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2010 年2 月20 日
当金融危机如海啸一般席卷全球,当一个个国际企业巨头在寒冬中倒下,山东章丘却有一家乡村企业凭借毫不起眼的玉米芯屹立不倒。
“走循环经济的路,我们就是要把玉米芯‘ 吃干榨净’”、“我们要让玉米芯的价格与玉米粒的价格持平,直接使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翻番”… … 危机过后,在圣泉集团董事长、总裁唐一林的脑海中,更大的理想已经浮现。
化危机:乡村企业除夕夜里加班忙
农历除夕夜,章丘刁镇的化工工业园中,圣泉集团的5 0 0 多名职工依旧忙碌在生产线上,他们大都是周围刁镇、水寨、新寨的村民,小孟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圣泉集团热电厂监控室的操作员,小孟肩负着当晚热电厂供暖供电的安全。
始建于1 9 7 9 年的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地2000 余亩,现有员工2 6 0 0 余人,是一家立足于玉米芯等植物秸秆综合利用深加工,专业生产各种生物质能源及生物质化工产品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
监控室外,圣泉集团2 0 0 9年新建成投产的生物秸秆发电机组嗡嗡作响。这台机组为整个圣泉集团及周边四家工厂企业源源不断地送去电和热。锅炉车间副主任李金桐此时正在这里巡检。
在这里,其他车间生产产生的废弃植物秸秆会得到再利用。“我们现在满负荷运转,可以看出整个集团都在满负荷运转。”李金桐说。
在总裁办,圣泉集团董事长、总裁唐一林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所有生产车间按正常排班坚持生产。
抗危机:大手笔背后的农民增收梦
2009 年度,圣泉的销售收入虽降了27% ,但利润增了10% ,非但没裁员降薪,还在原有2000 余名员工基础上,新招聘超过5 0 0名员工,同时还把职工整体工资水平提高了15%。
在唐一林看来,危机既是挑战,又是良机。“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目标,更是圣泉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唐一林告诉记者。实际上,早在危机爆发前,唐一林就已开始把圣泉引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来。从生产原料来源于并不起眼的玉米芯,到秸秆制乙醇而无需耗费大量粮食,再到生产废渣用于电厂发电而无需消耗大量电煤… … 在这家农民企业家主导的民营企业中,处处体现的都是循环、绿色、低碳的先进理念。
2 0 0 9 年,秸秆热电厂二期、5 万吨甲醛、电子树脂扩大、发热保温材料、唐和唐复合糖五大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以玉米芯为切入点,圣泉以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迈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大步。“一些项目究竟是上还是不上,我们也曾犹豫过。”泉集团总裁办主任王洪勤说,“{zh1},唐总拍板上马了这些项目。他告诉我们‘ 中国经济一定会复苏。复苏之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就是新的发展方向’。”事实证明,唐一林和他的圣泉团队做出了正确决策。
唐一林向记者透露,在2010年,还将有10 个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建项目同时在圣泉全面开工建设。
如今,圣泉已将一条初具规模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呈现在人们眼前:从玉米芯等原料中提取糠醛作为工业原料,再利用糠醛制成呋喃树脂、呋喃衍生物、聚四氢呋喃等铸造业所需产品,并进一步制造出各种铸造用材料;除生产糠醛外,玉米芯中极其珍贵的L -阿拉伯糖也被提取出来,作为保健品销售;待糠醛和L - 阿拉伯糖均被提取完成后,玉米芯废渣就作为主要燃料,用于自备热电厂的发电供热;而发电供热后玉米芯燃烧剩下的废渣将作为肥料,最终“ 反哺”农田。
“ 对于玉米芯的研究和利用,我们{jd1}是国内xxxx的。”唐一林,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玉米芯的利用价值,让玉米芯达到玉米粒的价格,这样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直接翻番。”
后危机:山东隆起农业产业化高地
让山东农民收入翻番并不是圣泉和唐一林一个人的梦。登海种业、西王集团、寿光蔬菜、诸城外贸、保龄宝生物……在李登海、王勇、王乐义、刘宗利、王金友以及唐一林等一大批农民企业家的努力下,从胶东至鲁中,一个个农业产业化高地开始在齐鲁大地上隆起。
作为在全国最早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之一,自1 9 9 2 年以来,山东就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并以此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国际化。2 0 0 9 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后,各个农业产业化xxxx面对不利影响,在政府及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一面稳外需、扩内需,一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保增长促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2 0 0 9 年山东全省农业增加值3 130 亿元,比上年增长3 . 8 % 。全省规模以上xxxx达到7 0 0 0 多家,较上年增加7 0 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8 6 0 0 亿元,增长3 . 6 % 。全年实现农产品出口9 7 . 7 亿元,同比减少2 . 1 % ,但减幅比全省整体出口低1 2 . 6个百分点,比全国农产品出口减幅低0 . 4 个百分点。省农业厅厅长战树毅表示,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冲击,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出口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唐一林看来,2 0 1 0 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唐一林和他的圣泉团队已经制定了2 0 1 0年4 0 亿元的销售目标。与此同时,李登海、王勇、王乐义、刘宗利、王金友… … 危机过后,他们和他们的企业仍将继续在2 0 1 0年为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而努力。
《经济导报》:济南圣泉的功能糖之谜
地址:
◆导报记者 周晓艳 章丘报道
近日,一条关于“济南圣泉集团投产功能糖”的消息在山东功能糖行业掀起不小波澜。与“中国功能糖基地”德州禹城生产低聚异麦芽糖 (功能糖最常见种类)不同,圣泉集团是利用玉米皮、果皮等生产一种稀有功能糖——L-阿拉伯糖。
20日,禹城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李女士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龄宝公司曾于2008年研制过L-阿拉伯糖,但终因技术原因放弃,在国内这项技术并不成熟。同时,对于济南圣泉自称“全球{zd0}功能糖基地”的说法,禹城的同行也不认同。
作为蔗糖等普通糖的替代品,功能糖尤其是低聚异麦芽糖生产工艺较简单,成品价格也易被接受,被当做添加剂越来越多运用于许多需要甜味却又必须无糖的食品。
保龄宝是国内xx实现低聚异麦芽糖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和当地的“福田”、“龙力”一起成为行业xxx。不过,李女士告诉记者,功能糖这块蛋糕还没有被瓜分干净,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功能糖的认识和认可,国内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或许就是圣泉集团大动作涉足功能糖领域的主要原因。
关于李女士“国内L-阿拉伯糖生产技术并不成熟”的说法,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朱庆虎接受记者采访时予以否认。他同时表示,“全球{zd0}功能糖基地”的称号也并非哗众取宠,圣泉集团具有全球{zd0}的生产能力,但受制于尚显狭窄的消费市场。
据了解,L-阿拉伯糖在日本和欧美的市场销售价为每吨10万美元-12万美元,朱庆虎说,“如果蔗糖销售价为2元/斤,一旦加入3%的L-阿拉伯糖,价格会升至200元/斤。”
对于怎样突破价格坎这个问题,圣泉集团已初步定下方案:“从培育xx市场开始,形成良好口碑后,逐渐扩大销售范围,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最终使L-阿拉伯糖像蔗糖一样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