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孔盘转式压砖机

用于型号YZP120-16型盘转式压砖机(以下简称压砖机)的制造。该机用于生产建筑

灰砂砖、石粉砖、矿渣砖、炉渣砖。

1 结构型式及基本参数

1.1 结构型式及基本参数

l.1.1 结构型式是盘转式,压制机构构为曲柄连杆机构。压制方式是半干法单面一次压制成型。其

型号如下:

Y Z P 120 – 16

┬ ┬ ┬ ┬ ┬

│ │ │ │ │

│ │ │ │ └─ 孔数

│ │ │ └─────公称压制力

│ │ └──────────盘转式

│ └─────────────砖

└──────────────────压

1.2 基本参数

?

基本参数 单 位 指 标

生产能力 块/时 ≥3000

计算压力 kgf/cm[2] ≥200

公称压制力 tf 120

压制砖坯尺寸(长×宽×高) mm 240×115×53

电动机总功率 KW ≤32

总重量 Kg ≤25000

?

2 技术要求

2.1 基本技术要求

?

2.1.1 压砖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2.1.2 本标准末规定的技术要求,暂按重型机械标准通用技术条件制造。

2.1.3 零件材料应符合图样中所规定的材料牌号,其材质应符合格应的现行国标、部标

(专业标准)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2.1.4 灰铸铁件应符合GB976-67《灰铸铁件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球墨铸铁件应

符GBI348-78《球墨铸铁件》的规定。踌铁件、球墨铸铁件缺陷修补应符合GJ35-73《铸件

缺陷修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2.l.5 铸钢件应符合GB979-67《碳素钢铸件分类及技术条件》的规定。铸钢件缺陷焊补

应符合Q/JCJ03-82《碳系钢、低合金钢铸件缺陷焊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铸件须经

热处理xx内应力。

2.1.6 45号锻钢应符合GB699-65《优质碳素结构纲钢号和一般技术要求》的规定。锻件

暂按Q/ZB7l-73《锻件通用技术条件》Ⅳ级的规定。

2.1.7 金属焊接件应符合Q/JCJ05-82《钢制建材机械焊接技术规程》的规定。

2.1.8 图样上末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79《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

差》的规定。机械加工尺寸按1T14,非机械加工尺寸按lT16要求制造。加工表面的圆度和

圆柱度为尺寸公差之半。

2.1.9 易损件及备用件的相应配合尺寸应做到互换。

2.2 主要零件技术要求

2.2.1 底座

2.2.1.l 材料不低于HT20-40,

2.2.1.2 装配缸套和偏心轴的孔加工表面不允许有影响机械强度和使用质量的铸造缺陷,

不允许修补。

2.2.1.3 两根小立轴轴线对大立轴轴线平行度不大干0.20mm。三根轴线对合箱平面垂直

度不大于0·30mm。

2.2.1.4 中途轴、偏心轴孔的轴线对曲轴孔轴线平行度不大于0.20mm。

2.2.1.5 中速轴孔、曲轴孔对合箱平面的位置度不大于0.10mm。二轴线对合箱平面的平

行度不大于0.20mm。二轴线中心距偏差不大于士0.20mm。

2.2.l.6 装配缸套孔的轴线对大立轴轴线平行度不大于0.12mm。

2.2.1.7 装配曲轴的两个孔的同轴度不大于0.03mm。

2.2.2 中箱

2.2.2.l 材料不低于HT20-40。

2.2.2.2 高速轴孔轴线对合箱平面的位置度不大于0.10mm。

2.2.2.3 高速轴两个孔、中速轴两个孔同轴度不大于0.03mm。

2.2.2.4 高速轴孔和中速轴孔中心距偏差不大于±0.16mm。

2.2.2.5 上下合箱平面平行度不大于0.20mm。

2.2.2.6 高速轴孔对中速轴孔轴线的平行度不大于0.20mm。

2.2.3 上箱

2.2.3.1 材料不低于HT20-40。

2.2.3.2 高速轴孔轴纸对合箱平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20mm。

2.2.3.3 上平面对合箱平面的平门隆不大于0.15mm。

2.2.4 转盘

2.2.4.1 材料不低不于QT50-5。

2.2.4.2 十六个模孔加工表面、装钢球表面不允许有影响机械强度和使用质量的铸造

缺陷,不允许修补。装钢球表面热处理硬度不低于HRC45 ̄50。

2.2.4.3 转盘。上平面对下支承平面平行度不大于0.20mm。上、下平面对立轴孔轴

线垂直度在100mm内不大于0.0l5mm。

2.2.4.4 每个模孔相邻两个加工表面垂直度不大于0.08mm。全部模孔加工表面对转盘。

上平面垂直度不大于0.12mm。

2.2.4.5 相邻两个模孔中心线夹角误差不大于±2[′]。模孔宽度对模孔中心线对称度不

大于0·05mm。

2.2.4.6 固定撞板槽按给定位置应八等分,相邻两个固定撞板踏之间夹角误差不大于±2[′]

