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真相在线阅读吃的真相txt 吃的真相txt下载电子书_追热-互联网热门 ...

吃的真相 在线阅读 吃的真相 txt 吃的真相txt下载

云无心著重庆出版社2009年11月矿泉水致癌是传说还是事实?豆浆和鸡蛋同吃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吗?全xx的食品添加剂能否让我们不再担心安全问题?一个“在实验室里研究做饭”的食品工程博士,以融科学入生活的态度,运用科研结论和xx机构的报告,对食品的营养、功效、安全等诸多问题做出解答。他想告诉大众,怎样在了解食品益害之处和未知风险的基础上理性比较和选择,怎样破除偏见和误解,怎样才能吃得科学。

豆浆不能与什么一起吃

只要有人提出“什么与什么不能同吃”,该说法总是能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如果“不能同吃”的说法里再有一些科学名词,就更让人深信不疑了。关于豆浆的“搭配禁忌”就是如此。下面来分析最常见的几个说法。

“豆浆不能与鸡蛋同吃”,是关于豆浆的禁忌中流传最广的。这个说法的理由有两种:一是“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够抑制蛋白质的消化,降低营养价值”;二是“鸡蛋中的黏性蛋白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形成不被消化的物质,大大降低了营养价值”。

{dy}条理由还算有点靠谱儿,大豆中的确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从而降低对蛋白质的吸收。我们说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吃,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坏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不过,这跟鸡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如果它的活性被破坏了,就不会影响对任何蛋白质的消化;如果没有被破坏,那么不仅是鸡蛋,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

第二条理由纯属以讹传讹。胰蛋白酶是人体或者动物的胰腺分泌的酶,其作用是分解蛋白质。如果大豆中存在这样的酶,纯属大豆跟自己过不去,早就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了。大概是{dy}个提出这种说法的“专家”没有看见“胰蛋白酶”后面还有“抑制物”这个词,想当然地进行了一番“推理”,于是,该说法就流传开来了。鸡蛋中的“黏性蛋白”是一种结合了糖的蛋白质,它本身也是一种蛋白酶抑制物,可以结合胰蛋白酶使之失去活性。既然大豆蛋白中没有胰蛋白酶,鸡蛋中的黏性蛋白跟豆浆也就不会有矛盾。鸡蛋中的黏性蛋白本身还是一种过敏原,有的人对鸡蛋过敏,它是可能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豆浆中真有某种成分与它结合从而使之失去活性,倒是一件好事。

所以,豆浆和鸡蛋,都是需要充分加热做熟才可食用的。加热的过程除了达到通常的杀死致病xx的目的,还担负着破坏这些“害群之马”的任务。

另一条禁忌是不能用豆浆冲鸡蛋,理由与上面的相同。不过这个结论歪打正着是正确的,原因在于热豆浆的温度不足以对鸡蛋充分加热。鸡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xx,还有一些过敏原,这些成分没有被充分加热而失去活性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尤其是那种不是吃饲料长大的“走地鸡”,下蛋的环境实在不敢恭维,通常卫生条件难以保障,其蛋中含有致病xx的可能性就更高。

许多人喝豆浆喜欢加糖。而有一条禁忌是不能加红糖,原因是“红糖中含有一些有机酸,会与豆浆中的钙或者蛋白质生成沉淀,从而降低营养价值”。且不说红糖中含有多少有机酸,豆浆中本来就没有什么钙,豆浆的价值跟钙也xx不搭边。既然本来就没有,当然也就无所谓“损失”。而有机酸与蛋白质能否结合,结合之后是否不被消化,本身也是不确定的事情。即便是真的,红糖中的那点儿有机酸相对于豆浆中的蛋白质也只是沧海一粟,xx可以忽略。

还有人说{zh0}也不加白糖,因为“糖在体内转化成酸,会结合体内的钙或者蛋白质,影响人体对钙和蛋白质的吸收”。这种说法更是离谱儿。糖转化成酸是在吸收之后,跟消化道内的钙和蛋白质根本没有碰面的机会。而且,人体总会摄入碳水化合物,{zh1}在体内会分解成糖。如果糖转化而来的有机酸能有如此的破坏性的话,那么我们吃的米饭、馒头、面包乃至蔬菜最终都会有同样的作用。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食谱中的碳水化合物都比较多。为了控制血糖浓度,减少热量摄入,不在豆浆中加糖是有利健康的。但这是因为减少整个食谱中总的糖摄入量,而不是说糖跟豆浆一起吃就有什么危害。

