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的数码产品销售排行榜上,除数码相机外,其他日系产品均排在末位甚至难上排行榜,让中国与韩系产品独领风骚。日本手机更是被赶出中国大陆市场!以技术性能着称于世的日本数码产品为什么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难尽人意?让我们尝试从中日韩三国的文化背景和思维差异来探讨这一技术问题。
中日韩三国,均地处东亚地区,同属“汉字文化圈”,具有同质或近似的文化遗产,共同承袭了发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在过去的历史时期和很多领域一直保持着相互交流和友好往来。进入近代以后,面对西方文化的浸入,三国出现了不同的反响,尤其随着全球化潮流蔓延,三国在技术发展与产品营销方面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走势。
韩国成功=文化营销+投资
没有人否认,产品销售的背后有深刻的文化因素,目前在中国,如果做个调查,你会吃惊地发现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人热衷于韩剧!很多家庭成员对韩剧如数家珍,对剧情了如指掌。而巧合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家庭热衷于观看日本连续剧,当时的《血疑》、《排球女将》和《姿三四郎》等电视连续剧在中国可谓举国热播,人人争相观看,当时,正式电视机崭露头脚的时代,因此,毫无悬念,日本的索尼、东芝、三洋等电视机在中国热销。
而今,韩剧热播中国,巧合的是,韩国数码产品热销中国,韩国三星、LG等数码产品成为中国消费者的{za},数据显示,2004年,三星集团在华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2006年,三星电子全球总销售额为634亿美元,其中,在华销售额达到297亿美元。2007年,三星集团在华销售超过360亿美元,增幅20%!同时,三星也加大了在中国的投入,目前,三星在华投资已经超过60亿美元!仅仅3年时间,三星集团在华销售就增长了260%!
30多年前,三星集团是为日本三洋代工黑白电视机一个小厂,1988年,在成为汉城奥运会赞助商后,三星从此踏上文化营销的道路,而三星也一跃从不知名的小品牌变成国际xxxx,三星从此摘掉低端帽子,跃居xx电子设备制造商行列。这其中,除了三星努力创新,提升技术含量外,文化营销起了很大的作用。
韩剧热播中国,不但将韩国文化传播至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韩国数码产品品牌,更对韩国手机、MP3、数码相机等产品加强了营销。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互联网上经常有消费者对韩剧中主人公使用的手机进行分析,无形中对手机销售起了推广作用。下图就是《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男主角三石使用的一款三星SCH-B100。
除了文化营销外,韩国企业在华加大投资建立和中国政府紧密的关系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三星集团已经在华投资超过60亿美元,在华设立的机构有28家生产线,30家营销法人,雇佣员工数量达到5万4千多人,业务涉及电子、金融、造船、服装和贸易等诸多领域。而相反,日本企业在华投资还在持谨慎态度,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柴生田敦夫近日在北京表示日本企业认为在中国投资主要存在三大问题:{dy}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运用方面的问题;第二个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第三个是税务风险的问题。这三个问题占回答问卷企业的比例分别是:59.9%;59.2%,33.2%。
中国的成功=开放的心态+成本创新
1434年,明朝的皇帝解散了郑和率领的船队,结束了海上贸易,开始闭关锁国。从此,一个全球{dy}大经济实体走向衰落,在西方国家开始{dy}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一直在战乱和动荡中徘徊。1978年,这个庞大的农业大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而且选择的道路是从农村到城市,2001年,中国加入WTO,从此,中国开始大规模市场开放,开放程度甚至超过日本和韩国,2006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也许谈得有点跑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xx开放的心态是中国数码产品营销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开放,本土制造商可以放弃自己的固有思维,可以虚心地学习欧美日韩厂商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开发经验,可以认真地去了解用户的需求,而这些,在日韩厂商中是不多见的。
中国厂商另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是成本创新!光有开放的心态还不够,中国厂商的绝活就是成本创新!在日益扁平的世界中,中国厂商可以方便地将外国的新技术和本土消费者的需求结合起来,例如海尔公司推出了可以洗地瓜的洗衣机。但这还不够,中国厂商可以用低成本的方式来生产所创新的电子产品。
2007年,中国的“山寨手机”销量达到近2000万部!同样配置的日韩手机,在中国售价如果在3000元左右,如果被“山寨”后,其售价仅为400元左右!这是很多欧美日韩企业难以想象的,“中国企业为什么可以造出如此低成本的手机?”很多人认为是偷工减料,其实不然。下图就是中国制造商推出的酷似iphone的手机。
据很多山寨机用户反映,山寨机使用和品牌机差别并不大,而且随着数码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花大价钱没xx机的做法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放弃,很多人追求的xxx,这正是中国数码产品制造商成功的精髓。
曾鸣教授在《龙行天下――中国制造未来10年新格局》(英文名:Dragons at your door)一书中指出:“中国的的自主创新更多是通过应用型技术创新实现xxx的飞跃,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这将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核心!”
毫无疑问,中国制造商找到了改变竞争格局的法宝,全球的竞争规则已经改变,中国制造商与时俱进的心态让他们抓住了这个变革带来的机遇。
日本的败北,如何才能成功?
提起日本电器,全世界消费者的{dy}感受是性能{yl}!这是日本企业多年在质量精益求精、追求{zy1}的结果,很可惜,这也日本数码产品败北的一个原因。因为就消费群体而言,只有极少数人追求高质量高性能,大多数人追求的是xxx。这和以前的产品价值观相比已经大相径庭。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IC的集成度和可靠性日益提高,和以前分立产品的数码设备相比,目前数码产品的寿命大大延长,甚至很多产品还未出现质量问题就被淘汰甚至被遗弃,这样一味地追求质量而忽视xxx就实际上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南辕北辙了。所以无怪乎在中国的数码产品消费中,只有索尼等几家公司的产品在xx产品上占据一定的名次。
但是,历来xx消费者总是少数,所以在MP3整体消费排行中,日本企业的MP3被踢出了前10。
除了要改变对产品价值取向外,日本企业另一个败北中国市场的原因是不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日本的数码厂商很少认真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群体分布以及需求分析,也缺少明确的目标消费群体,韩国手机可以瞄准中国喜欢韩剧的白领一族,中国的山寨机瞄准希望享受高科技的农村群体,而日本数码产品的目标群体在哪里呢?
当然,文化因素也是日本企业败北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近代中日两国的恩怨,中国民众在消费电子产品时,也会考虑产品的产地。往往在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市场就会发生大规模的xx日货活动,这样也影响了日本产品的销售。
不过,经过“5.12大地y震”后,很多中国国民对日本政府和企业积极的援救行动给予了高度赞许和肯定,中日民众之间的隔阂也因此大为缓和。
奥美中国与华通明略于近日发布的名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及其对品牌的影响》的研究显示,奥运前后在中国出现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昂,将会对品牌营销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的调查发现中国大陆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现在起会购买更多的中国品牌。
那么,日本数码制造商该如何在中国成功?首先,除了日本政府要加强弥合消融两国的积怨外,日本企业应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和中国企业的合作,将日本企业的{dj1}技术带到中国,另外,在数码产品的研发上,选定中国特定的消费群体,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毕竟,日本企业有多年优秀的工业设计沉淀,把这些需求和工业设计结合,必定可以推出受到目标群体推崇的数码产品。08年在日本广受欢迎的夏普手机决定重回中国市场,但愿日本的数码产品能在中国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