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內治七法_天马行空_百度空间

养血xx法:适用于体内血虚生风、同时伴有阴血不足表现的皮肤病,如干燥的、鳞屑较多的皮肤病(鱼鳞病、静止期和消退期银屑病等)。可用桂枝当归汤加减(玉竹、黑芝麻各15克,首乌、当归、白芍、秦艽、大枣各10克,炙甘草、桂枝各5克)煎服。

固表xx法:适用于表虚感受风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等),病人常有怕风症状,多数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病史。可用玉屏风散加味(北芪、当归、甘草各30克,白术、防风各15克)煎服。

解表xx法:适用于感受风邪的表实症的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如急性荨麻疹、急性皮炎等)。可用如消风散加减(荆芥后下、防风、当归、苦参、苍术、胡麻仁、牛蒡子、知母、木通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石膏先煎30克,蝉脱3克)煎服。

温经散寒法:适用于感受外界寒邪、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有急性皮肤血液循环障碍的皮肤病(xx等)。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桂枝、白芍、木通、大枣各10克,细辛、灸甘草各3克)煎服。

助阳散寒法:适用于机体阳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硬皮病等)。可用阳和汤加减(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麻黄、炙甘草、肉桂各3克,炮姜炭1.5克,鹿角胶熔化9克)煎服。

利湿清暑法:适用于感受暑邪而挟湿所致的皮肤病,如夏令性皮肤病(夏令皮炎等)。可用青蒿苡仁汤加减(青蒿、藿香、佩兰、地骨皮、黄柏各10克,大青叶、公英、苦参、银花各15克,生苡仁30克)煎服。

xx清暑法:适用于夏令化脓性皮肤病(如疖肿、xx疮等)。可用如清暑汤加减(连翘、花粉、滑石,银花各12克,赤芍、车前子、泽泻各9克,甘草3克)煎服。

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感受湿邪、郁湿化热所致的皮肤病,常表现渗液较多者(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用萆薢渗湿汤加减(生苡仁、滑石各30克,萆薢、茯苓各12克,黄柏、丹皮、泽泻各9克,通草6克)煎服。

健脾利湿法:适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滞所致的皮肤病,病人常有脾虚症状(如婴儿湿疹的体虚者、儿童慢性荨麻疹等)。可用健脾渗湿汤加减(党参、茯苓、泽泻各12克,白术、大枣各9克,扁豆,苡仁各15克,淮山药24克、陈皮、桔梗各5克)煎服。

养血xx法:适用于由血虚生风化燥的皮肤病,如干燥性瘙痒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症等),病人常有阴虚症状。可用如地黄饮加减(熟地30克,生地、首乌各15克,当归、丹皮、玄参、蒺藜各10克,僵蚕、甘草各5克,红花3克)煎服。

生津xx法:适用于津液不足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瘙痒性皮肤病(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可用润肤汤加减(玄参、麦冬、钩藤、赤芍、丹皮、白藓皮各10克)煎服。

xx泻火法:适用于感受火热毒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全身症状较重的xx疮、疖肿等)。可用如五味xx饮(银花30克,野菊、公英、地丁各15克,青天葵10克)煎服。

凉血泻火法:适用于内脏之火太过所致的皮肤病,常有血热症状,如急性有xx热痛的皮肤病(漆性皮炎等),多表现为红斑比较广泛,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可用生地银花汤加减(生地30克,银花25克,玄参、地丁、大青叶各15克,当归、竹叶,赤芍各10克,蝉蜕3克)煎服。

祛瘀法:凉血祛瘀法适用于血热壅滞、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肤病,多表现有红斑、结节等,如xxxx扩张性、红斑性、组织肥厚的皮肤病(酒渣鼻、进行期银屑病等)。可用凉血四物汤加减(生地25克,当归、赤芍,黄芩,茯苓、红花各10克,川[芎、陈皮、甘草、生姜各5克]煎服。

xx祛瘀法:适用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瘀血停留所致的皮肤病,如结节性、疼痛性皮肤病(结节性红斑、脂膜炎等)。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15克,赤芍12克,桃仁、红花各9克,当归、川芎各6克)煎服。

有些xx不宜水送服

人体离不开水,服某些药时更离不开水,因为此时的喝水不仅仅是适应生理的需要,而是有助于身体健康和xxxx效果。

一般而言,在服用平喘药、双膦酸盐、抗痛风药、排尿结石药、磺胺药、氨基糖苷类xxx等xx时,应该多喝水。但是,并不是所有药服用时都需要多喝水。有些xx因其特殊的起效方式,服用时不仅不能多喝水,甚至不能喝水,否则会降低药效,失去xx作用。下面这些xx服用时不宜多喝水:

胃药:某些xx胃溃疡的xx,这类xx多被制成混悬剂,进入胃后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慢慢长出新的组织,并恢复其原有功能。服用这类xx时,如果喝水多反而会稀释xx,使覆盖在受损胃黏膜上的xx颗粒减少,保护膜变薄,从而失去xx作用。而且,服这类药后半小时内也不要喝水,因为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同样会把刚刚形成的保护膜冲掉,使受损胃黏膜重新暴露在有腐蚀性的胃酸中。

止咳药:常见的止咳糖浆xx较黏稠,服用后xx会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xx止咳作用。如果喝过多的水,会把咽部xx的有效成分冲掉,使局部xx浓度降低,影响药效发挥。如果觉得口干,应在服药半小时后再喝水。

