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xx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医药商业巨头重金投建物流中心,争夺配送权,并借机整合区域性中小批发商。行业集中度提升后,医药商业将告别微利时代。
医改大幕徐徐拉开,作为其中关键戏份的基本xx制度改革条款已先行亮相。2009年8月18日下发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xx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xx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xx并实现零差率销售。”随着2009年12月1日国家基本xx目录的正式实施和各省地方增补版的陆续出台,社会各界关于新医改对医药生产、流通领域影响的讨论日趋热烈。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谁能中标基本xx在各省的配送权,谁就能提高在当地市场的份额,成为新医改的直接受益者。政策领航之下,医药商业新一轮洗牌无可避免。
配送权之争
根据新医改的指导精神,政府扶持医药商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意图非常明显。以省为单位进行公开采购、统一配送的政策对那些拥有先进物流能力、销售规模较大、具有基层医疗机构销售网络的商业企业是一大利好。医药商业企业对配送权的争夺战明显升温。
政策甫出,国内{zd0}的医药商业企业国药集团即投入巨资在中部数省建立物流中心,以抢夺潜力巨大的中部市场。2009年8月29日,意见下发10天后,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在武汉光谷生物城开工兴建,投资额将达1.5亿元;一个月之后,其又在湖南长沙兴建国药控股长沙物流中心,计划分两期投资1.5亿元,预计满足未来年销售规模100亿元的需要。在安徽合肥,国药集团已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正式入园和总投入1.2亿元的现代医xx流基地项目建设协议书,项目全部到产后预计可形成30-50亿元的销售规模。
另一巨头上药集团同样加快了跑马圈地,以上海为大本营,将触角延伸至长三角地区。2009年12月8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现金出资765万元与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苏州上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上医持51%股权。目前全国排名第三的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集团,也于2009年12月18日宣布斥资3亿元在上海投建物流中心,预计将于2011年完工,建成后可支持年销售额100亿元。
无利而不往,资本觊觎的是基本xx制度实施后可预期的流通市场大蛋糕。国药等巨头投建物流中心的大动作不仅在于仓储物流本身回报丰厚,更能借物流中心奠定区域竞争力,同时整合当地具有销售网络优势的中小批发商,获取规模效应实现外延式增长,在医改背景下完成行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扭转现行机制下医药商业的不利局面。
整合趋势日盛
目前我国医药商业呈现出行业集中度低和利润率低的特征,通过GSP认证的医药批发企业近1.7万家,零售企业约12万家。2008年,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经过近几年的爬升,目前约占市场总额的23%,前20强医药商企的销售总额为2025亿元,占市场总销售额的43%左右。相比之下,美国的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则已减少到70多家,1995-2005年的10年间,药品商业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2%,而前三大医药流通企业增长率为行业水平的两倍多,销售增长年均25%,前三强的市场份额由31%扩大至96%,行业在市场化中走向集中,呈现寡头竞争的业态。
新医改实施后,“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政策将提升医药商业领域的集中度,改变现有流通领域格局。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目前的3倍,超过1.2万亿元,而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将从目前的30%上升到70%。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表示,各级医疗机构在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和配送招标时,对配送商的信息管理、现代物流能力等软硬件的要求将大大提高,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将被大型现代商业企业收购,2010年医药商业集中度提高将成必然。再加上多数中小批发企业面临转型的处境,整合成本处于历史低位,这些都为有扩大规模内在动力且具备融资条件的商企带来整合机遇。
融资渠道顺畅的大型流通商仍将是此轮整合的主角。国药集团在2008年即完成了对新疆药业集团、郑州九瑞等区域性龙头的收购,而上海医药也在2009年12月以现金出资1801.34万元收购商丘新先锋40%股权,并增资1125.84万元,持股比例增至52%,两项投资总计现金出资2927.81万元,此举直接为其顺利开拓河南市场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占据地方销售网络优势的中小批发商,也在积极谋求转型。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2010申万策略年会上提到,目前,中小批发商主动接洽商业巨头,往地区支线配送商转型渐成趋势;还有些中小批发商则联合零售终端药房,组成联盟抱团取暖。以2009年11月底药品交易会上成立的蓝海A联盟为例,由来自四川、广西、湖北等20个省份的医药批发商联合PTO药店联盟组成,以此强化供应链和零售终端的关系,试图在此轮商业整合中胜出。
利润水平进入上升通道
一直以来,药价虚高备受社会民众所苛责,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财政对医院的投入不足,允许医院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5%,以药养医,另一方面则主要来自于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在公众眼中,正是流通环节造成了药价的居高不下,医药流通企业应属暴利行业。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医药商业长期处于微利时代,即使是具有规模优势、对上游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国药集团,从其上市公司国药股份(600511)近年的财务报表中也可以看出,商业板块所创造的利润率远低于制药工业。
行业分散及产业链中的不利地位直接损害了医药商业的利润水平。医药商业在产业链中承接药品的配送,同时承担从终端医院、药店到上游制药企业的货款回流。由于行业集中度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医药流通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进入终端市场需付出各种隐性费用,而垫付给上游的大量资金导致财务费用走高。
此外,在国外的成熟市场,通常药品流通只经过2-3个环节;而在我国,从药厂到终端消费者,往往有5-7个流通环节,流通费用率始终处于高位。美国医药批发商的销售利润率为1.5%,其流通费用率仅为2.9%。在我国,在2005年医药商业行业低点时,全国17个省市的医药分销商出现汇总性亏损,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66%,费用率为7.53%,近两年略有起色,2008年全国医药商业平均利润率为1.18%,毛利率达到7.07%,但仍无法与制药行业相比。
新医改实施后,在省级层面上,配送渠道的垄断地位将增强流通领域在产销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医药商业的盈利水平存在改善空间。首先,随着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流通企业的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随着规模递增将会逐步呈现,从统计资料中也可看出,2008年前20强的医药商业企业的销售额为2025亿元,市场份额为43%,而利润额占比却占整个行业利润总额的63%,前20强的平均利润率为1.58%,高出1.18%的行业平均水平,若扣除这20强的利润额,剩余商企的利润率仅剩0.88%。其次,流通企业受上游制药企业和终端医院、药房两头挤压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有望大幅降低财务费用,“统一配送”政策会否在医药流通行业中催生出类似苏宁、国美模式的企业,还有待后续观察。{zh1},流通企业在强化对渠道的控制后,在物流中心和信息设施支撑下,还可以根据终端市场的反馈,成为信息终端以及信息加工商,由此带来服务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