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谈新浪多年发展:缺少灵魂缺乏创新- 产业资讯·ChinaVenture投资 ...

  自2001年“六月xx”离开新浪CEO职位后,王志东很快创立了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在协同软件领域已耕耘了8年多。曾被很多人认为有些“悲情色彩”的他,如今对于那段历史有着与外界不同的解读

  当新浪终于借由MBO完成了股权结构的稳定,当新浪仍然没能在媒体相关的业务之外取得突破,熟悉这家门户网站10多年发展历史的人们在议论感慨之余,都会提到“王志东”这个名字。或许很多年轻人已不再知道王志东是谁,但如果回到10年前的{dy}轮互联网高峰期,他是能够激动众多创业者的英雄和符号。

  自2001年“六月xx”离开新浪CEO职位后,王志东很快创立了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在协同软件领域已耕耘了8年多。曾被很多人认为有些“悲情色彩”的他,如今对于那段历史有着与外界不同的解读:“新浪对我是一段很好的经历,我带领公司完成融资,在业内{lx1},又顺利上市。”

  如果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在中关村做“小倒爷”时算起,王志东创业已超过20年,他自认已经实现了两个大梦想:早年在新天地开发“中文之星”实现了工程师的梦想,做出来的产品可以有很多人用;创立新浪则是把硅谷的创业模式引入了中国,找VC融资,创造阳光财富。“对每个人来说,一生能实现一个梦想就很好了,我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新浪给了我成就感”

  《创业邦》:现在回头再去看新浪的那段岁月,您有什么感受?

  王志东:我比较崇尚硅谷那种追随着伟大的理想不断实践,然后创造伟大商业成就的过程,我也崇尚阳光财富,这样创业的结果往往能名利双收,但当时中国没什么人相信。在新天地时我受了很大的打击,人家都说我是“工程师的脑袋”,我就赌气,不相信硅谷模式在中国做不起来。创办四通利方(新浪前身)的目标就是5年以后在海外上市,我xx按照自己的设想来经营这家公司。在新浪2000年上市那一刻,我实现了梦想,xx了承诺。

  在新天地时,我实现了工程师的梦想,做出的产品有很多人用,直到2000以后还有人在用Richwin.而对于新浪,我的梦想就是要把硅谷模式引入到中国。上市后,我对所有人都有了交待,不管是员工、股东还是用户、合作伙伴,这是个很xx的过程。同时新浪的成功给整个产业带来很大的贡献,我们做了一个成熟的案例给大家看,如今这些创业公司,绝大部分都是按硅谷模式来走的。中国的互联网是惟一在短短几年之内xx靠民间力量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产业,而且能把外国兵团打得一塌糊涂,参与其中我很有成就感。

  《创业邦》:如果再总结离开新浪的原因,您会有哪些思考?

  王志东:外界有很多人说我不断融资、股权稀释太快,从而导致控制器旁落,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四通占大股东地位,我个人的持股比例较小,单纯从股权上来说我很难控制新浪。关键的是,我认为四通利方正是因为引入了VC,才能顺利地发展。四通曾经投资了很多公司,现在能说得上来的有哪家?全都做得不好。如果当时不引入VC,我们有一万个理由死掉。

  新浪内部和外部的人际关系极其复杂,我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复杂性,也比较大意,或者说有点不耐烦了。在我当时的意识里,已经对新浪做出了转型决定,如果转型成功我就继续干,不成功我就慢慢走,但是没想到他们想让我赶紧走。没有按照自己安排的方式离开,对我来说是一次意外,但{jd1}不是失败。新浪上市后已经变得比较安全,在我走后新浪还能够继续发展,这对我来说是挺开心的事,证明我打下的基础好。

  “新浪缺少灵魂”

  《创业邦》:您对新浪现在的发展怎么看?

  王志东:很多事情没法说“如果”,但至少到今天为止,新浪{dy}门户的概念还存在,而且围绕新闻品牌和现有用户群发展的几个产品还比较成功,比如博客和去年推出的微博。当然,其他方面的机会新浪基本全都失去了,比如说游戏、搜索、邮箱服务、电子商务等,新浪涉及过很多领域,但都没有做起来。我觉得比较可惜,有坐吃山空的感觉。

  《创业邦》:您觉得导致新浪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王志东:缺少灵魂。有媒体经常批评个人英雄主义,其实在美国这样现代管理最完善、最成熟的地方,个人英雄主义也非常突出,成功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有一个{lx}人物,一个符号,你从这个人身上就能看出公司的文化、理想和状态,比如盖茨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企业必须有灵魂,这位精神{lx}能够真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持下来。

  新浪这么多年来主要的管理层基本还是原来的人,就是底下的人一层层往上升。这当然能让老员工看到升迁的希望,但是新鲜血液不足,相对来说缺乏创新。

  “我觉得自己很像石破天”

  《创业邦》:您对现在中国互联网整体的创新有何评价?如何看待普遍存在的“山寨化”现象?

  王志东:互联网本来是{zj1}创新意识的领域,但是我们在谈创新时,不能够排斥学习、模仿、引进,甚至拿来主义。我经常说一个好的企业可能就是99%的模仿加上1%的创新,这么说可能有些极端,底线是80%的模仿加20%的创新。如果一味只追求创新,就像以前科研机构做的事情,{zh1}做不成产品。吸收前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创新,成功的把握比较大。

  模仿和学习有两个前提:一是要合法,现在有些“山寨”产品越过这个底线了,二是从大的产业发展上尽量要保持良性竞争。美国同质化的东西很少,虽然不断有人挑战Google,但都是有一种新的思路,而国内现在有个不好的习惯,从VC开始都喜欢搞“山寨”,国外出了新的东西就马上抄袭过来,甚至国内的公司都互相抄袭,{zh1}谁都不敢创新,长期如此对行业发展很不利。

  《创业邦》:您在中关村创业近20年,是知名的程序员,您怎么看技术人员创业?

  王志东:我有时开玩笑说,我还真不是技术出身,因为读大三时就在中关村站柜台做“小倒爷”,毕业后分配到一家乳制品厂,后来一直混在中关村,因为帮客户修改了方正的照排系统,{zh1}被王选发现,才招进方正开始做技术。很多程序员都说以我为榜样,觉得自己可以做管理、做销售,但我算是比较特殊,很早就有过市场销售的训练。

  人的很多变化其实是被环境逼迫的,能不能进化,要看“基因变异”能力,就是学习和适应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得有贵人相助。我这两天在让儿子看《侠客行》,里面石破天的成长道路是我比较欣赏的,或者说我觉得自己跟他很像。他一开始没什么野心,心地善良,挺爱玩,机缘巧合得到了各个大师的帮助,{zh1}成为大侠。他能够虚心向各个门派汲取营养,{zh1}融会贯通,用的是潜意识的方式。这是一种{zgj}的能力,因为只要是符合逻辑的东西,都可以用软件来实现,不需要人去做判断。为什么需要创业者和企业家?就是因为很多商业判断是没有逻辑的,必须用直觉。而创业最关键的是靠自己的悟性,然后是机会。

               
郑重声明:资讯 【王志东谈新浪多年发展:缺少灵魂缺乏创新- 产业资讯·ChinaVenture投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