像赶时髦一样追逐大豆蛋白

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人们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欧美的要低。与欧美人相比,中日等国人民中食用豆制品的比例比较高。于是有人说,食用大量的豆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个推论虽然让我们很高兴,但是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中日等国和欧美人民在人种基因以及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xx无法确定是哪种差异的功劳。

验证或者xx这个假设,当然只能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最初的研究是针对动物的,科学家们用大豆蛋白和动物蛋白分别喂养动物,发现用动物蛋白喂养的那一组产生了高胆固醇症状,而用大豆蛋白喂养的那一组则没有产生类似症状。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动物实验的结果支持了上面的假设。

遗憾的是,当同样的实验在健康人身上进行的时候,胆固醇的降低并不明显。对于人们来说,其中的哪个成分起作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豆制品对于降低胆固醇是否有效。

关于大豆蛋白对于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许多研究机构发表了各自的结果。可喜的是,有显著性差异的那些实验,结果都是胆固醇下降。1995年发表的一份综述总结了二十九项类似的研究,把所有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分析,发现对于体内胆固醇含量高的人,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达20%);对于体内胆固醇含量中度的人,也有一些作用(降低7%左右);而对于体内胆固醇含量本来就低的人,则没有什么作用。这一结论成了FDA(美国食品和xx管理局)在1999年批准大豆蛋白营养标示的基础,“每日食用25克大豆蛋白,并配以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食谱,可以降低心脏疾病发生的风险”。这是迄今为止食品监管机构对于大豆蛋白的保健作用{wy}的认证。

2006年,美国心脏联合会进一步审查了22项公开报道的研究后认为,与动物蛋白相比,大豆蛋白只能降低3%左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他们认为FDA认证的上述作用非常微弱。不过,联合会也指出:由于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只含有低浓度的饱和脂肪酸,豆制品对于心血管以及人的整体健康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科学家们对大豆蛋白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很多研究,除了上面提到的对于心脏病的一点儿好处之外,没有证实有市场宣传鼓吹的其他作用。至于有的宣传提到的xxxx、xxxxx,甚至连正式的研究都没有见到。当然,不排除某些厂家在其中加入某些xx成分来获得某些功能,但那与大豆蛋白已经没有关系了。

大豆蛋白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全球销售额大约有几十亿美元。大豆蛋白也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体对于蛋白质的需求。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食品原料,不是神奇的保健品。世界上{zd0}的几个大豆蛋白生产商,没有一个把大豆蛋白当做保健品来开发销售,而主要将它作为原料开发配方食品和饮料。目前大豆蛋白{zd0}的市场就是加到饮料和肉中取代一部分动物蛋白,比如火腿肠、饮料、汉堡等等。这些产品的卖点,关键在于降低了成品的价格,另一方面才是对于健康的好处。

大豆蛋白粉的生产成本很低,比牛奶蛋白粉、鸡蛋蛋白粉要低得多。美国市场上一磅装的大豆蛋白粉售价多在十美元以下,大包装的更加便宜。考虑到美国的物价,蛋白粉的这个价格实在算不上贵。可以认为,大豆蛋白粉在国内的热销,主要是炒作、忽悠的结果。由于劳动力的优势,国内生产的大豆蛋白粉成本应该更低。而所谓“进口优质蛋白粉”,可能在溶解性能等物理方面有一些优势,在功能上也不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总而言之,大豆蛋白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食品,但是它不能提供保健功能,也并不比喝豆浆、吃豆腐有更多的好处。其他的蛋白粉,比如乳清蛋白粉、酪蛋白粉、鸡蛋蛋白粉,也仅仅是好的食品而不会具有保健功能,不会比牛奶、鸡蛋多出一些神奇之处。这些蛋白粉,价格很高、包装精美,除非钱太多需要显示消费层次,否则实在是没有必要去赶这个时髦。

