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ESC心力衰竭指南新内容« 医药家园

2008ESC心力衰竭指南新内容
英国Philip Poole-Wilson的关于心衰诊断见解:
指南并非主要针对于心脏病专家,也针对于其他xx心力衰竭病人的医生,新的指导方针结合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两方面的问题。
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某一辅助诊断方法能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因此现有的指南还没把任何辅助检查确定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
目前已确认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并已将这方面添加心力衰竭定义中,现在心力衰竭定义这样描述: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病人具有以下特点:
1. 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在休息或体育锻炼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疲劳、疲倦、踝关节肿胀。
2. 典型的心力衰竭体征:心动过速,呼吸急促 、肺部啰音、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水肿、肝肿大、腹水等。
3. 客观的证据: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脑钠肽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不能依赖于射血分数( EF )的数值做出心力衰竭诊断 ,射血分数仅反映与预后的关系。
在本次会议,对ACC/AHA 和ESC的定义进行了比较。
此外,根据发病时间将心脏衰竭分为不同类型,如新出现的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可能的原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
至于辅助检查方法方面,强调了BNP/NT-proBNP的重要性,现在建议用于心力衰竭辅助诊断。但超声心动图更是诊断心力衰竭必要检查手段。
Michael Böhm谈到心力衰竭的xxxx有ACEI、ARB、β -阻断剂、醛固酮拮抗剂和xx剂,并没有重要的变化。但是在使用ACEI和β -阻断剂后仍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ARB和醛固酮拮抗剂的使用方面证据不够充分,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他汀类以IIB证据推荐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再住院。
没有讨论在无症状的病人中使用ICD的问题,而其它指南建议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使用ICD,但更应注意设备方面问题。
至于CRT的使用,不存在任何数据支持CRT或CRT – D对改善生存状况方面更加优越,这两种方法都作为IA级而被推荐。
强调了病人的参与是成功的关键。

标签: , ,

6 条评论 发表在“2008ESC心力衰竭指南新内容”上

  1. 2008 ESC 心力衰竭诊断和xx指南更新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升高,正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的{zh1}通道和顽固堡垒。自2005年ESC制定急性(Eur Heart J 2005:26:384-416)和慢性(Eur Heart J 2005:26:1115-1140)心力衰竭指南以来,在这一领域又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B型利钠尿多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及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在心力衰竭诊断和xx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证实,循证医学证据也更加坚实。在刚刚闭幕的ESC 2008年会上再次更新了心力衰竭诊断和xx指南。
    新指南针对的对象不只是心内科医生,也包括其他参与心力衰竭防治的医护人员;此次更新同时涵盖了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心力衰竭的定义
    指南对心力衰竭进行定义时加入了目前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zx1}认识: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具有以下特点:
    1. 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在休息或运动时出现气短、呼吸困难、乏力、疲劳或踝关节肿胀。
    2. 典型的心力衰竭体征: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肺部啰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肿大、腹水及恶液质等。
    3. 静息状态下有关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检查证据: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BNP升高。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指南在对心力衰竭分类时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即分为:新发心力衰竭、短暂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三、心力衰竭的病因
    指南强调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
    四、心力衰竭的诊断
    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指南着重强调了BNP/NT-proBNP的作用,不仅仅用于排除心力衰竭,也可用于确诊。超声心动图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是必要的检查,但不能单纯依赖左室射血分数(LVEF),后者对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更大。
    五、心力衰竭的xxxx
    心力衰竭的xxxx方面,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和xx剂等,在此次指南更新中并没有重大的变化。但对于应用了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是否继续使用ARB和醛固酮拮抗剂,目前的证据仍然不够充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他汀类xx是心力衰竭xxxx的一大新亮点,此次指南更新建议应用他汀类xx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住院率(IIb)。
    六、心力衰竭的器械xx
    关于体内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的使用,大量的试验已经证明了ICD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对于植入ICD的指证还有争议。2005年的指南建议以LVEF 30%-35%作为植入ICD的指证,此次更新则修改为LVEF<35%,建议的级别没有变化。无症状患者是否植入ICD,本指南没有进行讨论。
    关于心脏再同步化xx,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CRT或CRT-D孰优孰劣,指南均作为IA类建议进行推荐。
    七、强调了患者的参与是心力衰竭xx成功的关键
    指南再次强调,患者的参与是心力衰竭xx成功的关键,并为心力衰竭患者和医生搭建了新的交流平台http://www.hearfailurematters.org/。

郑重声明:资讯 【2008ESC心力衰竭指南新内容« 医药家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