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本土化:“唐装”要穿得合适

     

    穿衣服讲究大方、得体,贵贱、流行是其次,最主要是适合自己。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有助提升形象、气质,而穿上不适合的衣服,即便价值千万,只会起到扬短避长的效果。当然穿衣也要注重场合,不同场合选择不同衣服,才会得到认同和欣赏。譬如,穿T恤短裤参加晚宴,就只能落人话柄、贻笑大方。做品牌也是如此,首先要选对适合的“衣服”塑造;其次,要懂因地适宜,在不同场合“穿”不同款式,当越来越多的品牌在中国走本土化路线,怎样穿好“唐装”,就成为关键问题。

过节送礼“脑白金”

    N年前的脑白金广告几乎成为多数中国人心中的轰炸噩梦。仿佛一夜间,脑白金凭空跃起,遍布大街小巷,什么“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今年孝敬咱爸妈呀,咱爸妈呀!咱爸妈!!礼品还是脑白金!脑——白——金!”,这些让人听觉疲劳的广告词,喋喋不休。且不论在广告人眼中它是如何恶俗、不入流,你不得不承认,就是这些“上不了席面”的广告着实让脑白金火了一把。原因说来简单,就是它够俗,俗到普通消费者一看就明白,一看就记得住,一句能让全国80%的消费者都琅琅上口的广告语,其传播影响力不容小觑。想想看,我们一年中要过多少大大小小的节日?过节送礼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习俗,礼尚往来更不可少。脑白金牢牢抓住“过节送礼”这一风俗,在潜移默化中诱导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除此之外,孝敬老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所谓“百善孝为先”。脑白金认准这一点,天天喊孝敬爸妈脑白金,如此一来,你去看望父母或长辈,不带脑白金就好像不孝顺似的,所以很多人即使自己再不喜欢脑白金(尤其是它那令人讨厌的广告),为了显示孝心还是要买上一两盒。这就是脑白金的至俗广告与消费者的心理博弈。试想,脑白金若不是利用中国特有的风俗,而只单纯的采用轰炸策略,一味宣传产品如何好,功效如何立竿见影,不要说十几亿的销售奇迹,恐怕整个企业形象都会一落千丈。所以说,也许脑白金的“唐装”做的并不漂亮,但胜在穿得“合适”,走哪儿都让人认识。尽管骂声不断,脑白金的力又怎是一个“强”字了得。

白雪公主在中国

    国内品牌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先天优势,但为国际品牌穿好“唐装”就显得不那么简单。首先,在形象上国际品牌带有明显的“洋”味,它的“黄头发、蓝眼睛”注定与“唐装”存在差异,生搬硬套只会显得不伦不类,譬如百事可乐推出的广告“少林寺篇”,虽然在创意上堪称一绝,但在中国却不能公开播放。在外国人的观念中,即便是总统也能在电影中玩味一番,可在中国,少林寺象征着庄严肃穆,娱乐形象与其本身内涵冲突,坏了中国的规矩,自然不能得到公众认可。那如何能让国际品牌将“唐装”穿得合身得体呢?与脑白金认准孝的点相同,国际品牌也要找到一个点,一个能与中国本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点。华特迪士尼公司大中华品牌管理及市场部副总裁黄敬智就迪士尼开展中国市场的策略中,提出这样一个理念:“我们在中国无论是思考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都自认是中国的迪士尼公司,而不是迪士尼公司在中国。”所以迪士尼首先想到的就是将那些已经在中国人心目中印象深刻的卡通形象(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进行整合,以系列的形式推出。在中国几乎每一个小女孩都在心里做过小公主的梦,迪士尼推出的公主系列,恰恰在{zd0}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孩子的喜好。有了联系点还要让其更具协调性。中国人爱热闹,喜欢过节,迪士尼特此在中国xx每年88号的迪士尼公主日,邀请88个女孩去香港迪士尼乐园参加嘉年华的活动,此举无疑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融合。除此之外,迪士尼与中国本土制片商合作,拍摄了《宝葫芦的秘密》、《熊猫回家路》等能引起本土观众情感共鸣的动画电影。迪士尼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协调策略,建立起消费者对整个迪士尼公主品牌的认知,并由此产生。可以说迪士尼的这件“唐装”不仅改良的合体,而且{dywe}。

 

 

                                                                               e发言人

郑重声明:资讯 【品牌本土化:“唐装”要穿得合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