斜面热处理硬度不低于HRC45-50。

2.2.4.7 转盘上平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08mm。

2.2.4.8 固定盘面用的28-M20螺孔位置应保证盘面装配的互换性。

2.2.5 压杆

2.2.5.1 材料不低于ZG35。

2.2.5.2 装配连杆的轴孔及半瓦孔、装配顶塞杆的下轴孔及瓦孔的轴线对偏心轴孔轴

线平行度不大于0.05mm。对压杆纵向中心线垂直度不大于0.08mm。

2.2.6 连杆

2.2.6.1 材科不低于ZG45。

2.2.6.2 装配压杆的两轴颈同轴度不大于0.05mm。轴颈对装配曲轴颈孔的端面垂直度

不大于0.05mm。

2.2.6.3 装配压杆的轴颈对装配曲轴颈的孔轴线平行度不大于0.08mm。

2.2.6.4 装配压杆的轴颈对连杆的中心线对称度不大于0.05mm。

2.2.6.5 装配曲轴颈孔对该孔的端端面垂直度不大于0.06mm。

2.2.6.6 装配曲轴颈孔的端面对连杆的中心线对称度不大于0.05mm。

2.2.7 活塞

2.2.7.l 材料不低于HT20-40。

2.2.7.2 活塞轴线对活塞顶面垂直度不大于0.08mm。

2.2.7.3 活塞外径的圆度、圆柱度不大于0.018mm。活塞外径圆跳动不大于0.04mm。

2.2.7.4 装配顶塞杆上轴孔的轴线对活塞顶面平行度不大于0.08mm。对上瓦孔的同轴

度不大于0.04mm。

2.2.8 曲轴

2.2.8.l 材料不低于45锻钢,并进行调质处理HB=228 ̄250。

2.2.8.2 两支承轴颈对曲轴颈轴线平行度不大于0.06mm。

2.2.8.3 两支承轴颈的同轴度不大于0.03mm。

2.2.8.4 曲轴颈的圆度、圆柱度不大于0.02mm。表面光洁度不低于△7。

2.2.8.5 装配大齿轮体的轴颈对两支承轴颈的同轴度不大于0.03mm。

2.2.8.6 曲轴精加工后,不允许有裂纹、结疤、来渣和巢孔等缺陷,并进行磁力

探伤检查。曲轴的任何部位不允许有横向磁痕,曲轴颈、两支承轴颈从端面起6mm之内不

允许有任何磁痕。距油孔边5mm内不允许有任何磁痕,除上述圆角部位与油孔部位外,其

余全部轴颈表面磁痕总数不多于6条,每个轴颈上磁痕数不得多于2条,每条磁痕长度不

大于5mm,宽度不大于0.3mm,彼此间隔不小于15mm。磁粉痕迹与曲轴轴线所组成的夹角

不大于45°,弯曲形状的磁粉痕迹以曲线{zd0}的倾斜角测定之,探伤后应做退磁处理。

2.2.9 大齿轮体

2.2.9.1 材料不低于QT50-5。

2.2.9.2 偏心轴孔加工大面不允许有影响机械强度和使用质量的铸造缺陷,不允许

修补。

2.2.9.3 偏心轴孔对装配曲轴的孔的平行度不大于0.06mm。

2.2.9.4 装配大齿轮的外径对装配曲轴的孔同轴度不大于0.06mm。

2.2.9.5 装配大齿轮的轴向定位平面对装配曲轴的孔轴线垂直度不大于0.15mm。

2.2.9.6 装配大齿轮的12-M24螺孔对装配曲轴孔的位置度不大于0.25mm。

2.2.10 模板

2.2.10.1 模板表面硬度应均匀一致,硬度不低于HRC58,使用寿命不少于400小时。

2.3 装配要求

2.3.l 高速轴与中速轴上齿轮啮合齿侧间隙不大于0.26mm,接触斑点按齿长不少

于50%,按齿高不少于40%。

2.3.2 中速轴与曲轴上齿轮啮合齿侧间隙不大干0.42mm,接触斑点按齿长不少于50%,

按齿高不少于40%。

2.3.3 离台器开关滑套、内齿片、压力盘沿轴向应灵活移动,离合器内齿片、外齿片

接触面积不少于80%,离合器操纵机构应灵活可靠。

2.3.4 曲轴两支承轴颈、曲轴颈的上、下瓦与轴颈刮研而接触夹角在90 ̄120°范围内,

受内瓦接触斑点每25×25mm[2]不少于4点。

2.3.5 顶塞杆与上下瓦、偏心轴与轴瓦刮研后应接触良好,偏心轴应能灵活转动。

2.3.6 抱闸机构应大活可靠,保证转盘停在要求的位置。

2.3.7 轨道安装高度保证模子顶坯后模子顶面露出盘面0.5-1mm。

2.3.8 填料机构齿轮啮合齿侧间隙不大于0.21mm。接触斑点按齿长不少于60%,按齿高

不少干50%。料筒底平面与转盘面之间间隙不大于3mm。

2.3.9 模子与模孔之间间隙为0.5-0.85mm。模子人模孔内应保证互换。

2.3.10 回转机构上、下轴套与偏心轴球面刮研后,接触班点每25×25[2]mm不少于4点。

2.3.11 润滑系统工作应正常可靠,在每平方厘米15公斤的压力下,所有油管及接关处

不得漏油。油泵试验压力每平方厘米不小于100公斤。

2.3.12 回转机构自动卡,在空回行程时,越程距离不大于2mm。

2.4 外观质量要求

2.4.1 涂漆应符合图纸及涂漆工艺要求。暂按Q/ZB77-73《涂漆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执行。

