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未来更多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必将引起整个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2009年12月,一则消息悄然出现在中国生物安全网──转基因水稻、玉米赫然出现在“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上,这意味着在经过数年努力之后,转基因水稻、玉米终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绿卡”。农业部在批准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等作物种植后,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这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dy}个批准主粮可进行转基因种植的国家。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黄大昉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决策。”
事实上,转基因作物正在逐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70%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中都有转基因成分,像豆油、磷脂、酱油、膨化食品等等;而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在农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缘于农业本身作为产业链的最上游,如果其发生哪怕微弱的变化,就可能会对下游整个产业链造成极大的变化。
比如转基因大豆的出现,则几乎改变了涉及大豆蛋白的整个产业链,目前4大外资跨国粮商已控制中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2008年中国大豆总需求约4800万吨,进口超过了3700万吨,77%需依赖进口。反观中国,作为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每年进口大豆占据了全球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彻底沦落为{zd0}的大豆进口国。
虽然转基因开闸引来的质疑还未xx,但这张多米诺骨牌倒下之后,一场产业变革已经不可阻挡的开始了。对此,黄大昉表示,“中国目前{wy}的做法就是要加快转基因的研究与产业开发,加速产业化发展。”
不可否认,转基因凭借其比如抗旱、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等“超能力”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转基因的产业化发展是以1996年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70万公顷为标志的。此后,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便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200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达1.25亿公顷,也就是说用了短短10年多一点的时间,转基因在全球的种植面积已经增长了74倍。
目前,全球有25个国家都已经批准了转基因作物的生产,有将近30个国家虽然没有批准大面积种植,但允许小面积的试验,同时也允许进口转基因的一些材料在加工或者饲料中使用。2008年,全球大概有70%的大豆、46%的棉花、24%的玉米、20%的油菜等都是转基因作物了,从最初的转基因番茄发展到涉及玉米、大豆、棉花等12种作物。显然,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趋势便势不可挡。
事实也是如此,即使对转基因技术限制最严格的欧盟也不能阻止这股转基因潮的袭击,欧盟也已经批准转基因玉米用于食品和饲料。“种植转基因作物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大昉坚信。
转基因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普及有着充足的逻辑和理由: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提高粮食的产量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产量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次是转基因作物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比如抗旱、抗虫、营养更丰富等等,这为下游的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商机和基础。
当然,转基因技术原来仅仅被限制在一些非粮食作物方面,而2009年12月,中国转基因玉米和水稻安全证书的颁发,则意味着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为期不远,这犹如推倒多米诺骨牌的{dy}张,必将对整个产业链及相关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甚至有重塑商业模式的可能。
目前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年种植面积达到5600万亩左右,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2%,市场上销售的95%的木瓜也是转基因产品。这些转基因产品也确实增强了中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比如棉花就为纺织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原料产品,使中国的纺织服装业位居全球{dy}。
如今,中国批准了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的安全证书,中国极有可能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大国。黄大昉明确表示,“这对于推动和加快中国转基因技术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实际上,国际上开始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至今不过30多年,而中国也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与汽车、IT等技术相比较,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领域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这为中国实现生物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国际许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经济将成为信息经济之后影响社会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如果错过这次机遇,很可能比当年错过IT等技术发展造成的后果可能更严重”,黄大昉指出,“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如“蝴蝶效应”一般,这必将对下游产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显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条产业链,转基因改变的是种子,会对整个种植业本身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会对下游的饲 料、畜牧、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产生传导性的影响,以此来改变整个商业的运作模式和流程。
以农业部这次颁发安全证书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为例:由于植酸酶可以降解玉米、大豆中大量含有的植酸磷,释放可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减少饲料中磷酸氢钙的添加量,降低饲养成本,这对于饲料业无疑是利好消息,可以增加饲料业的盈利率;同样,对于养殖业来说,可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提升肉、蛋、奶的产量和质量,养殖业的产业升级也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作为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来说,能够获取大量优质的原料,可以在工业核心技术缺失的条件下,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主流,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可减少动物粪、尿中磷的排泄,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也可以利用农业种植方式替代原有工业发酵生产方式生产植酸酶,可减少厂房、设备、能源消耗等投入,具有节能、环保、低成本的优势;如果用这种玉米做饲料,可以减少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饲料添加剂目前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磷酸氢钙,这个需要从矿石中提取,而中国这类矿石需要进口;一方面是发酵产生植酸酶,而发酵的整个过程则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因此,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直接或者间接地是发展低碳农业的{zh0}途径。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种植,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饲料、养殖、工业生产模式等等。其实,转基因作物的影响远远不止如此。
黄大昉介绍,转基因作物目前最厉害的应用是植物生物反应器,通俗的说就是利用基因的途径,以植物体作为“生产车间”,通过大规模种植来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生物可降解塑料及其他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等生物制剂的方法。据了解,中国目前的乙肝疫苗等药品的研制已经通过这种形式来实现,只不过需要时间去进行临床和试验罢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变成现实。”
植物反应器的出现实际上是把基因xx生产由生产车间逐步移向农场,利用整体植物来生产xx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它必将引起医药工业、农业和人体医学的一场革命,整个商业运行模式发生彻底的改变。“未来很可能农业、医药等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黄大昉表示,“自然里面蕴藏的商机无限,关键看企业如何把握。”
看来,转基因作物将会带来更多的商业领域的变化,也许今天中国批准转基因玉米和水稻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