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画报》:一本可深度阅读与{yj}典藏的期刊_浅绛轩_新浪博客



《中华文化画报》:一本可深度阅读与{yj}典藏的期刊

 /初国卿

 

去年,有朋友送我一期《中国文化画报》,此前知道此刊,好像是1993年创刊的。但没有细读,于是拿回家中翻了翻,竟然吸引我读了进去,并深感此刊多数篇目可“深度阅读”,读后不舍弃之卖废纸,于是就将其装到书橱里,预备{yj}典藏起来。由此喜欢上了这本期刊的选题、文字和图片,并想一期接一期地来读这本杂志。

 

期刊或是报纸、图书编得好不好,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们读完了是不是要保留或说典藏起来。那些读后就要扔到垃圾堆里的读物,大都是没有什么价值,只能做垃圾处理;而那些读后舍不得扔掉,且典藏到书橱里的读物,大都会是有价值的,让人留恋的。望着收到书橱里的《中国文化画报》,让我想起了当下的纸媒市场。如今,中国的出版物随处可见,但在纸本出版物中的报纸、期刊、图书真正可深度阅读,读后能收入书橱中长期典藏起来的读物并不多,以致于伍立杨先生在《书的未来》一文中感慨到:“眼下的图书市场整体令人绝望。装帧的恶俗、版式的庸碌、内容被人为的割裂,剽窃拼凑,胡编乱造,沉渣泛起,全面糜乱无可救药。”他说的现象岂止图书,报纸不是吗?期刊不是吗?在当下全国两千多种报纸里,近万种期刊里,每年出版的几十万种图书里,真正能给人深度阅读,读后不顺手弃之,能典藏起来的确实不多。许多出版物已渐渐失去了作为公器的媒体责任。不觉中,严肃的、深度的阅读内容绝尘而去,只剩下猎奇的社会新闻、八卦的娱乐故事、快餐化的消息传说。媒体本应该是社会的麦田守望者,现在却成了大剧院的表演者,或麻木不仁的旁观者。媒体本应该像雨水和阳光一样促成绿色的诞生,现在却让人的心脏变成冰箱。既使以前我所钟情的,连续订阅的报刊,有的甚至订了十几年,都有情感忠诚度了,可越来越感到它的质量在下降,不得不与其分手。所以,我每每见到滥报纸、滥杂志、滥图书满天飞的时候,就会心疼地说:可惜那些大树了!

 

如今,人类已进入一个“速读”的时代,或说“资讯烦恼”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阅读时代里,读者更多地是寻求“深度阅读”和“精品阅读”。什么是“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相对“浅阅读”而言的,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是就一个问题或选题而进行的深度解析,而非公用性的或随处可见的一般解释性文本。而“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目的的阅读形式。我们现在随手扔掉的读物恰恰都是这些“浅阅读”的媒体,为了我们编辑的出版物不至于在读后沦为扔到垃圾堆里的命运,{zh0}的办法就是增强“深度阅读”内容。而“深度阅读”又很适合具有沉淀性、深层感、精致度和“活色生香”的期刊来完成。所以成功的具有典藏性的期刊必然会在“深度阅读”上做好文章。

 

如何增强期刊的“深度阅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选题策划。在这方面,《中华文化画报》无疑做得非常到位。这个杂志的办刊宗旨是以文图来解读“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无所不包,以刊名说,这个杂志其实也很难定位。但《中华文化画报》的办刊人在中华文化的选择上却能别具只眼,充分重视选题策划,将大众文化分解为“分众文化”,只选取中华文华中{zj1}传统个性的、文人化的和书卷气的选题来深度挖掘,避开那些一般媒体所常见的、熟悉的如同“说明书”样的选题。这样的结果就便得这本杂志的文字更具有深度,图版尤为新颖,不仅有文化学术性,而且还有很强的可读性。如《晚清画报之帝京想象》、《唐代小型乐舞》、《冰玉吾斋——明代文士的书房陈设》、《古玩情致的三重境界》、《虎的轮回》、《京华春梦——在乾隆朝过大年》、《西人版画中的京华图录》、《荷叶杯与碧筩劝》等,每一篇都具有“深度阅读”性。且所用图片清晰大方,许多是难得一见和颇具史料价值的。这样文与图组成的期刊,相信所有的读者都不会读后弃之,肯定也如我一样,置之书橱,{yj}典藏了。

 

记得张爱玲曾说过:“作者们感到曲高和寡的苦闷,有意的去迎合低级趣味。存心迎合低级趣味的人,多半是自处甚高,不把读者看在眼里。这就种下了失败的种根。既不相信他们那一套,又要利用他们那一套为号召,结果是有他们的浅薄而没有他们的真挚。读者们不是傻子,很快地就觉得了。”张爱玲所言极有道理。期刊或说媒体,不要总是以读者都是低层次,总是喜欢“浅阅读”内容。阅读的规律是“取乎上,得乎中”,谁都想从有限的时间里读到能让自己充实和精神愉悦的内容。只有那些具有“深度阅读”内容的报纸、期刊和图书,才能让人充实,才能给人精神愉悦。所以,像《中华文化画报》这样具有“深度阅读”内容的期刊,不仅会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同时也会典藏在文化的书房里。我已在我的书橱里给她留出了相应的位置,她无疑已成为我藏书中的一种。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华文化画报》:一本可深度阅读与{yj}典藏的期刊_浅绛轩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