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全国画派会议”上的发言- 冰雪情怀翰墨春秋- 南山子- 和讯博客
在“第二次全国画派会议”上的发言 [原创 2010-02-22 00:14:57]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是怀着一种xx激动的心情,一种谦恭的学习态度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今天在座的,好多都是我素所景仰的艺术界前辈老师,都是在中国艺术界颠峰式的大师级人物。请允许我借这样一个场合,向各位老师表示真诚的敬意,祝各位老师新春愉快,身体健康,艺术之树常青。(鞠躬)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优秀的传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任意一个细节都有所反应,这我们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体会得到。这个优秀的传统甚至都渗透到我们的绘画艺术中来,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所谓尊老爱幼,简单说就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尊老在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尊重前辈艺术家,推崇经典,尊重传统。所谓传统,我们现在没法拿出一个xx的定义来,不能具体说“宋四家”或“元四家”就是传统,也不能说四王或四僧就是传统。传统是无数前辈艺术家在长期艺术实践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的优秀作品,经过历代筛选过滤而保存下来的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契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优秀部分。打个比方说,就好比搬家。可能我们一生要搬无数次家,古人说:穷搬家,富挪坟,我们每搬一次都要丢掉一些不再需要,或者没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搬一次丢一些,搬一次丢一些,搬到{zh1},我们可能留下来的就是那些我们喜欢或者我需要的价值高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不能丢的,这些不论时间长短,搬几次家都不能丢的东西就是传统。这些东西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物化体现,是传给后世子孙的艺术瑰宝。继承这些艺术瑰宝,尊重创造这些艺术瑰宝的前辈艺术家,就是真正的尊老。

    爱幼,简言之就是奖掖后学,扶持新人,鼓励创新。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说世界上有三种行为被称为不孝,其中以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火为最不孝。为什么古人把“无后”当做最不孝的行为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古人对继承优秀传统的重视程度超过一切。从艺术上说,如果优秀的传统得不到继承和发展,将是最可悲的事情,用老百姓的讲就是断了香火。一个艺术家,无论你所创造的艺术曾经多么经典,曾经达到多么高的高度,如果你身后后继无人,你的艺术样式或风格得不到继承和发展,那将是很失败的事情。你的艺术高度将大打折扣,你的艺术创造也会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zh1}导致消逝无踪。所以,对新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保障优秀艺术传统有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换言之,爱幼是中国传统艺术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一个有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画派,抓好下一代画家的培养,是保障画家艺术风格传承,画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综观中国绘画史的发展,画派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显著而重要,无论是一种绘画技法的创造与完善,艺术理念的发展与推广,还是整个美学审美体系的建立与规范,画派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些在当时以其强势的整体风格形成潮流风尚,被后世奉为经典,成为历代追摹对象的画派,宛若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个中国绘画发展史,让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可以循着这些画派所串起来的画史长河,直接追溯到中国绘画艺术起源发展的根源本脉。当我们数说那些画派{lx}群伦的大师巨匠的时候,我们似乎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脉的跳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林林总总异彩纷呈的画派现象,撑起了一部沉甸甸的中国绘画发展史。在座的老师都是各画派创始人或者代表性画家,是推动中国绘画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你们艺术的学习,对画派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就是对中国美术史负责任的态度。

由于画派形成的特定因素,画派的产生与发展都与画家尤其是画派{lx}画家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几乎所有画派的消亡的主要原因,也都是由于画派画家的变化。或是艺术观点发生变化了,画派画家观念的相左导致分崩离析。或者是主要画家逝去、流失,画派后继无人,因缺乏灵魂和领军人物而解体。无论是因风格相近而主动形成的流派,还是后人根据艺术风格归为的画派,最终都会因为这样的原因自然消亡。历史上,一个画派存在的时间最多两代画家,多数为一代画家,随着主要画家去世,画派也就逐渐消失了。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实施,美术事业空前繁荣发展,各种新的画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画坛兴起一股强烈的“画派热”, 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当代画派的产生、发展也与历史上的画派有着很大的不同,呈现出全新的时代特性。但可持续发展依然是画派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绘画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历史上任何画派都是自生自灭,很少有政府行为刻意打造和维护、扶持,所以一般规模都不太大,经历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尽管新时期画派跟历史上的画派不一样,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有经济实体的支撑,有众多媒体的广泛xx,但人才问题依然是画派可持续发展无法突破的瓶颈,画派的教育,成为画派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师巨匠身后乏人是艺术界普遍的现象,不管政府、媒体、企业如何支持,没有良好的教育,任何庞大的画派体系,都有可能在领军人物逝去后轰然倒塌,直至退出画坛销声匿迹。如何培养好画派的接班人,培养好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领军画家,是画派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利用现有学术构架,积极拓展立体教育模式,进而达到广泛普及、重点培养、选拔打造xx精英人才,冰雪画派在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可贵探索,为我们新时期画派体系建设和画派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冰雪画派的教育,大体经历了自发阶段、普及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三个历史时期。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同,所以每个时期的教育任务和具体操作过程就具有不同的特点。

 冰雪画派的教育,是在于志学先生的冰雪山水画研究成功以后开始的。1979年,冰雪山水画作品《春曲》在《人民画报》的封底发表,同年,作品《塞外曲》荣获文化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展的三等奖,冰雪山水画作品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的xx。冰雪山水画一出现,它那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绘画风格和雄浑博大的北国气息立即吸引引了大批的追随者,一批学习冰雪山水画的美术工作者自发涌现出来,由此产生了以创作冰雪山水画为中心的画家集群。1980年开始,林口县文化馆美术组副组长魏风才、林口县文化馆创作员邓景儒、林口县电影院美工、后任县文化馆馆长、县文化局党委书记的周尊城、吉林省蛟河县文化馆的杨乐中等人,先后到哈尔滨跟于志学老师学画冰雪山水画。这时候就是冰雪画派教育的初级阶段,属于自发学习时期。于志学老师本人还没有教授徒弟以及成立冰雪画会的自觉意识,他当时的思想还全部放在不断思考完善冰雪山水画的不足之处上,教授学生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自觉行为。这个时期因为画派还没有形成,这种教育还处于原始的自发状态,只能算是一种画派教育的萌芽。