苹果真的可以xx吗

2009年3月1日的《新京报·新知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苹果可xx,苹果可救命》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康奈尔大学一位教授最近发表的动物实验,证明“苹果可xx”,{zh1}认为“苹果和苹果皮将会真正成为挽救人性命的宝贝”。客观地说,那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专业期刊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结论”向公众推荐就非常草率,甚至很容易误导他们。

首先,这只是一项动物实验。在食品领域,如果动物实验证明一种成分能够致癌,那么就足以判处这种成分“死刑”。但是要证明一种食物成分有助健康,动物实验只是非常初步的结论。要想把它作为一个结论向公众推荐,至少还需要临床试验和统计数据,得出吃多少的量能有多大的效果,以及这个量对于人体健康有没有别的负面作用等等。许多食品成分的研究进行了几十年,类似这样在动物身上有效的结果比比皆是,甚至临床试验的结果也不少,但是依然不能得到学术界以及主管部门的认可。2001年,欧洲有个公司生产了一种叫做“REDNOSE”的饮料。那种饮料的主要成分是葛根和菊花,作用是解酒,他们申请在美国上市的产品包装上印上解酒功能的标注。这项“功能”的证据一是类似的东西被中国人用来解酒有很悠久的历史,二是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发表的一些相关的实验结果,甚至还提

       关于微波炉的那些传言

  在所有的家用电器中,人们疑虑最多的大概是微波炉。“微波”、“辐射”这样的词总能引起许多人的恐慌,关于微波炉的“可怕”传说也就往往得到格外的xx。在这个“闻癌色变”的年代,“微波炉加热产生致癌物”更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成为广泛接受的“信念”。本文从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入手,来介绍微波炉的特点,并解析关于微波炉的一些传言。

  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

  让我们从水说起。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很强,所以水分子中的电子比较集中在氧原子那一端,相应的氢原子那端就少一些。整体来看,水分子的一端带着正电,另一端带着负电。在化学上,这样的分子被叫做极性分子。

  在通常的水里,水分子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的,正电、负电冲哪个方向的都有。当水处在电场中的时候,正电的那头就会转向电场的负极,而带负电那头会转向电场的正极——所谓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

  如果是一个静止的电场,水分子们排好队也就安静下来了。如果电场在不停地转,那么水分子就会跟着转,试图和电场保持一顺儿的队形。如果电场转得很快,那么水分子们也就转得很快——摩擦生热,水的温度就升高了。

  电磁波就相当于这样一种旋转的电场。用在微波炉上的电磁波每秒钟要转二十几亿圈,水分子们以这样的速度跟着转,自然也就“浑身发热”,温度在短时间内就急剧升高了。一旦微波停止,旋转电场消失,水分子们也就安静下来,它们的世界也恢复清净了。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被微波改变。

  不仅是水,其他极性分子也都可以被微波加热。通常的食物中都含有水和其他极性分子,所以在微波的作用下可以被迅速加热。而非极性的分子,比如空气,以及某些容器,就不会被加热。我们平常热完食物后觉得容器也热了,往往是被高温的食物给“烫”热的。

  微波加热,致癌吗

  因为微波是一种辐射,所以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会致癌。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其实,这里所说的“辐射”,只是指微波的能量可以发射出去,跟X光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是不一样的。X光虽然也是电磁波,但是其频率比微波高得太多,因而能量也高,而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会放射出粒子,所以它们能让生物体产生癌变。

  微波不会致癌,也不会让食物产生致癌物质。甚至,它还有助于避免致癌物的产生。对于鱼、肉等食物来说,传统的加热方式,尤其是烧、烤、炸等容易导致肉变焦,从而产生一些致癌物。2004年发表的一篇科学综述介绍了这类致癌物的产生以及致癌性,{zh1}指出:用微波炉加热可以有效降低这类致癌物的产生。

  微波炉,安全吗

  太阳光是比微波更高能的电磁波。太阳光,安全吗?

  微波的安全性跟太阳光一样——是否伤害人体取决于能量的强弱。和煦的阳光让人舒爽,烈日暴晒则可以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微波也是如此——既然能够加热食物,自然也能加热人体。问题的关键在于:到达人体的微波还有多少能量?

