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产业规模经营- 杨明文- 职业日志- 价值 ...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   促进产业规模经营

——米箩乡引进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xx桃产业的思考

/张有德

 

水城县猴场乡的xx桃,从四川省引进后,经过培育,市场价到了181斤,比原产地高3倍,200711月,水城县的xx桃,与北京一家公司签约,作为六盘水市{wy}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果,开发xx桃产业已成为水城县有条件种植xx桃的乡的一个热门产业,为此,水城县规划以猴场乡为依托,在猴场、发耳、米箩、鸡场等乡种植xx桃20000亩。猴场、发耳、米箩、鸡场等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农户一家一户种植等方式发展xx桃产业。

水城县米箩乡依据“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土地流转原则,通过大胆实践,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方式促进土地流转2500亩,引进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xx桃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土地流转促产业规模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途径。

一、基地建设情况

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米箩乡于200612月达成协议,该公司与农户按“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模式合作开发xx桃产业,该公司计划到2010年用5年的时间计划投资1.6亿元建成1万亩米箩乡,以此基地为依托,形成xx桃深加工、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即农户以每年每亩400元的价格入股。在未产生效益、产生效益后受灾或受市场影响时,公司按此标准向农户xx租金,产生效益后,公司按73的比例给农户分成,分成利润不低于400元。同时,农户还可在公司打工,涉及入股土地的农户每年从公司得到的劳务收入在100万元以上。

目前,该公司已投资1500万元,完成了{dy}期建设xx桃基地2500亩的任务,xx桃基地涉及1053户的土地,其中马安组的245亩农用地中,就有235亩参与了xx桃基地。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农业企业。为推进xx桃产业的发展,米箩乡多次向县政府上报有关xx桃产业的规划和产业布局,受到县政府的重视和认可。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携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米箩乡实地调研,提出米箩乡做大做强xx桃产业的具体思路,并承诺给予一些项目支持作为优惠条件,一是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来修沟、修路及水渠;二是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xx桃基地;三是米箩乡政府和村负责土地的流转及协调;四是公司负责园区规划、技术开发等。该项目最终得到了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支持和重视,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到米箩乡有条件种植xx桃的倮么等村进行实地考察,米箩乡政府领导与公司领导到xx桃产地四川省考察,从四川省请xx桃专家到米箩乡实地论证,该公司终于同意在米箩乡倮么村建设xx桃基地,于200612月份与米箩乡倮么村达成了意向性的协议。

(二)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减少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矛盾纠纷。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米箩乡倮么村本着实现业主、农户和米箩乡村共盈的目的, 决定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建设xx桃基地。“保底”保证了农户生活的{zd1}保障,“分红”使农户和公司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农户更加爱护公司,关心xx桃产业的发展。达成“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意向性的协后,米箩乡成立了以该乡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乡包村工作队、村组干部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组,专门负责本村xx桃基地的土地流转。

(三)深入基层,认真宣传动员。为了保证这次土地流转能顺利完成,在村与公司签订协议之前,米箩乡党政领导与村组干部多次开会讨论、统一思想,米箩乡村干部先后召开社员会议10次,帮助农民算好账,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宣传引进该公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增强发展意识,克服小农意识,xx疑虑。有些人家的土地全部在规划的基地内,加上公司的格式化操作会破坏户与户承包地的界限,农户疑虑多,米箩乡村干部一家一户做宣传动员工作,每召开一次会议都形成会议记录,通过多次做工作,最终使涉及到土地流转的群众都在会议记录上签字了。强有力的宣传帮助农民弄清了政策、掌握情况,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意义和作用的认识,xx他们的顾虑,树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的共识和内在动力,引导农民自愿流转承包土地。

(四)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在土地流转建设xx桃基地工作中。米箩乡统一制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按照“政府引导、农户流转、规范合同”的流转办法,把重点放在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流转双方责、权、利上。对单个农户之间零散土地的流转,按照双方意愿,当好参谋,作好指导,规范流转程序;对大面积土地的集中流转,坚持以农民自愿为首要原则,按照涉及农户的多少,分别召开所属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形成决议后再逐步实施。对积极性不高的农户,采取互换的方式,先以其他农户的土地与之互换,然后再参加流转,确保所有农户均达到满意。同时,组织农技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组,对流转土地进行等级测定,按常产和市场价格为农户与受让方或承租方提供流转参考价格,并坚持由农户直接与土地承租、承包人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所得直接归于农户。为保证土地合法流转,坚持对土地流转过程进行逐一审核,定期检查,凡发现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规的,一律予以制止,责令恢复原承包经营关系。通过引导,刺激了农民发展的积极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意识大力增强,推动了土地合理流转步伐。

