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功德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  
女儿开学。
继续看方志资料。
《民间文学》1983年第5期缪政文章《传统婚俗与婚礼歌》有云:喜日前一夜,不少地方有撒床、撒帐之俗。在河南卫辉,撒床者必须由夫妻双全的妇女担任,所撒之物有枣子、花生等。枣,取其“摸个枣,领个小(即男孩)”;花生,取其“摸个生,领个伲(即女孩)”。或合起来,谐“早生贵子”之意。按此处“双全”者不独“夫妻”,尚须加上“子女”(所谓“全福”);苏北等地亦有将枣子、花生等放入马桶内,供闹喜者(多是儿童)“摸”(是以有“摸个枣”、“摸个生”云云)。除枣子、花生外,桂圆、栗子、白果等亦常用。此等吉祥物,有讲究。清光绪八年刻本《周庄镇志》有云:厥明……舅姑飨妇,娣姒、小姑及诸女宾侑之,曰花筵,古醴妇之意也。妇馈枣栗、糍饴等于舅姑,曰送茶,古盥馈之意也。另民国九年印本《临淄县志》引《池北偶谈》云:齐俗,娶妇之家,必用枣栗,取早利子之意。窃谓枣栗者,妇女之贽,亦古礼也,今妆奁中犹用之。此处所谓“古”者,当指《仪礼•士昏礼第二》所记。其说婚制有云:
夙兴,妇沐浴纚笄宵衣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席于阼,舅即席。席于房外,南面,姑即席。妇执笲枣栗,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舅坐抚之,兴,答拜。妇还,又拜。降阶,受笲腶脩。升,进,北面拜,奠于席。姑坐举以兴,拜,授人。
前说方志中少有喜歌资料,不确,素以文化不发达著称之福建、台湾诸志中,时有发现。“求诸野”说,又得验证。如民国六年印本《长乐县志》说婚礼云:吉期日……至宴毕,客歌诗敲洞房门(俗谓之“敲房门诗”。虽俚鄙,然多吉祥语)。“虽俚鄙,然多吉祥语”,是为喜歌下定语。民国三十一年印本《崇安县志》则记厨官(即司厨者)以鸡一、尺一,凭案诣轿前唱喜歌云:福喜(按当作“伏以”) 一对蜡烛照旺旺,看见新娘与新郎。今年吃了交杯酒,明年生个状元郎。新印本《台北市志》尤为难得,“闹新娘”一节,说喜歌事甚详,且有“念四句”字样,与数十年前名称一致。如其云:婚宴,多达几天……亦有不于宴后,而特为“食新娘茶”往贺。盖此俗以念喜句贺其新婚,使新娘开口发笑为娱。……所念喜句为四句对押韵,俗谓念四句。句意除表贺意,多为吉祥,或含幽默滑稽之射意。有现成四句,亦有即兴吟作,每多妙句连珠。
撰者举数例,录请新娘出房云:
新娘还在房间内,不知是在做何事。人说新娘生得美,汝马出来阮看觅。 人客坐归厅,听着瓯仔声。新娘在准备,有食不免惊。 新娘与新郎,还在新娘房。不可给阮等,甜茶着紧捧。 亲戚朋友来贺礼,不识新娘何一个。大家都在大厅坐,等待要食新娘茶。
“不知是在做何事”、“汝马出来阮看觅”云云,确乎“即兴吟作”,只是与“妙句连珠”毫无关联,方言土语,“俚鄙”之至,到底不脱“蛮夷”特色。然惟如此,方见其不可替代之价值。主事者真积无量功德。 
郑重声明:资讯 【无量功德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