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博客,现在凡是会用电脑的,即使自己没有开通博客,应该说没有不知道的。但另一种搏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而我之知道,则是在五年前,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拍摄电视剧《沙场点兵》时。
2005年夏季,应北京xx邀请,与编剧邵钧林、导演郑方南、演员侯勇、陶慧敏一起参加32集电视剧《沙场点兵》的拍摄。那天,作为先遣,离开锡林浩特,奔驰在美丽壮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令人陶醉。接近西乌旗时,似乎能通向云间的路边,绿丝绒般的草原上突兀出现一座巨大雕塑。疾驰的车上,只能看清雕塑前“蒙古搏克圣地”六个大大的汉字。搏克?只听说过网络上有博客,这个搏克是什么来由呢?
好在西乌旗不大,南北最长也就在2公里多一点。几天后,在选景的间隙,特地到离市中心住地1公里多的“蒙古搏克圣地”一行。只见清澈的蓝天下,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三个十多米高的壮硕的蒙族汉子引吭高歌,似乎即将迎来一场激情的角力PK。
2004年西乌旗因为举办了一场千名摔跤手摔跤的比赛而入选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搏克就是蒙语摔跤的意思,是草原牧民继承匈奴人角羝比赛的遗风,成为其传统的体育表演比赛项目之一。西乌旗出过多名全国和内蒙重量级摔跤{gj},享有盛名,所以被冠为搏克圣地。
在乌珠穆沁草原的怀抱中生活工作的整半个月后,有幸迎来了草原盛会——那达慕,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搏克手——摔跤手们。
“搏克”,因蒙古族的摔跤方法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摔跤方法,汉语称之为蒙古式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搏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
跤手参赛时,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着德格”(镶有铜钉的皮坎肩),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下着肥大“班斯勒”白色跤裤,腰系彩绸做成的围裙“来布尔”,脚蹬蒙古靴或马靴。有的跤手脖子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制成的“姜嘎”(在历次比赛中获胜的象征物),获胜越多,彩条越多,象即将出征的武士。
这是战绩卓著、威风凛凛的搏克手。
在比赛开始时,跤手们在粗犷的蒙古族乐曲中,跳着雄健的“鹰步”列队上场,一队跤手比赛完毕后,双双再跳着“鹰步”面向观众示意退场。
比赛场地简单,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软的空地,观众席地而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间进行比赛了。比赛前,双方都有人放声高唱挑战歌,以助声势,唱两遍之后,双方摔跤手跳跃而出.亦向观众致意,比赛开始,顷刻间争斗相扑,盘旋相持,腿膝互击,直至一人倒地,即决出胜负。然后胜者扶起败者,握手而散,{zh1}确定冠、亚军名次授奖。
赛前,身着民族服装的美丽的主持人在录搏克手们高唱的摔跤歌。
蒙古族的摔跤,即不同于中国式摔跤,又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蒙古式的摔跤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报名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分年龄、不限体重。
安排对手由德高望重的裁判员负责,不征求摔跤人的意见,比赛实行单淘汰制,每轮淘汰半数,一跤定胜负。
凡参加摔跤比赛的摔跤手都有奖。历史上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gj},可获“九九八十一”份奖品,即骆驼九峰,骏马九匹,黄牛九头,绵羊九只,山羊九只,马鞍九套,以及砖茶九块等九种物品。到了近代,“那达慕”摔跤{gj}的奖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有的奖骆驼、马、牛、羊,有的奖毛毯、收音机甚至电视机,虽无一定之规,但均比较重,对前八名予以重奖。此外,与一般体育比赛不同,搏克比赛对失败者发鼓励奖。
这是搏克手在作战斗前的准备活动。
一九八六年由自治区体委审定颁布了《蒙古式摔跤比赛暂行规则》,对于“竞赛性质”、“竞赛制度”等都作了较合理的修改和规定,并确定了女子参加蒙古式摔跤的具体办法,破除了“只有男子才能摔跤”的陈规,为女子参加广泛的体育锻炼开辟了广阔道路。自治区四十年大庆前夕的“蒙古式摔跤研讨会”和{dy}届全国搏克邀请赛,一九八八年,自治区体委正式审定颁布了《搏克竞赛规则》,为搏克运动的广泛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练在向健壮的女搏克手作{zh1}的指导。
女搏克手“着德格”背面精美的银饰。
搏克后继有人,一群可爱的小搏克手们,谁说他们中间不会出现未来的世界{gj}?搏克运动是少数民族强身健体、赖以生存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将以旺盛的生命力展现在中华大地。
搏克与博客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其中有形无形的展示、有形无形的PK却是共通的呢!
(有关搏克内容均参考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中旗黄花沟风景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