2.4.2 电气线路、润滑系统外部管路应布置合理,不应有与其存在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发

生摩擦。

2.4.3 所有零件非加工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毛剌及明显的凸凹不平缺陷,所有加工表面无

损伤,锈蚀。

2.4.4 压砖机不允订装入图样上未规定的垫片及套等零件。

2.5 使用寿命要求

2.5.1 在用户遵守压砖机的使用、维护保养规则的条件下,压砖机到{dy}次大修的使用寿合

应不少于12500小时。

2.6 免费修理更换期限

2.6.1 在用户遵守压砖机运输、保管、安装、使用规则条件下,自发货日起一年半内或自使

用日起半年内、产品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为用户更换

和修理产品或零件(不包括易损件)。

3 试验方法、验收规则

3.l 验收规则

3.1.1 所有零件必须检验合格,外购件、协作件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言语件或经厂内进行检

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3.1.2 每台压砖机须经工厂质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

文件。

3.2 空运转验试

3.2.1 在制造厂进行空运转试验,连续空运转时间不少于2小时。

3.2.2 曲轴上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35℃,{zg}温度不超过70℃,高速轴、中速轴上滚动

轴承温升不超过40℃,{zg}温度不超过80℃。

3.2.3 填料机构的减速箱轴承温升不超过35℃,油温度{zg}不超过80℃。各密封处不允许

漏油。

3.2.4 油泵理论出油量不少于3.5cm[3]/min。油泵供油的17个润滑点,在工作过程中,

必须得到足够的润滑油。

3.2.5 高速轴、中速轴、曲轴上齿的传动噪声级不大于85dB(A)。噪声级的测定是将声

级计面向压砖机,距离按规定执行。

3.2.6 模子在模孔内应上下灵活移动,不应有不下模现象。

3.2.7 抱闸机构应灵活可靠,保证转盘停止在要求的位置。转盘回转时,闸块与转盘不应

发生不正常摩擦。

3.2.8 压砖机各工作机构,应相互协调,动作应平稳可靠。

3.2.9 电气系统工作应正常可靠,当意外消失的电压恢复时,电力驱动装置不应自行接通。

3.3 负荷试车

3.3.1 压砖机负荷试验前,在制造厂进行压坯运转,调整各机构装配位置。负荷试验可在

用户进行,连续运转不少于8小时。

3.3.2 砖坯的外观质量应符合JC153-75《蒸压灰砂砖》的规定。

3.3.3 压砖机在额定载荷下,离合器不应打滑,不准有烧损现象,安全销不应剪断。

3.3.4 电动机起动电流、工作电流不应超过规定值,温升不应超过GB755-81《电机基

本技术要求》的规定。

3.3.5 压制过程中,承压板与转盘上平面应平行,间隙应保持在0.5-1mm。

3.3.6 填料机构向转盘模孔内加料应均匀,模孔四角处不应右填料不均匀现象。

3.3.7 调料机构的手轮应转动灵活、轻便。

4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4.1 每台压砖机应在适当明显位置固定产品xx,xx的标记按JB8-64《产品标牌》的规定。

4.2 产品xx的内容: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及规格、主要技术性能、产品制造编号、制

造厂名称、出厂日期。

4.3 产品包装应符合JB2759-80《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4 压砖机运输标志应符合GB191-73《包装储运指示》的规定。

4.5 每台压砖机均应附带下列文件:装箱单、合格证明书、使用说明书及总图。上述文件

用塑料袋包装封口,固定在主要箱内,避免受潮、散失,也可直接发给用户。

4.6 压砖机必须妥善保管,保证零部件不锈蚀,放置超过六个月,必须抽查10%机件,

发现锈蚀现象,应将全部零部件清洗除锈,并重新涂防锈油漆和油脂。?

相关文字:? |? ? |? ? |? ? |? ? |?

还没有任何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十六孔盘转式压砖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