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2010-02-20 19:35:01 阅读3 评论0 字号:

 
{dy}节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 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普通天平、千分之{yt}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 pH计、高速离心机。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6.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7.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1.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2.药品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3.领用药品试剂,需填写请领单、由使用人和室负责人签字,任何人无权私自出借或馈送药品试剂,本单位科、室间或外单位互借时需经科室负责人签字。
4.称取药品试剂应按操作规范进行,用后盖好,必要时可封口或黑纸包裹,不使用过期或变质药品。
四、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
  1.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申报玻璃仪器的采购计划、详细注明规格、产地、数量、要求,硬质中性玻璃仪器应经计量验证合格。
2.大型器皿建立帐目,每年清查一次,一般低值易耗器皿损坏后随时填写损耗登记清单。
3.玻璃器皿使用前应除去污垢,并用清洁液或2%稀盐酸溶液浸泡24 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4.器皿使用后随时清洗,染菌后应严格高压xx,不得乱弃乱扔。

五、安全制度
   1.进入实验室工作衣、帽、鞋必须穿戴整齐。
   2.在进行高压、干烤、xx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蒸馏易挥发、易燃液体时,不准直接加热,应置水浴锅上进行,试验过程中如产生毒气时应在避毒柜内操作。
   3.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进行,如发生菌液,病原体溅出容器外时,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xx,安全处理后方有离开现场。
   4.工作完毕,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可用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xx。
   5.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染菌带毒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6.每日下班,尤其节假日前后认真检查水、暖气、电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六、环境条件要求
1.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xx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2.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不得存放实验室外及个人物品、仪器等,实验室用品要摆放合理,并有固定位置。
3.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筒内,并及时处理。
4. 实验室应具有优良的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
5. 实验室工作台面应保持水平和无渗漏,墙壁和地面应当光滑和容易清洗。
6. 实验室布局要合理,一般实验室应有准备间和无菌室,无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安装空调设备及过滤设备,无菌室内空气测试应基本达到无菌。
7. 严禁利用实验室作会议室及其他文娱活动和学习场所。
第二节   实验室技术操作要求
一、 无菌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1. 接种xx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xx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xx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xx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xx。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xx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xx,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xx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xx后方能使用。
   (一)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xx方法
1.xx前准备
(1)所有需要xx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
(1)干热xx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xx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xx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3.设备检查
(1)检查门的开关是否灵活,橡皮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
(2)压力表蒸气排尽时是否停留在零位,关好门和盖,通蒸气或加热后,观察是否漏气,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标示的状况是否吻合,管道有无堵塞。
(3)对有自动电子程序控制装置的xx器,使用前应检查规定的程序,是否符合于进行xx处理的要求。
4.xx处理
(1)干热xx法:此法适应于在干热情况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较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的xx。
a. 器械器皿应清洗后再干烤,以防附着在表面的污物炭化。
b. xx时安放物品不能过挤,不要直接接触底和箱壁,物品之间留有空隙。
c.xx时将箱门关紧,接上电源,先将排气孔打开约30min,排除xx器中的冷空气,温度升至160℃调节指示灯,维持1.5 –2h。
d.xx完毕后或温度升温过程中,须在60℃以下才能打开箱门。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
(1)干热xx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xx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xx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3.设备检查
(1)检查门的开关是否灵活,橡皮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
(2)压力表蒸气排尽时是否停留在零位,关好门和盖,通蒸气或加热后,观察是否漏气,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标示的状况是否吻合,管道有无堵塞。
(3)对有自动电子程序控制装置的xx器,使用前应检查规定的程序,是否符合于进行xx处理的要求。
4.xx处理
(1)干热xx法:此法适应于在干热情况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较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的xx。
a. 器械器皿应清洗后再干烤,以防附着在表面的污物炭化。
b. xx时安放物品不能过挤,不要直接接触底和箱壁,物品之间留有空隙。
c.xx时将箱门关紧,接上电源,先将排气孔打开约30min,排除xx器中的冷空气,温度升至160℃调节指示灯,维持1.5 –2h。
d.xx完毕后或温度升温过程中,须在60℃以下才能打开箱门。

d. 自然或人工降温至60℃再开门取物,不得使用快速排出蒸气法,以防突然降压,液体剧烈沸腾或容器爆破。
e.使用自动程序控制式压力蒸气xx器,在放好物品关紧门后,应根据物品类别按动相应开关,以便按要求程序自动进行xx,xx时必须利用附设仪表记录温度与时间以备查,操作要求应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
5.xx温度与时间
(1) 干热xx器xx温度160℃,1.5-2h。
(2) 压力蒸气xx锅xx温度与时间见表34-1。
表34-1
物品 xx时间,min
 115℃ 121℃
不含糖等耐热物质培养基  
含糖类等不耐热培养基

染菌培养物

器械器皿 15-20

30

30
(二)间歇xx方法
1.xx方法系利用不加压力的蒸气xx,某些物质经高压蒸气xx容易破坏,可用此法xx。
(1)将欲xx物品置于锅内,盖上顶盖,打开排水口,使器内余水排尽。
(2)关闭排水口,打开进气门,根据需要xx10~20min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