么地位?也都有自己的摄影理念——拍什么、不拍什么、如何观察事物、如何拍出自己的特色?还有自己的拍摄目标——拍摄哪些主题?如何去实现? 


       确立了阶段性的拍摄目标,就要把它落实成具体的拍摄计划。拍摄计划必须具体,有明确的时间表,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中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起点和终点都明确后,剩下的就是付诸行动了。
       对多数有摄影追求的业余人士{zd0}的挑战就是:摄影和生计如何取得平衡?这其中的取舍,才是真正的考验。


六、拍来做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会影响到自己的拍摄行为。通常会有三种类型的选择:


       xx以摄影为生计;


       自娱自乐,xx不考虑作品的商业收入;


       潜心拍摄,但不放弃争取商业回报的努力。


任何一条路都有人走得通。摄影人都会面临这个选择,不能假装这个问题不存在,也不应该频繁地来回摇摆。我个人目前正在第三条路上摸索。 

  • 我的其它日志...
  • ·
  • ·
  • ·
  • ·
  • ·
  •   
  • 你可能还喜欢...
  • ·
  • ·
  • ·
  • ·
  • ·
  • ·

郑重声明:资讯 【风光摄影的六大命题_抄录(二)-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