苦味健胃剂:如复方龙胆酊利用其苦味,通过舌头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故不宜多喝水,以免冲淡苦味而影响药效。

《中国中医药报》

三类人阑尾炎易误诊

美国华盛顿大学日前一项{zx1}研究指出,有16%的患者被“冤枉”地切去了阑尾。由于阑尾炎能致命,所以很多医生不通过CT扫描等进一步确诊就快速实施手术,但其实淋巴结发炎或肠炎与阑尾炎有相似的症状。此前,也有相关研究指出,在欧美国家,阑尾炎误诊存在两个20%:一方面,被切除的阑尾约20%是正常的;另一方面,20%的阑尾炎病人因误诊成其他疾病而未能及时接受xx。

  北京大学{dy}医院普外科副教授张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阑尾炎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阑尾炎,一种是慢性阑尾炎。在女性身上,慢性盆腔炎也有阑尾炎典型的“右下腹疼痛”,因此容易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导致阑尾被误切。还有慢性淋巴炎、慢性肠炎等也是如此。人的腹腔中,一部分小肠或肿大的淋巴结和阑尾的解剖位置非常接近,疼痛可能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就像胃和胆囊一样,因为它俩靠得很近,很多人觉得自己胃疼,{zh1}一查是胆囊炎。”

  张隽指出,阑尾炎的误诊,易发生在三类人:小孩、孕妇和老人。小孩子对于症状缺乏主动、清晰的表达,且孩子生长发育不xx,症状不典型,增加了诊断难度。并且,由于儿童抵抗力差,阑尾炎容易迅速发展成穿孔或坏死。妊娠妇女由于子宫扩张,会把阑尾“向上顶”,使其离开原先的位置,不利于确诊。而且如不及时xx,很容易形成弥漫性炎症。对于老人来说,由于腹壁肌肉力量降低,对压痛反应不明显,也容易导致阑尾炎被误诊。这三类人由于体征不明显、病情发展快、穿孔坏死率高,因此一旦出现可疑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该手术时就手术。

  据介绍,阑尾炎的痛较典型,被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即先是腹部和脐周疼痛,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并在右下腹有显著的触痛。一旦出现可疑疼痛,患者应在就医前,详细记录疼痛的状况,便于医生确诊。“目前对于阑尾炎的xx,还是以开腹手术为主。毕竟阑尾炎手术发展到现在100年,死亡率已经从50%降到了1%。以下。”张隽说,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即阑尾炎早期,可以保守xx;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部分也可保守xx,但可能复发。因此病情较重的急症患者,还是尽快手术为好。目前除了常规的开腹手术,还有腹腔镜、结肠镜阑尾切除术,但受条件限制,后两种手术还不普及。

立秋后,气温骤变,尤其早晚温差增大,感冒发烧的人多了起来。病重的,奔赴医院,让发热门诊又迎来小高峰;病轻的,则纷纷到药店买药自疗。

  中医认为,感冒的发生是因为人体感受外邪而致病,外邪之中以风邪为主,在气候反常、冷暖失调、人体抵抗力不足时,风邪就可能兴风作浪。病情较轻的感冒一般统称为“伤风”。除了风邪,寒、热、湿、暑等外邪还常会与风邪相挟侵犯人体,使感冒的症状多变。天凉以后,风寒和风热感冒是最常见的两类。

  风寒感冒。外邪侵犯人体,通常是从皮毛、口鼻,再到肺卫。寒邪侵及体表,人们常会畏寒,想多穿衣服。另外,打喷嚏、流清鼻涕、咽喉痒,也是风寒感冒常见的早期表现。寒邪有“收引”的特性,侵犯人体,还会有无汗、xx,甚至四肢酸痛等表现。外邪来犯,人体鼓动“正气”与之抗衡,就会发热。因此,风寒感冒时,人们会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明显感到怕冷,另一方面身体却还会在发热。而当伤及肺时,就会咳嗽、咯痰,风寒感冒时痰液多为清稀的白痰。

  针对风寒袭表的病症状态,用药以辛温解表、宣肺止咳为主,再根据主要的伴随症状选药。

  在中成药中,感冒初起,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xx明显的,可选用川芎茶调冲剂;以xx、四肢酸痛、周身不适为主的,可用九味羌活冲剂;发热xx明显,可选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咳嗽有痰的,可用荆防冲剂。

  风热感冒。与风寒不同,风热相挟袭表时,毛孔是开放的,因此人体会发热、出汗、怕风。还会有咽喉xx疼痛、口感微渴、咳嗽、痰液黏稠等表现。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刚感冒时表现为“风寒”的人,经过3—5天,寒邪可能“化热”而表现出风热感冒的症状,这时xx就得进行相应的调整。

  风热感冒时,辛凉解表、清热肃肺是主要的xx方法。可选用银翘xx片(丸等)、羚羊感冒片、羚翘xx片等;发热不重而以咳嗽为主的,可选桑菊感冒片;风热感冒发热明显,可选柴胡口服液等;发热、咳嗽、咽痛的,可选双黄连口服液等。另外,板蓝根冲剂也可作为风热感冒的预防用药。

  感冒虽为常见病,但若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并伴胸痛,或迁延1周以上仍不见好转,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警惕继发肺炎,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资讯 【皮肤病內治七法_天马行空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