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人树盆景的特点(转) - 果树医生的日志- 网易博客

引用 文人树盆景的特点(转)

2010-02-22 08:11:08 阅读4 评论0 字号:

 

引用


简洁

       简洁是中国文人艺术的重要准则,它有着深远的思想文化渊源。儒家主张“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力求简易以发挥审美的效果;道家以“少则多,多则惑”为处世原则,认为“大道至简”,简单之中蕴涵复杂。 简洁的风格在文人树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无论哪一种造型,其枝叶总是少之又少,直至不可再少,不仅主干下部分一大截无出枝,即便顶端,也较一般树木稀疏。简洁是一种洗练的方式,去粗存精,单刀直入。虽枝叶寥寥,却能以一当十,这样更有助于借物写心,以景抒情。 简洁还含有抽象的因素,从景物中抽出一些线条,但这些线条不是单纯的线条,也不仅仅是表现形体的因素,还可以展示作者主观情感的运动规律。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人喜欢将情感浓缩在线条之中。这一点在书法,舞蹈和绘画中尤其明显。文人树则与之一脉相通,它的外型虽然很简洁,然而那是经过了高度的提炼,抓住了本质,表现了情感,因而其内涵却非常丰富。 文人树的造型简洁明了,无遮无掩,稍有不当之处便一目了然。故其制作难度较大,要创造出高品位的作品,不仅要掌握过硬的技术手段,更要具备敏锐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孤高

      孤高原为文人的特点,有志向远大、学识超群、独树一帜而不随波逐流之意。孤高也是文人树的一个显著特点,从造型上看,大多文人树的主干均呈高耸状,或直立,或微弯,其高度与粗度之比,远远超过一般的树木。虽然也有些文人树主干大幅度弯曲或倾斜,以至呈悬崖状,但其下部分的三分之二却很少出枝,仍然显出一种孤高的姿态。至于双干、多干或合植的文人树,其每株的造型均具有孤高的特点。这种造型所表现的其实就是文人孤高的精神。

 淡雅

       淡指平淡、天真、无华;雅有文雅、脱俗、高尚之意。淡雅是一种书卷气,是文化修养的表现,它标志着文人的审美准则和生活追求。 淡雅的思想根源与道家文化及士大夫的处世方式有关。所谓“顺物之性,因物自然,不设不施”,“君子之交淡如水”,都是强调适应自然和显示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文人树的造型不属于常见的大树形,看似特别,其实也是以自然为模本的,只是做了夸张和抽象。它与那种脱离自然,追求“华丽”、“巧饰”和“浓烈”是相互排斥的。这种平淡的风格,要求作者在构思和表现上都要顺应自然,使作品呈现出随意、飘逸、浑然天成的效果。文人树的雅表现在与俗相对立,在选择题材上,俗者多选材陈旧、老套和重复、随波逐流、毫无新意;雅者则追求清新、独特、别开生面。在表现手法上,俗者追求形似一枝一叶都不遗漏,力求将所有内容全部显示出来,结果让人一览无余,毫无想象空间;雅者则求“不似之似”抓住精神,以少胜多,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中国的文人艺术多以淡雅为{zg}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没有任何取巧的捷径,只有付出长期的努力,而且作者的人品、学识与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特点不是金规玉律,也不是近代必须遵循的法则,但它却是从许多成功作品中总结出来的共同要素。文人树盆景与其他树桩盆景之间无法以“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界定,两者之间有一个呈相当宽度交叉过渡的“边界”。然而,每种艺术都可从众多的作品的共性中提炼出特色,文人树盆景的特色就是这样产生的。

脱俗

       文人树还综合体现出脱俗之美。这种美出自文人树各个细部相互之间的协调得体,既顺乎自然造化,又追求艺术章法,它的如诗如画和再现野趣,就是从此xx出来的,象孤立的干、可数的枝、稀疏的叶、不大的冠、稍露的根、简朴的盆和架,再布置一个素雅的环境,这一切,怎能不是一首徐缓如歌的乐章! 有辅株的文人树,可视为父子、师生、兄弟、主仆等人情关系,依然是文人意境范畴的形式。除了前述文人情操外,又有亲情关爱内容,无伤主旨大意,更富人情事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文人树盆景的特点(转) - 果树医生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