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南依骊山,北俯渭水,因有临河和潼河分别从县城东西两侧穿过而得名。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临潼历史悠久,历代曾先后建城十几座,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xx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秦献公的“商鞅变法”、30年代的“西安事变”都发生在这里。临潼有三宝:石榴、火晶柿子和蓝田玉。2008年9月28日一行3人到此一游。
xx的“褒姒一笑失天下”、“鸿门宴”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此。
姜寨遗址是仰韶文化早期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遗迹。
临潼民风淳厚,许多现代礼俗都源于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现存的骊山老母单子会(骊山古庙会)和雨金药王古庙会最为xx。临潼是世界xx的旅游热点。
人杰地灵的骊山,不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秦唐文化遗迹,而且培育了多彩多姿的中国石榴文化之花。中国石榴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成熟,凝聚着“采国外名花,结国内硕果”的意蕴,显示着历代陕西人对美好吉祥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激励着临潼人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中国石榴的xx在临潼,临潼是中国石榴文化的发源地。当年xxx总理陪同外宾访问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见山上因汞含量超标而什么都不长时,问为什么不种石榴,于是石榴大盛,xxx纪念堂前的18棵石榴即从临潼移植。
西晋张华《博物志》云:“汉张骞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涂林是梵语石榴的音译)
西晋陆机《与弟云书》云:“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
明王象晋《群芳谱》云:“石榴本出涂林安石国,汉张骞使西域,得其种以归。”
清陈溴子《花镜》云:“石榴真种自安石国,汉张骞带归,故名安石榴。”
张骞得石榴种,经丝绸之路传入内地,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据汉上林令虞渊追忆,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尔后又命人将石榴栽植于骊山温泉宫。
张骞,西汉城固人,官大行令,封博望侯。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攻匈奴。前126年(元朔三年)归汉,途
中曾被匈奴扣留,在外共13年。前119年(元狩四年)又奉命出使乌孙(今新疆伊梨河流域),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史称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即指此而言。
西域,是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指玉门关以西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也在其内。安石国即现在的伊朗、阿富汗的中亚一带区域,这里是石榴的原产地。华夏大地的{dy}颗石榴种,就是张骞在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5年3月(汉武帝元鼎二年)返回时带回来的。从此,长安通往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公里的“丝绸之路”开通,同时带回来的还有葡萄、胡桃、西瓜、葫芦、黄瓜、苜蓿等。张骞回汉不久就病逝了,为了纪念这位劳苦功高的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
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那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日的临潼石榴。
同时植于上林苑和骊山温泉宫的石榴,能在临潼长久地繁衍下来的原因是:骊山北麓一带,系砾石与黄土相掺的“红淤土”,通透性好,光照资源丰富,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空气中含尘量少,光照能见度好。这些均适应了石榴喜温、喜光、抗干旱、耐脊薄的特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骊山的石榴二千年来,花越开越红,成为我国xx名花之一;果越结越大,有的单果可达1斤以上;繁殖越来越广,已传至全国许多地区。而外地石榴,无论甜度,还是大小,以及外表美观程度,都与骊山石榴无法比拟。
从民间传说到文献记载,从自然因素到繁衍势态,身庸讳言,临潼石榴是中华石榴之正果,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210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胃和中国经济重心的东南移,石榴也逐渐东进南下,先后栽种到安徽、河南、山西、山东、四川、广东、广西、江苏、浙韶一带。
陕西蓝田玉和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浙江良渚玉并称“四大名玉”,蓝田玉俗称“菜玉”。蓝田玉是蓝田县的一个象征,也是陕西的一张品牌,蓝田玉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文人墨客对蓝田玉多吟颂赞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锦瑟》诗中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中包含了一则动人传说,遥远的过去,太白金星托梦给济贫行善的书生杨伯雍:“晴天日出入南山,轻烟飘处藏玉颜。”从此,蓝田的深山就能觅得了宝石。
临潼博物馆(网照)
临潼风光之一(网照)
临潼风光之二(网照)
临潼风光之三(网照)
鸟语林(网照)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