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一)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一)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为丰富,总数量多达上万件,其中明代家具有三百余件。清代家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柜、屏联、台座等一应俱全,还有东洋家具和西洋家具近五百件。其质地有紫檀、黄花梨、花梨、铁梨、乌木、鸡翅木、酸枝木、榉木、楠木、桦木、榆木、瘿木、黄杨和漆等。这些家具除部分由清宫造办处制作外,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作、京作、苏作、晋作最为xx。这些作品可以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风格特点,对研究明清家具的艺术成就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黑漆嵌螺钿龙戏珠纹香几,明宣德,高82cm,面径38cm
  香几黑漆表里。海棠式几面,鹤腿象鼻式足,落在须弥座式几座上。几面嵌螺钿彩绘单龙戏珠,周边饰折枝花卉纹。边缘沿板均开光,描彩折枝花纹。束腰上浅浮雕如意云头纹,上彩绘折枝花纹。腿上部嵌螺钿彩绘龙戏珠纹,下部彩绘折枝花纹。座面圆形开光内绘鱼藻纹,外圈饰折枝花。腿牙内侧刀刻“大明宣德年制”款。
  明代有室内焚香的习俗,香几为承置香炉的家具。此器带款,为明代早期漆家具的代表作。

 



填漆戗金云龙纹立柜,高174cm,长124cm,宽74.5cm
  柜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门间有活动立栓,铜碗式门合叶,柜内黑漆里,设黑漆屉板2层。两扇柜门上下均饰菱花式开光,上部左右两开光内有黑万字红方格锦纹地,饰戗金龙戏珠纹,填彩海水江崖纹。下部左右两开光内饰鸳鸯戏水图。柜四周边框和中栓戗金填彩开光内饰朵花纹。柜侧戗金填彩云龙和海水江崖纹样,边沿开光内饰填彩花卉纹。柜后背上部填彩戗金牡丹蝴蝶纹,下部填彩松鹿、串枝牡丹纹,并阴刻戗金“大明万历丁未年制”楷书款
  此柜工艺精湛,为明代漆家具的代表作品。

 

 




黑漆棋桌,明万历,高84cm,长84cm,宽73cm
  桌通体髹黑色退光漆,桌面上有活榫,合拢是四足木桌,打开后为八足棋桌。突起罗锅枨式桌牙。桌面边缘起拦水线,正中为活心板,上绘黄地红格围棋盘,背面黄素漆地。棋盘侧镟圆口棋子盒2个,均有盖,内装黑白棋子各1份。棋盘下有方槽,槽内左右各装抽屉1个,内附雕玉牛牌24张,雕骨牌32张,骨摋子牛牌2份,纸筹2份,摋子筹1份,文台途器1份,均带木匣。又有锡钱2串。桌无款,从其漆色及做工判断应为明万历时期作品。

 

 




黑漆嵌螺钿描金云龙纹书格,明万历,通高173cm,纵63cm,横157cm。清宫旧藏
  书格平顶长方形,分成三格,三面全敞,有背板,侧面开壸门形券口。通体髹黑漆洒金银螺钿。三层背板里面饰描金双龙戏珠纹,间绘朵云流水。边框开光内饰描金赶珠龙,间饰以方格小花锦纹地。屉板饰描金流云纹。两侧壸门券口饰描金勾莲纹。下承四个铜套腿。后背刻有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四字款。
  此件器物简洁大方,工艺上采用洒螺钿加金银箔及描金等多种技法,在明代大件漆家具中甚为罕见。

 

 




黄花梨百宝嵌蕃人进宝图顶竖柜,明末清初,高272.5cm,长187.5cm,宽72.5cm
  柜以杂木为骨架,用黄花梨木三面包镶。柜分为上下两节,并各装四门,正中可开,两侧可卸,门上装铜合页与铜锁鼻。柜面用各色叶腊石、螺钿等嵌出各种人物、异兽、山石、花木,上层为历史故事画,下层为《蕃人进宝图》,柜肚为《婴戏图》,边框饰螭龙纹。方足铜包脚。
  此类柜又称顶箱立柜,由底柜与顶柜两部分组成。一般成对摆设,所以又称四件柜。此柜即为成对柜之一。柜面所嵌饰件高于面板,具有立体感。于黄花梨材上作镶嵌装饰,在家具工艺中较为少见。

 

 




