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钱包,手机支付
恒宝股份(002104):2010年或进入上升通道 ■天相投顾 公司2010年或进入业绩上升通道. (1)行业回暖.随着经济形势好转,运营商3G网络建设逐步成形,传统的xxx市 场和通信智能卡市场开始恢复.同时, 预计2010年3G用户将成倍增长,利润更高的3G 智能卡需求量会成倍增长, 同时基于手机支付等新业务的通信智能卡业务可能给公 司带来新的丰厚利润;(2)公司市场空间成倍增长.①公司计划设立新加坡子公司,开 辟海外市场,公司已经拿到EMV的制卡认证,可向全世界销售EMV卡.依托成本优势,预 计今后两年金融IC卡和通信智能卡的出口都会出现大幅增长;②收购东方英卡公司, 公司成功切入中国移动智能卡市场.中国移动用户占整个国内手机用户的70%以上, 公司传统的通信智能卡市场空间(主要是针对GSM网络的SIM卡)成倍增长,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2009年国内3G用户增长低于市场预期,但2010年3G用户值 得期待(预计会有6, 000万左右3G用户),维持公司2010年2011年EPS为0.49元和0.62 元的盈利预测,以04日收盘价18.29元计算,对应2009年2011年动态市盈率为57倍,37 倍和30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智能卡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应用的方面来看,目前正呈现出三种趋势,一是智能卡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并开始从城市向广大农村渗透,二是智能卡的应用在向真正的“一卡多用”方向继续迈进,三是智能卡的“一卡多用”在逐步向“移动支付”靠拢。由于众多智能卡厂商与相关机构对移动支付的普遍看好,围绕移动支付而开发的智能卡新技术近一段时期成为行业中的热点。其中被大众所普遍xx的主要有NFC、SIMPASS、RESIM等几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商无疑都想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上获取主要的分额,以确立自己在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市场上的领导地位,但现实是残酷的,面临激烈的竞争,不可能每一位开发商都能够取得领导地位,那么经过激烈的争峰,谁将最终有希望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称雄?下面我们将带着这样的问题对相关的技术及其开发商进行一一剖析。 最早应用于手机上的移动支付技术是NFC技术,NFC是英文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下文中用NFC表示该技术),中文意思是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NFC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从技术角度来讲,NFC 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Peer-to-Peer)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这是一个开放接口平台,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快速、主动设置,也是虚拟连接器,服务于现有蜂窝状网络、蓝牙和无线 802.11 设备。为了推动 NFC 的发展和普及,飞利浦、索尼和诺基亚创建了一个非赢利性的行业协会——NFC 论坛,促进 NFC 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目前,NFC 论坛在全球拥有 70 多个成员,其中比较xx的国际性企业有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 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 Visa 国际组织。从其阵容上来看,无疑NFC技术的支持团队是庞大。 2007年8月开始,诺基亚还开发了内置NFC芯片的诺基亚6131i手机在包括北京、厦门、广州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发售。这款手机预下载了一项可以在市政交通系统使用的交通卡,使用该手机,用户只需开设一个预付费账户就可以购买车票和在某些商场购物。 从以上信息再结合以往西方技术在中国市场推广的经验来看,NFC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上取得领导地位似乎是可以肯定的,但现实毕竟与理想有很大差距,诺基亚开发的NFC手机6131i的上市,并没有引起预期的轰动,在中国市场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推广,应着了了。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不太成熟所至,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但笔者以为,除去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不够成熟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首先,NFC技术是西方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一种技术,而近几年,西方企业对中国企业有关知识产权的指责和打击在中国人心目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也让中国政府深感无奈,当下如果让一种西方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充斥中国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显然是不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其次,从技术上来说,使用NFC技术需要特制的手机,如果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大规模采用NFC技术,就意味着让中国的七亿(2009年8月中国{zx1}统计数据)移动用户全部更换手机,实现如此庞大的“工程”显然有些不太可能,所以诺基亚 NFC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推广陷入沉寂也是意料中的事了。在中国想要做成功一件大事,比较讲究天时地利人和,NFC携移动支付市场xx之威,可谓占有天时,但中国自古讲,天时不如地利,在一个不占有地利的市场上想取得领导地位显然不太可能。 第二种登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技术是北京握奇公司开发SIMpass技术, SIMpass技术融合了DI卡技术和SIM卡技术,又称为双界面SIM卡。该技术支持接触与非接触两个工作接口,接触界面实现SIM功能,非接触界面实现支付功能,兼容多个智能卡应用规范。利用SIMpass技术,可在无线通信网络及相应的手机支付业务服务平台的支持下,开展各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移动支付服务。使用SIMpass的用户只需在相应的消费终端前挥一下,即可安全、轻松完成支付过程。这是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y}种应用于移动支付的智能卡技术,为了解决SIMpass运行于手机内非接触界面工作所需的射频天线的布置问题,握奇设计了两种方案:定制手机方案和低成本的天线组件方案。定制手机方案通过改造手机电池或主板,将天线布置在电池或主板上,并在主板上设计天线与卡片上的天线触点的连接通路。这种方案使非接触应用与手机融为一体,工作稳定可靠。其缺点是需要设计专用的手机,用户若想使用手机支付就需要更换手机,使得应用推广的成本增高并可能阻碍手机支付系统的应用。在这里 SIMpassS遇到了NFC同样的问题,就是需要特制手机才能实现移动支付。