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亭子王东皮
14年前,我大学毕业,回到长沙,在一所野鸡学校教书。

那时,南周是我每周四必读的精神食粮。小波的《黄金时代》已经在联合报拿了大奖,也在三联和南周断断续续的写专栏,他那篇xx的《百姓、洋人、官》就是在那时写就的。

小波文中那些对年经教师们xx而顽皮的嘲讽,让我这个住在车库楼上的破落助教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截粗壮的屎橛子,从此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那时是1996年,无论如何,我没想到,这条绝顶聪明的彪形大汉,这条从天上倒挂下来的阴茎,居然就只剩下不到一年的生命了!

14年后的除夕深夜,我驱车赶到他曾经盘桓了四年之久的匹兹堡。这座破败的钢铁之城,在美东百年不遇的暴风雪里,犹如被冻僵了一般,大街小巷的雪泥冰块高高堆起,路边屋顶垂下的冰凌一两尺长。一路上一直好用的GPS,在这座午夜之城突然失灵,总是无缘无故的指挥我兜圈子,在双江汇集的古城里穿来穿去(后来查《孤独星球》,方知匹兹堡乃断头路和循环路之城,是xx的自驾者恶梦之地)。

这一切,让我突然想起了小波笔下的长安城,大街上也是堆积着几尺深的烂泥,无人打扫。长安城还有李靖撑着丈多长的竹竿在烂泥中大鸟般凌空行走,可这座寂静的城市,在我们焦头烂额之际,居然连一辆出租车都找不到。在灯火通明却空无一人的一家CVS门口,终于碰到一个夜归的大胖子。这个好心的美国佬开着车前面领路,我们的车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一家酒店,这时已经是午夜。

次日一早,才发现我们住的酒店,离小波就读的匹兹堡大学,竟是咫尺之遥。在匹大转了一圈,一位在这里就读的朋友领路,参观了xx的教学大楼。这栋摩天大楼里,最别致的地方,是底下几层的多国语言文化课教室。中国文化教室,系一张可坐十五六人的大圆桌,孔子像,四壁古意盎然,壁顶是龙凤呈祥图案和宫灯。该教室系1936年中华民国旅美华侨公会捐赠,不知道小波是否在这里上过课。

为了避开即将到来的暴风雪赶路,没来得及去参观小波曾就读的东亚文化中心,更无暇造访许倬云先生,即驱车离开了这个群山环绕的城市。此地离费城6小时车程,应该不算太远,希望回国前还有机会再来一次。

回到费城尚觉心意难平。在YOUTUBE乱转,找到一个1995年的视频,黄金时代获奖不久,小波接受不知道哪个鸟电视台的专访,这是小波留下的极少见的影像之一。和预想的一样,笔底下才气浩荡的小波,现实中的真人是如此温厚从容,甚至有几分羞涩。与此同时,让人难耐的是那个读书节目主持人的粗野与无知。看罢我发了一条推特:“看了这样的访谈,恨不得掐死这个傻逼主持人,真替王小波难过。”

印象比较深的两条评论,一是一个推油说的:掐住别松手,我也要踢两脚!一是阿丁兄评论的:这是一条龌龊猥琐的xx在采访一条坦荡纯净的xx!

感谢阿丁,推荐了一篇王家老大王小平的追忆小波文章。这篇看罢热泪盈眶,真遗憾居然此前从没看到过!{dy}次知道小波家族的神秘命运,{dy}次知道这家伙原来和我一样也是个金庸迷,居然还去练过铁砂掌,练过四荒八合唯我独尊功……又想起丁学良的回忆,说在匹兹堡时的小波,曾经尝试过用尿去腌制咸鸭蛋,忍不住笑得打跌。

忍不住又想起14年前的秋天,在那所野鸡大学。一次课后,我兴致勃勃地向同事推荐小波在南周的专栏,对象系中文系一位年轻教师兼那时的院长秘书。这哥们若有所思的回应说:好像看过,有印象,是不错,那家伙好像叫什么王东皮?我一愣,蓦然想起那篇专栏署名用的是小波的签名体……

等到10年前我辞职离开那所野鸡学校时,孩子们已经在校园广播站里朗诵《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了。王东皮的诸多文章,早已经脍炙人口,但这篇大概是他流传最广的一篇名文吧,不知道启蒙了和正在启蒙多少年轻人。

我想,在大家的心里,王东皮这个骑士的经典形象,如果不是在天上行走,阴茎倒挂下来,就该是歪着头叼着烟骑猪而来吧!

参考阅读:
1、电视读书节目

2、王大追忆王二
郑重声明:资讯 【黄亭子王东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