红漆嵌珐琅面梅花式香几,明,通高88cm,面径38.5cm
  香几通体髹红漆,几面为五瓣梅花式,中心打槽,嵌珐琅面心。高束腰上植以5根短柱,分5段嵌装绦环板,绦环板上开长方形委角透光,束腰下有托腮。壼门式牙子,5条腿为三弯腿式,腿子中下部起云纹翅,足端做成如意头并雕饰向上翻卷的卷草纹。足下踩圆珠,落在台座上,台座面下亦有束腰,开长方形透光,其样式与香几上部呼应,体现了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紫檀藤心矮圈椅,明,高58cm,横59cm,纵37cm。清宫旧藏
  此椅紫檀木制,曲线形光素靠背板,扶手外拐,镰刀把式联帮棍,藤心座面。座盘下三面饰券口壸门,壸门边缘起阳线,圆腿直足无束腰。
  此种腿足高度矮于靠背的圈椅所存极少,其功能或为富贵人家的儿童使用,或置于轿中使用,又称轿椅,是明式家具中较别致的一类。

 

 




黑漆撒螺钿珐琅面龙戏珠纹圆凳,明,高41cm,面径42.5cm。清宫旧藏
  凳面圆形,中央嵌圆形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面心,凳面侧沿下起阳线,有束腰,束腰上分5段嵌装绦环板,各段中间开委角长方形透光,束腰下有托腮,壸门式牙子,鼓腿膨牙,足端削成内翻卷云足,下踩托泥。此圆凳通体髹黑漆地,在漆地上密施研磨极细的螺钿砂粒,使整个圆凳视之流光溢彩,此种做法称“撒螺钿”。

 

 




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明,通高107.5cm,横57cm,纵43.5cm。清宫旧藏
  四出头官帽椅以花梨木制成,通体光素无雕饰。椅的搭脑两端微向上翘起,靠背略向后弯曲,扶手与鹅脖均为弯材,相交处有角牙相衬,座面用藤屉,下为直牙条,腿足圆材,四腿直下,腿间装步步高管脚枨,迎面的管脚枨下装极窄的牙条。
  此椅看似作工简单,雕饰无多,却颇具匠心。其造型简练明快,弯曲中见端正,朴素中显大气,这是明代家具最为常见的特点之一。

 

 




花梨藤心扶手椅,明,通高93cm, 长57.5cm,宽44.5cm
  此椅大体以花梨木圆材制作,搭脑中间高两端低,靠背板与立柱微向后弯,背板无修饰。两侧扶手的搭手处做成下卷云头状,弯曲有致,为此椅最富装饰意味之处。座面中心嵌装藤心。四腿为圆柱形,腿子之间安罗锅枨,加矮佬,腿下端安步步高管脚枨。
  此椅造型简洁明快,雕饰无多却恰到好处。

 

 

 

 


黄花梨荷叶式六足香几,明,高73cm,几面50.5cm×39.5cm
  香几黄花梨木质。几面荷叶式,下束腰甚高,分上下两层,两层皆分为6段装绦环板和托腮,上层绦环板中央饰开光透雕卷草纹,下层则开长条形孔洞。牙子雕成花叶形分段相接,似披肩般覆盖着几腿,与插肩榫的做法不同,几腿下半部弯转度极大,足下承以圆珠,圆珠落在台座上。此香几采用格调清新淡雅的黄花梨木为材,雕饰精湛传神,造型颇见匠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明代家具珍品。



黄花梨螭纹圈椅,高103cm,长63cm,宽45cm
  此椅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板满雕双螭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s”形联帮棍。席心座面。座面下装壸门卷口,雕卷草纹。腿间管脚枨自前向后逐渐升高,称“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四腿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感。圈椅为明代常见椅式,由交椅演变而来,上半部还留有交椅的形式。



黑漆百宝嵌婴戏图立柜,高186cm,长126cm,宽61cm
  立柜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凿双环式铜合页,壸门式下沿板。柜内装堂板,设抽屉2个,红漆柜里,抽屉黑漆彩绘折枝花卉。云纹铜套足。柜门嵌色石、螺钿婴戏图,螺钿钱纹锦边框。柜四周边框上开光,内嵌色石、螺钿花卉,间布嵌螺钿钱纹锦地。下沿板嵌色石、螺钿双夔龙。柜两侧开光嵌彩石、螺钿花卉纹,四周开光绘花卉纹。柜背黑漆。
  此柜之婴戏画面生动,色调丰富,镶嵌工艺精巧,在现存明代漆家具中罕见。



