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贵港模式- 红楼情梦- 百灵朝凤- 和讯博客
可怕的贵港模式 [原创 2010-02-23 10:15:20]   
 

    中国经济在持续保持了30余年的增长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瞩目。中国模式说白了也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环境资源,借发达国家产业专业的良机,赢得了自我发展的机会。中国模式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因地方不同,各个地方的模式也有所差异。在网易博客上看到的一篇文字,可怕的贵港模式,究竟如何可怕,我们来看下面的一篇文字。

    而这些货源原先是在广东。据报道,“十一五”以来,贵港市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900多个,合同投资额660多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60多亿元。其中,属东部产业转移项目560多个,占项目数的72.2%,实际利用资金200多亿元,占全部引资的55.6%。

    其实,贵港市的官员们在做的事情,跟广西各地以及其他内陆省份的千千万万官员正抢着做的,是同样的一件事情——吸收东部过剩产能和落后产业。只不过,贵港有先天优势,而贵港的官员们更大胆而已。

    《广西日报》是这样描述贵港的核心思路的:在新一轮的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中,贵港市委、市政府按照打造“产业板块”放大“转移效应”的理念谋发展。对此,贵港市委书记赖德荣形象地阐述:“这意味着100个转移项目不仅仅等于100个工厂,而且一个好项目拉出一条产业链、再做出一个产业园,{zh1}形成一个‘产业板块’,通过‘产业板块’把‘转移效应’做大!”

    据贵港市市长唐成良介绍,依托便捷的水陆联运交通优势,贵港市“港城联动”效应已初步显现,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蓬勃兴起,港口和沿江区域已相继建立了江南工业园区、西江产业园区、桂平长安工业集中区、建材物流中心等新兴园区和区域中心,建材、金属冶炼、电力、制糖、造纸、加工制造等产业初具一定规模,现代物流的市场潜力为中外客商一致看好。

    这种转移,也“转移”来了贵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逆势大增长:2009年1至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31.7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排全广西第1位;实现增加值79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排全广西第2位。

    该文生动的诠释了贵港市充分利用了贵港在大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出海口的地理优势,招商引资,借珠三角转移落后产能的东风,加快招商引资的力度,从而实现了十年的大跃进式的迅猛发展。贵港模式,或者说贵港奇迹,生动说明了,只要领导人敢想敢干,行动够快,还是可以做成事情的,是大有可为的。

    贵港的成功,贵港模式的成功,取决于两点,一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连接珠三角和大西南资源大省,又有出海口优势,同时又借到了产业转移的东风,于是贵港经济扶摇直上,大鹏展翅。

    地理位置是一直存在的,而机遇则是需要等的,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战略指导下,贵港市积极串联,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成就了自己的经济腾飞,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从贵港模式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呢。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如何抓住机遇,借政策的天时,把自身的地利发挥到{jz},再加上人和,成就一番大业,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地处中原的企业来说,天时地利我们都不占的情况下,后发的我们只能占人和。

    刘备的成功在于充分发挥诸葛亮的智谋优势,把诸葛亮的智能发挥到{jz},再凭借自己的人气,关张赵等人的勇武,成就霸业。如若刘备处处限制诸葛亮,恐怕不会有蜀国基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要给予优秀人才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舞台,让他们{zd0}限度的发挥自身能力。

    在内部团结,人尽其才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整合内部资源,借助外部时机,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挖掘自身的潜力,把自己的某一点优势无限放大。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陈江华凭借自己过人的速度,犀利的突破,一度在国家队占据一席之地。而企业内的员工也可以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带来效益。

 

郑重声明:资讯 【可怕的贵港模式- 红楼情梦- 百灵朝凤-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