(五)决策民主化、工作透明化。米箩乡在引进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xx桃产业的工作中, 充公尊重公司和农民意愿,针对农户土地流转中怕承担风险,公司担心地方的服务跟不上和农户不关心xx桃基地等实情。为了实现了业主、农户和米箩乡村共盈的目的, 双方认可“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方式发展xx桃产业。为了保证流转土地的面积能得到群众认可,由群众推选出代表与米箩乡村干部、公司员工一起负责土地丈量工作,每一块地丈量完后,农户要现场确认签字。待全部丈量完后,对每家的面积进行汇总,造成表册,进行公示七天,使土地流转更公开化、透明化。

(六)认真xx协议,增强农户对公司的信任。公司20071月底全部丈量完基地{dy}期开发的2500亩土地,并对每家的面积进行公示后,公司在米箩乡、村代表的监督下向农户逐家xx流转费。基地建设中修机耕道、平整土地、栽种及平时的管理工作所需的民工,公司按协议优先使用入股的农户,每一个民工每天的工资不少于30元,临时工当天xx,固定用工按月xx。

三、主要体会

(一)米箩乡引进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xx桃产业实现了业主、农户和米箩乡村共盈。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xx桃产业,按每年每亩400元的价格付农户租金,保底保证了农户生活的{zd1}保障,这样,基地入股的农户每年不用经营就有一定的收益,基本生活有保障,并且业主还向农户雇工经营,目前就有农民工100人,栽种、除草以及今后采摘,每天用工500人以上,增加了农户的务工收入,推动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作为业主,由于经营面积的增加,通过雇工经营,弥补自身劳动力的不足;作为米箩乡村,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业主、农户和集体共盈。“分红”使农民在二次分配中获取合理收益,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做强做大该产业,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有长远的推动作用。

(二)尊重农民意愿,把握政策原则。米箩乡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群众意愿,在促进土地流转中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引导、创新服务,牢牢把握政策原则。一是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户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意愿,充分体现有偿使用原则,不搞强迫命令等违反农民意愿的硬性流转。二是坚持“指导、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强对土地流转各个环节的管理指导,能给公司、农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规范、有序进行。

(三)米箩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模式打破了村界、组界、户界和地界,使土地更加集中,公司对土地进行了集中整治,不但新增有效耕种面积200余亩,还全部完成了农田基本设施配套建设,使原本较为贫瘠的涝洼地、岭地得到全面改造,而实行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步骤,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使以往由于缺乏资金、人力、技术、机械等原因导致大部分农田生产能力降低的状况得到有效,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效益。

() 米箩乡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方式促进土地流转引进贵州华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xx桃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户以土地入股,不参与投资、不参与管理,公司承担全部生产经营管理和投资,到基地生产见效后(最长不超5年)直接参与分红,按农户30%、公司70%的比例分配。农户的股份实行保底制,从建设之年起,基地未产生效益时,每亩土地公司付给农户400元,以保证农户的基本生活需要(按现价计算农户自种土地产生利润仅为200/年),见效益后计算的红利农户方低于400元的,按400/亩付农户,高于400/亩的按30%计算,上不封顶。公司用工优先安排参与合作的农户,并按劳付酬。如村民李朝俊一家19亩地入股,一年来不在土地上上投入一分钱,就能从得到7600元的纯收入,他本人在公司打工每月得工资1000多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地理条件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米箩乡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面积也较少,这种地理条件限制了特色农业的规模发展,即使发展,也只能是一些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力弱,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加上米箩乡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的成本高。

(二)土地集中成片流转难,业主开发难成规模。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土地分户经营的分散性、随意性与土地流转的计划性、规模性之间存在矛盾。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高,总认为流转后受益的是企业、政府和集体,没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入到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这个大局来认识,农户的积极性较差,业主在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一户或几户承包户没有谈妥,而使土地规模化流转难,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五、建议和意见

(一)提高认识,正确引导。米箩乡村干部要把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认识上来抓,在流转过程当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加强服务、管理和监督,农村土地流转一定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运作。

(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为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必须做到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大胆探索,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地方可率先尝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待取得经验后因地制宜推广,尽力做到敢闯不鲁莽、能干有智慧、会改有办法。县级相关部门和乡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职能,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支持、扶持办法,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做大做强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突出规模效益关健是解决土地难以集中成片流转的问题。xx桃作为水城县的特色产业,家庭式的经营根本不能抵御市场风险,土地分户经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发展。为解决传统xx桃种植规模小、水平低、效益差的问题,要引导和支持企业拓展经营范围,壮大实力,要对流转的土地统一管理,着力解决好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免除一切影响企业做大做强的后顾之忧。县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农发资金和退耕还林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等资金应打捆集中投入规划的主导产业项目和规模经营项目,区域重点扶持优势主导产业规模经营,推动公共财政支农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整合,集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

(四)优化基础设施条件。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项基本原则合开发等应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紧密结合。县级有关部门与米箩乡要进一步加大水利、交通、能源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已形成规模经营的xx桃基地,要优先立项,不断改善和优化基础设施条件。

(作者单位:中共水城县委政策研究室)

 

郑重声明:资讯 【【调研】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产业规模经营- 杨明文- 职业日志- 价值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