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紫玉兰”号- 七彩阳光的日志- 网易博客

【原创】“紫玉兰”号

2010-02-21 19:30:26 阅读11 评论1 字号:

【苏鲁豫皖小记者团赴韩采风纪实系列之一】

 

“紫玉兰”号

 

 

茫茫夜色中,路边的黄晕驱散着袭人的寒气。

{dy}次出国的兴奋烤得心里暖烘烘的,只是怕冻着了送我的妻子。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挤上了大巴,放置好随身物品正要下车,妻子打来电话:“人太多,我回去了。一路多保重。”我夺门而出,却搜寻不着妻子的身影。望着手机,我悄悄地对它说:“今天欠你一个拥抱,回来一定还给你!”

大巴开始了四个多小时的旅程。车内静悄悄的,也许是大家起得太早、睡意太浓,也许是夜幕挡住了眼睛。

一阵清脆的广播声让我们从酣梦中惊醒。

导游小许①介绍道:“韩国的边检十分严格:禁止旅客携带水果、牛奶、动植物包装袋等入韩。据说,韩国的水果、肉制品奇缺——一个正厅级的官员家,每个月才能吃得上一次带肉的饭菜。为了防止‘闯关’,韩国边检曾经勒令一位游客倒尽杯中的水后‘通关’。”我笑了笑,心想:“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热播韩剧……会让韩国人吃不起肉?”

小许继续介绍:“韩国是一个礼仪大国,国民素质极高。在公共场合严禁喧哗,在公交车上严禁吃零食……”听得出,许导没有任何的夸张,尽管我知道韩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多大。唉!中华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不想今天的孩子要想韩童学习,六年的义务教育到底培养了什么?

连云港到了。十年前曾经带领学生游览过“花果山”,不想十年后还能故地重游。

海关边检着实让人着急,毫不容易挨到了台前,将护照递过去,边检仔细比照后告诉我:“签证中没有你的名字。”我猛的一个“跟斗云”,怎么会呢?办过了呀!我的解释谁会信呢?邱导取出了签证原件,咦,我怎么跑到另一个团队②去了?终于‘通关’了!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真的像石头沉入大海般轻松。

缓步登上“紫玉兰”号,迎接我的是一个温馨的特等舱:两张小床分列弦窗左右,三盆小花洋溢着丝丝春意,一台电视摆在卫生间的旁边。放下行李,我巡视了一下孩子们。他们也是两人一间,每个房间内都充满了欢歌笑语,丝毫没有离开父母、远赴他国的惶恐和不安。更有几个孩子享受起了“一掷千金”③的洒脱,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

晚餐后,四省小记者齐聚舞厅。说真的,这儿的楼层设计总让我晕头转向。我住在四楼,去五楼“中国餐厅”和六楼“舞厅”都要“下楼”,为此我今天不知跑了多少冤枉路。

航海知识讲座中我们才了解到“紫玉兰”号1995年建造于德国,是我国仅有的两艘万吨级超豪华客货班轮之一,拥有392个豪华客位和293个标准集装箱货位。其中,VIP客房(单人单间2间,特等舱(两人房间)46间,一等舱(四人房间)74间。除了两大功能外,精钢整体压扎等工艺,无不显示着德国重型工业的发达。这一点,我可有切身的体会。今天晚些时候,我们用船票换来了房间钥匙,钥匙进了锁眼,不仅转不动,而且还取不出来。修理工摆弄了好一阵子,说:“锁芯坏了,必须配德国原装的配件,中国的配件无法安装。手指要抵住锁眼才能拔出钥匙。房间的常客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牛!我们才不费那个神儿呢!送还钥匙,换回船票,人走关门,贵物随身,一切OK

逃生演练是航海知识讲座中最吸引人的内容。小记者们盘腿而坐,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正穿救生衣,绳穿铁环扣,死结系得紧,检查全装备。瞧,演练的小女孩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演练后,访问团进行了“中韩文化交流”节目的{zh1}一次彩排。《中国话》、《笛子独奏》、《大合唱》……一个个节目精彩纷呈,扣人心弦。排练中,随着“喳喳”的声响,航船渐渐摇晃起来,同学们索性溜回了房间,希冀于用躺下抗拒那不时的心潮澎湃。

我也不敢大意,就此搁笔。

201024晚于“紫玉兰”号

 

 

注释:

①许导自称,好像导游们都这么礼貌谦虚,虽然这一车几乎都是孩子。

②此次采风活动共199人,分乘五辆车,也就是五个团队。

③一瓶可乐价值约合1千韩币。

 

/网络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原创】我的日志(图文)摘要 - 七彩阳光 - 七彩阳光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紫玉兰”号- 七彩阳光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