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米老鼠梦遭遇美国式文化商业路径,两者的交锋才刚刚开始 新春伊始,上海乐园的具体筹建正在深入;在上周刚刚结束的上海“两会”上,迪士尼也成为热点话题之一。 与上海的热切期盼相比,2009年,美国迪士尼海外乐园继续遭遇寒冬。除了东京乐园,香港乐园和欧洲乐园均陷入大幅亏损。 日前公布的迪士尼2009年度财报显示,香港乐园在入场人次达460万、同比增长2%的情况下,收入仍同比下跌1%,财年内净亏损高达13.15亿港元;欧洲乐园当年亏损亦达6300万。而2月9日刚出的2010年一季报显示,欧洲乐园业绩继续下滑,抵消了美国本土数家乐园的同期增长。 华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NYSE: DIS,下称迪士尼)对中国项目充满期待,其增长乏力的乐园及度假区板块亟须上海乐园的加入。 迪士尼集团CEO鲍勃·伊格(Bob Iger)对此项目的期待溢于言表。他说,中国13亿人口及其持续的财富增长,对迪士尼未来几年的发展只会越来越重要。 而上海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市GDP“保九”目标落空,被称为“浦东开发以来上海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在此警示之下,上海正急盼产业转型,对迪士尼项目的带动作用也寄予厚望。 此番双方携手,上海终圆迪士尼梦想。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大变迁,迪士尼项目中,中美双方的谈判地位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海如今更希望它能够给上海经济转型带来完整的产业链推动,而非xx于主题乐园。 东京模式 上海市政府与迪士尼的谈判可谓一波三折,也曾一度陷入僵局,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大楼内的“迪士尼办公室”从未撤销过。双方已于2009年分别成立了两家控股公司,作为迪士尼整个大项目的投资主体。 继中美双方签署框架协议之后,今年1月起,上述两家公司已开始根据项目进展和需要,分别筹备具体的合资项目公司。 “比如,会专门成立一家公司负责主题乐园的运营;度假村酒店也会注册一家公司,建设施工又会是一家公司等。”接近迪士尼项目组的一位人士近日透露,目前这些公司都还在注册过程中,计划今年上半年成立。 根据计划,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及配套设施区域首期规划开发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核心主题乐园区占地约1平方公里,一期工程投资总规模近250亿元,工程建设计划最早于2014年完成。首期项目将主要包括一个主题乐园、一个酒店和配套停车场、商场等。 本刊记者从多方获得证实,目前上海已经成立了国有全资控股公司——上海申迪旅游度假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申迪),作为中方代表参与迪士尼项目的投资。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申迪的股东包括上海集团、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精文)、上海市南汇区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南汇房地产),公司设于陆家嘴集团的注册地点。 上海申迪早在2009年8月即正式注册成立,原始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上述三家股东的持股比例为6:3:1,由陆家嘴集团控股。当年10月,这三家股东同比例增资扩股,注册资金增至1.3亿元。 虽然代表中方的实体已被外界所知,但中美双方的最终协议内容仍不明朗。惟一较为明确的是,迪士尼在无控股权的基础上仍将牢牢掌握乐园经营权。 迪士尼在多年的经营中,形成了一套非常严格的经营规范,对旗下各种产品的控制力很强,包括设置严格的雇员规定,在产品的创意和知识产权保护上,更是做得非常细心。 这种经营管理权相对于控股权的独立,已有香港乐园的先例。但是,由于香港乐园经营业绩不佳,香港投资模式早已备受质疑,诸多意见认为,香港政府其实投入了80%以上的资金,却只拥有57%股权,且不具有任何乐园的实际经营控制权。收益方面,香港仅拥有乐园门票收入分成,相关产品销售收益则全归迪士尼。 根据迪士尼2009年度财报(截至2009年10月3日),乐园包括门票的总收入,不足迪士尼全部收入来源的三成,利润则仅占约21%。迪士尼收入来源中,更大的一部分来自于电视频道,包括迪士尼频道、ESPN体育频道、ABC Studios等,近45%,利润占比更超过71%。 上述参与迪士尼谈判的专家透露,虽然在投资上,上海乐园与香港乐园的合资模式类似,但在具体的合作模式上,上海更类似于东京乐园,后者是迪士尼迄今在海外经营最为成功的乐园。 据其介绍,香港乐园上,香港政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东京乐园上,日本政府则同样享有其他相关产业链各种产品的分成,日本资方可享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权。 上述谈判专家称,在上海迪士尼项目,中方必须向迪士尼上缴品牌授权费和经营收入提成,但中国公司还将投资乐园之外的所有项目,例如度假村、酒店、节目制作等,都可享有利润分成,比例则各有不同,这些细节还在进一步谈判中。 “迪士尼更看重商业的盈利目的,上海则对此项目赋予了太高的附加值期望。”上述专家说,从香港教训看,特殊时期引进迪士尼,香港政府做出了巨大让步,在此教训的基础上,此番中方投资不能盲目乐观,主题公园xxxx长,盈利链条的三分之二以上都不在中方。 更多精彩新闻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