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是人才大国
“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创造力和野心的人交给我们吧”。从来就不掩饰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对于需要的精英,他们会慷慨地大开方便之门。
在自由女神像下,刻着这样一首诗:“都给我吧,把那些疲惫的人、穷困的人,渴望自由呼吸的芸芸众生,喧闹海边的可怜虫,都送到这里来,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人们。在金门之旁,我高举明灯。”
实际上,这话只适用于建国初期的美国,那时候实行“”政策,任何人都可以到这块新大陆追逐自己的美国梦。到了1921年实施《移民配额法令》,鼓励技术移民而抑制一般性移民之后,这些诗句就应该改成“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创造力和野心的人交给我们吧”。
美国从来就不掩饰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对于他们不需要的人,会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而对于需要的精英、人才,则慷慨地大开方便之门。从上世纪50年代起,美国就规定只要是专业“精英”,一律优先允许入境。
以立国,正是美国这个人口只占世界5%、建国只有200多年的国家成为世界{dy}强国,拥有着43%的世界经济生产力和40%的高科技产品的根本。
“牧牛娃”成就美国
托马斯·杰斐逊在遗嘱里写道:下列碑文,不得增添一字—《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注意,他并没有提及做过总统的经历,在他看来,创办一所大学的重要性远大于出任一个国家的元首。
美国早在殖民地时期就已经非常重视教育,以麻省为代表的北部几个殖民地,曾在1647年颁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南北战争后,美国一方面以柏林大学为样板于1876年创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则注重职业人才的教育。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兴办农(业)工(艺)学院。农工学院吸引了大批贫苦学生,被嘲为“牧牛娃学院”,但正是这些敢于冒险和创新的“牧牛娃”,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独立之后,美国实行“自由移民”政策,大批移民来到美国,其中很多不乏一技之长。随着移民的涌入,美国于1921年实施的《移民配额法令》规定,美国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包括艺术家、工程师、医生、律师、学者、宗教人士以及演员等,入境时不受移民配额的限制;还规定了“优先限额移民”原则,特别鼓励精于农业耕作的移民入境,以缓解当时美国农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
爱因斯坦的选择
1933年10月7日,因为犹太人身份而受到排挤的被迫离开欧洲,前往美国。当时法国科学家朗之万感叹道:“这是一件大事。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当代物理学之父迁到了美国,现在美国成为世界物理学的中心了。”
爱因斯坦选择美国,不是因为钱,而是美国科研团队的“专心致志,坚韧忍耐,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而聘请爱因斯坦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其创办的目的就在于延揽世界{yl}的学者,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经费,使他们摆脱教学、行政、日常生活琐事的束缚,这样的学术研究环境,对于学者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1940年,爱因斯坦加入美国籍,无形中成为美国人才工程的{zj0}代言人,促使无数精英选择到美国发展。
1945年盟军攻克柏林,当苏联忙于将大批德国的设备和机器运回国内,美国却派了3000名科技专家到德国物色人才,动用了100架飞机将2000多名科学家运往美国,其中仅火箭专家就有120名。二战结束后,美国一共从德国运回了数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及其家属。这在美国乃至任何国家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美国的科技在二战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包括核武器的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等,很大程度上是靠这些移居美国的科学家们完成的。比如创办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就是1951年从匈牙利辗转来到了美国。
后来苏联解体,美国也接收了各类优秀人才。其中圣彼得堡物理研究院的独门秘技是研制和生产大功率xx固体激光器,美国国防部以合作的名义,让这些专家为美国人干活。美国还以高出原有薪水10倍以上的高薪收买俄罗斯反弹道导弹专家。这是因为美国人深知,引进国外的技术人才,不仅省掉了教育成本的支出,而且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吸引人才的三部移民法
1945年9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就向国会递交了“21点战后复兴计划”,{dy}次把发展高科技放在战略地位来考虑。战后美国对人才的需求,突出体现在三部移民法的制定上。这三部移民法分别是在1952年、1965年、1990年颁布的。
《1952年移民法》是战后美国{dy}个吸引技术移民的重要法律。该法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技术人员。这是技术类移民在限额制度中{dy}次占有如此大的比重。《1965年移民法》则把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突出才能的移民,以及美国急需的熟练与非熟练劳工,列为优先限额移民,提高了移民素质。尤其是美国得到了大量来自亚洲的移民,当中有很大比例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990年移民法》对技术类移民的优先权作了明确的分配:{dy}类优先权给予在科学、艺术、教育、商业、运动等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杰出的教授及研究人员,多国企业中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第二类优先权给予具有高学历或特殊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申请人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或有科学、艺术和商业方面的特殊才能;第三类优先权给予技术人员、专业人员以及其他劳工。技术类移民的限额是每年14万人,占全部限额的32%。
把人才留在美国
就在《1990年移民法》出台的同年,美国国会创立了H-1B工作签证计划,允许具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位的外国人到美国工作。但因受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签证的{zg}限额经常摇摆不定—1990年是6.5万份;2000年开始的3年内增加至19.5万份,因为投资气候正热;之后又回到6.5万份。
美国的许多专家、高科技公司头头、大学校长、政府官员等都向xx政府游说改革。比尔·盖茨曾称这一制度是“灾难”,是在“赶着{dj0}天才离开美国”,并称“如果我能够改变美国的一条法律,那么肯定就是这个”。
游说是有效果的,美国也感受到了人才需求的危机,故在2006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1世纪首部新的移民法案,增加11.5万份H-1B工作签证,并增加29万个绿卡名额;同时决定给所有在美国大学接受高等(硕士学位以上)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的外国学生免除临时工作签证与绿卡配额的限制,只要他们毕业后愿意留在美国,就可以迅速获得美国公民资格。
尽管在“9·11”之后美国的移民审核更为严格,打击了高科技人才到美国发展的积极性,但却在同年就出台了《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立法》,以吸引高科技人才。这是一个明确认可“21世纪人才最贵”的国家,在国际人才竞争上,美国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