另外还有一种低成本的天线组件方案,即无需改造手机,将天线与 SIMpass直接联接,为SIMPASS提供射频信号。这种方案具有天线组件成本低廉,用户不需要更换手机的优势,有利于SIMpass的应用推广。但这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考虑天线的可靠连接;需要考虑天线的电气特性满足SIMpass的工作要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增加天线之后对手机便携性的影响。很显然,SIMpass同NFC相比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并切该技术的开发企业又是中国智能卡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但该技术如果在移动支付市场大规模推广依然摆脱不了NFC所遇到的困境,与NFC技术相比SIMpass拥有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但通过对业内人士的了解发现,SIMpass技术并不被移动运营商特别青睐,这就使该技术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推广缺失了很重要的人和条件,那么一种占有天时地利而缺乏人和的技术想在庞大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取得领导地位显然也不太可能。 第三种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出现的技术是RF-SIM,RF-SIM是一种基于SIM卡的近/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是也属于NFC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一种,它将具有RF射频功能的模块镶嵌在SIM卡内,使用2.4G的微波频率进行数据通信。RF-SIM技术基本上算是移动运营商和技术研发厂商的合作产物,该技术参数测试则有移动运营商来完成。从目前来看中国移动比较青睐该种技术,今年7月,中国移动已经在湖南、上海、重庆、广东四省市通过该技术进行试点手机小额支付业务,技术和业务方案也基本完成。据了解,今后四省市用户只需和移动签约,即可实现手机支付功能。余额用完后,可以通过营业厅、登录中移动网站或手机银行网充值。不过RF-SIM目前毕竟还处发展萌芽阶段,并且我国尚没有针对RFID技术的国家标准和通信行业标准,现在针对RF-SIM卡的测试也只是从功能测试入手。虽然这样RF-SIM技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并且最重要的是RF-SIM取得了中国移动的认可,众所周知,中国移动拥有数亿的全国移动用户,有中国移动的支持 RF-SIM的推广便拥有了NFC,SIMPASS所不具备的强大优势。也因此RF-SIM技术从目前来看是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的技术“英雄 ”的。 除去上述三种移动支付智能卡技术外,目前还有一些其他方案,如上海坤锐电子科技公司的QSIM方案,同方微电子、上海柯斯软件的PMD、ICOS-SIM 解决方案等,这些方案也各有优势,但也都有其不足之处。这些技术与上面着重所谈的技术相比目前明显处于下风,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那么我们是否现在可以下结论RF-SIM将最终称雄中国庞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呢?笔者认为,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为总体上来看由于利益的博弈与标准的待定,智能卡种种技术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即便相关标准确定下来,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必须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并且为了维护《反垄断法》,政府也不太可能让一家独大,在未来有可能飞速发展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智能卡技术更有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xx”的景象。 ========================================================= 1、恒宝股份:SIM卡升级创造想象空间 “现在,中国移动也是我们的客户了。”1月22日,恒宝股份(002104.SZ)董秘张建明在接受《{dy}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当日,恒宝股份发布公告称,用1000万元募集资金收购北京东方英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bfb}股权。   事实上,之前恒宝股份SIM卡业务的主要客户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直未能打入中国移动的市场。此次公司欲收购的东方英卡正是中国移动的SIM卡供应商。收购完成后,公司将一同为三大运营商提供SIM卡产品。   上海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张涛认为,公司一直在积极开拓中国移动市场,这次顺利进入中国移动供卡体系,公司的手机SIM卡业务收入将出现较大的提升。   据了解,恒宝股份主要产品为银行磁条卡和通信IC卡。公司2009年中期数据显示,银行磁条卡收入6377.80万元,同比增长28.55%,主营利润为3497.86万元,主营收入占比28.55%。通信IC卡收入6123.18万元,同比增长-9.37%,主营收入占比27.41%,主营利润1046.33万元。   尽管公司在SIM卡方面的业绩并不耀眼,但是分析人士预计随着3G用户的不断推广,大容量卡将是一种趋势。广发证券通信行业研究员惠毓伦认为,3G时代运营商将加大对增值业务的重视程度,而手机卡是运营商最直接进行增值业务的嵌入平台,运营商将会逐步推出大容量手机卡。   分析人士认为,2010年手机卡将基本采购128K大容量卡,取代原来64K卡。由于128K卡单价是64K卡价格的2倍以上,公司该部分业务2010年将实现快速增长。   另外,3G手机用户在今年有望大幅增加,由此所带来的SIM卡“更新换代”,也使得公司的这块业务充满想象空间。   “我们可以生产3G的SIM卡,不过现在仍然是以2G产品为主。当然我们是跟着市场走的,今后将会朝着3G卡及大容量卡方面发展。”张建明说。他还表示,和2G卡相比,3G卡的成本更高,售价也更高,同时毛利也会稍高一些。   事实上,不管是生产何种类型的SIM卡,对于SIM供应商而言,“仰仗”三大运营商都是势在必行的。   “电信和联通都是我们的主要客户,我们是它们的{dy}大SIM卡提供商。中国电信去年进入到了移动领域,应该说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中国移动是我们刚刚开发的客户,还需要努力。”张建明说。   而从目前的市场竞争来看,恒宝股份面临不少对手。“市场竞争一直很激烈,由于我们公司以前是做印刷的,所以在卡片的生产制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至于芯片这一块,大家都差不多。”公司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A股市场上另一家SIM卡生产企业为东信和平(002017.SZ),其主要客户为中国移动。由于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份额大,因而东信和平的通信卡份额较大。2009年中报显示,东信和平SIM卡业务收入为28527.73万元,利润额为6586.09万元。   另外,恒宝股份在手机支付卡方面的业务也被不少分析人士看好。据了解,恒宝股份是中国电信手机支付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09年给中国电信供过10万张,每张价格在120元左右。张涛预计,手机支付卡2010年单价可能降到60元左右,毛利率可以保持20%。


郑重声明:资讯 【电子钱包,手机支付】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