黄花梨龙首衣架,明,高188cm,长191.5cm,宽57cm
  衣架搭脑两端雕出须发飘动的龙首,中牌子上分段嵌装透雕螭纹绦环板。立柱下端有透雕螭纹站牙抵夹,如意云头式抱鼓墩。中牌子下部和底墩间原有横枨和棂板,现尚存被堵没的榫眼痕迹。各部榫卯均为活榫,可拆装。
  衣架为卧室家具,脱下的衣物可搭在搭脑和中牌子的横杆上。因古代皆穿长袍,所以衣架也做得较高而使衣物不至垂地。此件衣架造型简洁明快,合乎实用,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皇家风格。



紫檀棂格架格,明,高191cm ,长101cm, 宽51cm
  架格四面平式,分三层,正面开敞,两侧及背面镶攒接棂格。全架格以紫檀木制成,惟背面正中连贯上下的板条为黄花梨木,这根板条不仅平衡了背面棂格的承受力,而且其黄花梨木色突破了紫檀黑褐色的沉闷,实用而又美观,可谓点睛之笔。腿足外圆内方,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
  此架格的棂格纹样系从“风车式”演化而出,有通透空灵之美,三面镶棂格虽然繁多,但整体显得明快大气,美观秀丽。



黄花梨仕女观宝图屏风,明,高245.5cm,长150cm,宽78cm
  屏风用边抹作大框,中以子框隔出屏心,四周镶透雕螭纹绦环板,底座用两块厚木雕抱鼓墩,上竖立柱,仰覆莲柱头,以站牙抵夹。立柱间安横枨两根,以短柱中分,两旁装透雕螭纹绦环板。枨下安八字披水牙,上雕螭纹。屏心之玻璃可拆卸,上绘油画仕女观宝图,为乾隆时后配。
  此屏风为一对,体形较大,雕工精美,既可摆放在屋门口挡风避尘,屏心的其玻璃画亦可作为观赏品。此屏风虽为清乾隆时利用明代的屏风木架配装玻璃画组合而成,但显得十分得体,庄重而美观。



黄花梨梅花纹方桌,明,高86cm,长93.5cm,宽91.5cm
  桌为黄花梨木制。桌面下有束腰,直牙条上浮雕梅花纹,两端镂出云纹。牙条下装罗锅枨,其新奇之处在于罗锅枨的两端本应挖掉的一部分木料被保留下来镂雕出一组梅花纹,既增强了装饰效果,又起到了加固作用。桌腿为拱肩展腿式,上部作三弯外翻马蹄形,下部作圆柱形,系仿照活腿桌的造型而制。
  此桌用材考究,尤其四条展腿需用很大的木料才能做出,做工精细,为明式家具中的上乘精品。

黄花梨双螭纹翘头案,明,高86cm,长147.5cm,宽44cm
  条案为黄花梨木制。案面攒框镶板心,两端安装外卷翘头,面沿打洼。牙条与雕有象鼻纹的牙头一木连作,并在    牙子的边沿起阳线,两端连接牙堵。案腿上部打槽,夹着牙头与案面结合,这种结构称之为夹头榫结构。四腿素混面,两侧腿间镶有鱼肚形绦环板,开光处镶透雕双螭,大螭在上,小螭在下,寓意“教子升天”。足下带托泥。



黄花梨冰盘边沿翘头案,明,高80cm,长120cm,宽41cm
  此案黄花梨木制。案面攒框镶板心,冰盘边沿,两端安装翘头,并封堵侧面。面下牙条与锼出的云纹牙头为一木连作,在牙条及云纹牙头边沿起阳线。牙条两端衔接牙堵成环匝。案腿上端打槽,夹着牙条、牙头与案面相交,此为夹头榫结构。腿子正面为双混面双边线。前后腿间装方材双横枨。
  此翘头案无过多修饰,突出了明式家具简洁的特点,但不失做工考究。它带有明显的侧脚收分,体现了明式家具的稳重及造型的美感。



铁梨象纹翘头案,明,长343.5cm,宽50cm,高89cm
  此案案面用厚度近10cm的独板制成,连同两端翘头系一木连做。直牙条,牙头做出卷云纹曲边,雕象纹,象鼻微卷,两象合之又似下卷的云纹。牙头以夹头榫结构与案腿相连。案腿素混面,侧腿间安挡板,用厚材透雕出大朵垂云,居中悬挂,四角镶云纹角牙。足下带托泥。为减少器身重量并保留看面的厚度,案里挖出凹槽,槽内有阴刻“崇祯庚辰仲冬制于康署”款。据此得知此案制成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款识应为当时的主人购置时所刻的纪念款。康署为今广东省德庆县。
  此类大案造型浑朴凝重,存世较少,而带年款者更少,对研究明代广东家具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郑重声明:资讯 【xx——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