 1982年,冰雪山水画进入普及阶段,标志着真正的冰雪画派教育的开始。随着冰雪画技法的逐步完善和规范,于志学老师逐渐开始有了教授弟子传播冰雪山水画技法的想法,并且最终以举办冰雪山水画培训班的方式,在各地开始广泛传授推广冰雪画技法。以冰雪山水画培训班学员为基础,先后在林口县、北安市、肇东县、哈尔滨市成立了冰雪山水画研究分会,在黑龙江省的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吉林省的蛟河县先后组建了冰雪山水画的创作团体。当时全体在册会员已经达到117人,有理事15人,为后来正式成立冰雪画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基层创作团体的影响带动下,画派成员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扰,自筹资金,自发组织起来,利用节假日深入山区、林区写生,组织冰雪山水画技法学习班,利用集体的智慧互教互学,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团结战斗的集体。这个集体以研究、教授、传播冰雪山水画技法为己任,为冰雪山水画的普及工作做出了{zy1}的贡献。他们在普及教学的同时,教学相长,创作了大量的冰雪山水画作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短短的几年,偏居北方的冰雪画派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千余幅作品参加了国内外、省内外的美术展览,在各级报刊和杂志发表冰雪画作品四百余幅,有的作品获得了国内外美术大奖。这个时期冰雪画派教育的特点,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通过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广泛传播冰雪山水画技法,为画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可以说,冰雪画派后来的精英培养计划,就是以这阶段的普及教育为基础,从接受普及教育的学员中选拔培养起来的。

冰雪画派的高等教育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6年的放飞阶段,一个是从2007年开始的正规高等艺术教育。前者属于画派成员个体到高校进修学习,后者属于画派有意识地利用国家正规高等教育体制,对画派成员有选择地进行高等艺术教育,即所谓的冰雪画派精英培养计划。

 进入90年代以来,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全国范围内的群体创作热情逐渐降温,有些创作群体接近解体,但冰雪山水画的创作热情仍方兴未艾。由于创作成员的流动,相继把火种带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去传播,画派成员从黑龙江扩展到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和新疆等地,画派成员的个展也从国内扩大到国外的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以及港台地区。但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画派活动基本告一段落,冰雪画派进入休养生息,充电提高阶段,即于志学老师提出的放飞阶段。画派骨干周尊城、周尊圣、姜恩莉、韩辅天等一大批人,相继到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进修,他们在各高校学习提高,吸收营养,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明确创建自己的艺术风格,为建立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彰显独特的艺术个性打好基础。这个战略无疑是成功的。画派骨干周尊圣就是在这个阶段调整自己的艺术方向,脱颖而出,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山山水画,并最终开创了冰雪画派的重要分蘖——天山画派,成为冰雪画派放飞计划的成功范例。                                        

 从 2007年开始,冰雪画派陆续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开办于志学冰雪画工作室,这标志着冰雪画教学正式纳入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制,冰雪画派的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进入这个阶段以后,冰雪画派精英培养计划全面开始,冰雪画派的教育活动由原先的被动变为主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有良好艺术修养和艺术潜质的成熟艺术家,借助学院的教育平台,通过硕士课程培养,建立起画派自己的精英人才库。建立在高校的于志学冰雪画工作室,不再是简单地教授学生绘画技法,而是开拓学生思维领域和空间,自觉地把艺术创作与中国文化紧密连接在一起进行分析和思考,转变观念,拓展思路,形成个性化艺术风格。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高级创作人才,具有“高、精、尖”的特征。画派从每期学员中优中选优,再选拔3 4人重点培养,精心打造,使他们成为画派创作、研究的主体与核心,为画派的未来储备骨干和领军人物,为画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至此,冰雪画派的立体教育体系完整建立起来:冰雪画普及教育渗透到各院校,各老年大学,先后在黑龙江省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正式开设冰雪画课;在牡丹江市、长春市等老年大学正式开设冰雪画班;在牡丹江市教育学院等对中小学美术教师开展冰雪画讲座,并选拔优秀教师重点培养。在xx培养上立足xx艺术高校,以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开设硕士、博士课程班,重点打造骨干画家。这样的教育体系,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从20085月在哈尔滨举办的第五届冰雪画派作品展,和20091月在俄罗斯举办的《冰雪情——2009中俄冰雪画艺术交流展》以及这次在加拿大温哥华第29届冬奥会的展览上,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完善这种教育体系后,画派的整体创作实力普遍大大提高,新的创作骨干核心正在形成,精英人才库正在建立并不断添加、丰富,一个老中青三代的新的画家结构正在有序构筑,相信不远的将来就可以xx建成。

 对一个画派来讲,真正的未来除了在位的领军人和骨干画家多创作有学术价值和足以名标青史的有分量的作品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xx人才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像冰雪画派那样未雨绸缪,xx画派未来,重视画派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积极储备画派人才,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总结历代画派产生、消亡原因,结合当代画派特点,最终作出的明智选择,只有这样,一个画派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郑重声明:资讯 【在“第二次全国画派会议”上的发言- 冰雪情怀翰墨春秋- 南山子-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