  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找到了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最小微波功率。完好的微波炉,泄漏的微波功率距离伤害人体的强度还很遥远——美国的规定是,在距离微波炉大约5厘米的地方,每平方厘米的功率不超过5毫瓦;而我国的标准更加严格,是1毫瓦。而且,微波的能量是按照距离的平方减弱的。也就是说,如果5厘米处是1毫瓦,50厘米处就降低到了1%毫瓦,更是“人畜无害”了。

  所以,只要是合格的微波炉产品,使用中没有被损坏,就不会泄漏出能够伤害人体的微波来。

  微波炉使用中的另一个安全疑虑是塑料容器释放的有害物质。的确,有些塑料在受热的时候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有害的成分来。FDA测定了各种塑料容器在正常的微波炉中加热时可能释放到食物中的有害物质的量,要求这个量低于动物实验确定的有害剂量的1%甚至1%。,才可以标注为“可微波加热”。所以,那些合格的“可微波加热”的塑料容器是相当安全的。当然,如果还是不放心,或者不相信厂家的标注名副其实,使用陶瓷或者玻璃容器也就心安了。

  微波安全事故从何而来

  煎炒烹炸涮,这些传统的加热方式安不安全?至少,因为做饭,有人被xx了,有地方着火了……

  FDA(美国食品和xx管理局)说,他们接到了许多因为使用微波炉而“受伤”的报告。不过,这些“事故”都跟微波炉本身无关,而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以下是最常见的两类事故:

  液体过热。传统烧水的时候水会流动,到了沸点就“开”了。而微波加热时水不流动,只是温度升高,有可能超过了沸点还“不开”。但是这个时候的水温度已经非常高了,只要有一点儿扰动,就会猛烈沸腾。如果这个扰动是你去拿水的时候产生的,那么就会被烫得比被开水烫的还厉害。越干净的容器,越干净的水,就越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故。所以,为了安全,{zh0}不要“以身试法”。其他的液体,比如牛奶、汤等,因为其中有别的成分,不容易过热,但是长时间加热也很容易“暴沸”而冲出容器。并不是说不能用微波炉来加热这些食物,而是说要算好加热时间。

  鸡蛋爆炸。微波炉不能加热鸡蛋,大概是一个常识了。鸡蛋爆炸的原因有点类似于水的暴沸。鸡蛋内部过热,压力很大,一旦受到外界干扰,压力便会释放出来,于是鸡蛋就爆炸了。如果爆炸发生在鸡蛋进嘴的时候,大概就相当于在嘴里放鞭炮了。

  微波炉,能否替代传统加热

  微波炉非常方便快捷,但是对于烹饪而言,它有着先天的不足。所以,尽管出现了许多所谓的微波炉食谱,微波炉依然只是厨房的一个好帮手,而难以占据烹饪的主导地位。

  许多食物的风味是把食物加热到相当高的温度才产生的,比如爆炒、煎炸、烘烤等。在高温下,蛋白质与糖发生反应,碳水化合物变黄,一些香味物质分解出来……这些是美味的来源,也是通常所说的“火候”关键。这在传统的微波炉中是无法实现的。一些新开发的xx微波炉,增加了热量对流和红外加热的功能,也能够实现一些传统烹饪的需求,不过,价格自然也就很贵了。

  微波炉加热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快地把食物加热,所以擅长的是把已经做熟的食物很方便地再次变热。这样的加热一般不足以杀死xx,对于保存时间过长、有可能变坏的食物来说,微波炉加热就不能保障安全了。

  微波炉加热食物{zd0}的问题在于受热不均。微波炉不加热空气,直接加热食物,这是它的能源效率高的原因。但是它并不是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从内向外加热——它也是从外向里加热的。只不过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微波的穿透力强一些,能够直接加热到几厘米深的地方。而传统的加热是从表面逐渐向内,外层的温度永远比里面的高。因为微波能达到的地方升温很快,不能穿透的地方升温慢,所以内外的温度差别可能会非常大,这在化冻食物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液态的水在吸收微波能量上远远比冰要高效,所以外层{zx0}化开的部分进一步高效地加热,而内层只能依靠外面被加热部分的热量慢慢往里传。如果用微波炉的常规加热功能来化冻的话,可能外层的已经熟了但是里面的却还冰冻着。在多数的微波炉里,有专门的“化冻功能”——对传统的微波炉来说,实际上就是加热一下,停一下,让外层的热量有时间往里传。

  总的来说,关于微波炉“致癌”、“产生有害物质”的说法都是谣传。虽然微波炉很难帮助我们做出很美味的食物,但是它所带来的方便快捷,是它的巨大优势。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用微波炉来热菜热饭,要比电炉或者煤气灶安全多了。

  喝水也会得癌症吗

  每一次有什么关于癌症的说法,无论是吃什么会得癌症,还是吃什么可预xx症,都能吸引无数眼球。最近关于饮用水中的溴酸盐超标的话题无疑集成了热门话题的若干关键词——饮用水、癌症、行业黑幕、主管部门不作为等等,所以有文章惊呼“饮用水中的溴酸盐在慢慢xx”。那么,这个“溴酸盐”到底有多“毒”呢?

  自然的水中几乎没有溴酸盐,但是有一些以其他状态存在的溴元素。在现代饮用水处理中,通常要进行xx处理,让xx含量降到某个规定值以下。对于瓶装水来说,xx步骤就更为重要。试想,瓶装水可能存放很长时间才被消费,如果没有经过xx处理,时间一长,瓶装水就成了一瓶xx培养液了。多年来,人们用漂白粉xx。漂白粉含氯,其xx后的副产物也因此饱受质疑。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其他的xx方式,臭氧xx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臭氧是一种氧化性能极高的活性氧,xx效果很出色。但是,它也能够将水中的溴元素氧化成溴酸盐。这就是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来源。不难看出,饮用水中的溴酸盐,与水质(水中本来的溴含量)和处理过程(臭氧处理流程和用量)有关。水中的溴酸盐一旦产生,就很难除去。一般而言,臭氧处理的饮用水中的溴酸盐含量在每升几到几十微克的范围。

  溴酸盐对于人体是否有害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得到重视。不过,迄今为止,研究都是停留在动物实验的水平。美国环保局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总结,结论是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溴酸盐对于人体的危害,但是有很多证据证明其对于动物的危害。所以,美国环保局和世卫组织把溴酸盐放在“可能的致癌物”类别里,而不是在“致癌物”类别里。基于动物实验的结果,研究工作者推测了溴酸盐对人体可能的危害。不同的研究论文所推测出的数据不xx一样,一般结论是如果每天饮用两升溴酸盐浓度在每升10微克左右的水,几十年下来,得癌症的概率会高十万分之几。

  目前认为溴酸盐的作用跟总量有关,也就是说重要的是日积月累吃进了多少溴酸盐,而不是喝的那瓶水中含有多少溴酸盐(当然如果把溴酸盐当饮料喝了肯定有问题)。但是溴酸盐毕竟对于人体没有什么好处,按照食品管理的通常原则,如果没有好处,那么只要怀疑有害,就要求其浓度越低越好。世界卫生组织最初推荐的控制含量是每升25微克,坚持喝这个浓度的水,几十年之后罹患癌症的概率会比别人高万分之一。美国环保局要求的浓度是每升10微克,而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这个浓度在目前的饮用水处理中可以做到,检测手段也能够检测出来,于是把“推荐浓度”也降为了每升10微克。

  在饮用水的安全性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微生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在技术上不难做到,也不易带来其他后果。但是任何杀死微生物的方式,都可能带来其他的后果。2007年Mutation Research上刊登了一篇综述,总结了过去30年中各种饮用水xx方式所产生的副产物,总共有85种,其中有11种在美国被列为受控指标。其他的74种未被列为监控指标,并不是因为无害,而是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设定合理指标。

  换句话说,溴酸盐不过是饮用水中若干种可能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之一。因为目前没有发现它对于人体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们希望尽可能地降低它的含量。其实那些超过美国或者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几倍的含量,并不比质量不好的空气和许多传统食物中的致癌物给人体增加的癌症发生风险更高。出于减少一切健康风险的考虑,要求饮用水中尽可能降低溴酸盐含量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把风险大小简单化成“有”还是“没有”,并且用一些耸人听闻、悲天悯人的说法来吸引注意,只能是误导公众。



郑重声明:资讯 【吃的真相在线阅读吃的真相txt 吃的真相txt下载电子书_追热-互联网热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