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静电也不少……

    静电不只北方有,南方也有。

    静电不只我一个人怕,好多人都怕。

    昨天从家乡驱车回来,还在路上,乒乓球好友就电话联系我了,考虑到几天下来只有吃没有动,考虑到反正要大洗一回澡,就不管劳顿,爽快答应了。在宾馆里的球室里,挂衣服时,就被铁衣架电了一下,还很响,尽管没有冒火花。这说明南方虽然较北方潮湿,但在空调房里,积累在身上的静电在一定条件下,同样释放。

    今天上网查阅资料,想看看南方沿海城市有没有静电的问题。在家乡时,一个好友(他冬天怕冷)提到:如果今后有条件,可在南方沿海城市买处小屋过冬。我就想到:要是那里没有静电,就是真正的宜居之处了。不想到网上搜索关于静电的问题,就看到了好多人的留言帖子,都是担心静电、害怕静电、恼怒静电、防范静电的内容。我心里宽慰了许多:不只我一个人存在静电的问题啊!

     一个“台籍小美女”留言:请教各位先进,11月中旬的西安会不会有静电的产生?我是南方人,尤其习惯海岛型气候,对於静电的产生会感到恐惧。之前住美国也因为静电的问题苦不堪言。如果11月中旬就有静电的发生,是否有建议的旅游时间?谢谢。

     有人回答她的提问:  

     她继续回复:谢谢两位先进的建议。西安冬天的静电问题是一位台湾网友所提出的。我想如果因为这问题导致我无法前去参访我一直向往的城市会非常遗憾。只是就我目前情况来说,因为是南方人,摄氏不到10度对我来说都算低温。如果不穿羊毛衣物恐怕无法御寒。另外鞋子问题当初在美国有试图解决,但不管怎麽试都没有效果...还是被电得只好放弃美国居留权。(天生怕静电)如果有其他解决方法还请不吝指教。谢谢大家的帮忙。

 

      找到了一些人的防静电建议:

     生活小窍门:如何防止身上的静电放电打击
     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有时由于穿着、气候、摩擦等原因,常常导致身体积累静电,而突然碰处金属时,就会招受电击的疼痛感,某阶段常发生时甚至可以造成某种心理压力。如果暂时回避接触铁器,身上的电荷可能会积累更多,早晚会受更大的电击。

     1、在房屋内,地毯与鞋底摩擦后可能产生静电,在屋外也可能由于刮风导致身上带电。这时进出要碰铁门时小心,手可能挨电打。反复遇到这样的情况后,可采取如下办法避免电击:

     在碰铁门时,不要直接用手直接接触铁门,而是用手先大面积抓紧一串你口袋里的钥匙(通常这并不会遭电击),然后,用一个钥匙的{jd0}去接触铁门,这样,身上的电就会被放掉,而且不会遭电击。

     原理:手上放电的疼痛是由于高压放电,由于放电时手与铁门突然接触时是极小面积的接触,因而产生瞬间高压。如果拿出来口袋里的钥匙,先大面积握住钥匙(一串钥匙本身不能传走多少电荷因而这时也不会有电击),再用一把钥匙的{jd0}去接触大的导体,这时,放电的接触点就不是手皮肤上的某个点,而是钥匙{jd0},因此手不会感到疼痛(也许钥匙会!----如果它有疼感的话)。

     2、下出租车时也常发生电击现象。主要由于下车时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积累,而下车后关门时,手突然碰铁门就会遭电击。

     这种情况常发生时,{zh0}注意:下车时,即在身体与座位摩擦时,就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可以在摩擦产生静电时,随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而不至于下车后突然手碰铁门时放电。

 

    有篇文章还很有品味:

 

     晴空万里蓝,不过有静电。穿外套会被电到,拿钥匙开门会被电到,跟人握手都会电到!据说我们身上始终都是带着静电的,只是平时感觉不到。等我们感觉到的时候,电压已经超过了2000伏!2000伏什么概念?通常我们用的五号电池,一节只有1.2伏!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跟个发电厂一样了。

  静电变不成环保能源,它只带来麻烦:头发梳不好全贴在脸上,化纤衣服穿起来刺啦刺啦地响,车门只能用屁股顶着关……它还可能带来大问题:引发火灾,加重心血管疾病,干扰一些设备正常工作……总之,静电让人烦恼,惹人抱怨(见昨日《广州日报》)。

  生活就是不能xx。阴天人们说抑郁,雨天觉得不方便,大风吹得起沙尘暴,好容易天晴得如梦幻天堂一般,却又有静电出来惹人烦恼。可是反过来想,阴天,我们可以“在不开灯的房间,让思绪一点一点沉淀”;雨天,我们可以期盼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大风天,可以看云飞扬,胸怀海内、遥望四方,陶醉在英雄的幻觉中。比较起来,晴天里可以享受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在树下喝茶,在窗前看鸟,在河边看波光荡金,在公车上看前座女青年的长发,长发起了静电,一根一根停在空中,阳光照着似有七彩的虹光在闪……

  一句歌词说,生命给了什么,我就享受什么。对待大自然大约也要这样才好。大自然给了什么,我们就享受什么。人类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总觉得它处处不照应我们,不xxxx虑,还常跑出来和我们闹别扭。可是实际上,它虽然没打算照顾我们,大概也没打算为难我们。它只是按照它的逻辑搭配、变换,以它的形态七彩斑斓。阴天也好、晴天也好,大雨误事也好,静电恼人也好,它其实总是一个机会,一个背景,一个暗示,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因此演绎出变换的情趣来。

  “××和××来电了!”“我被你电到了!”“你不要到处放电!”“你又和谁来电了?”这是近来同事朋友们最常开的玩笑。从前我们用触电的感觉来比喻一瞬间发生的感情激荡,现在用感情事件铺底,我们又来开静电的玩笑了。考虑到静电是如此普遍存在,在玩笑中发生一两桩真假叠合的浪漫故事,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静电时期的爱情,在这响亮的大晴天底下,也算是佳话吧。

 

    最感兴趣的是有人提出了“以痛治痛”的办法:

 

  我看了amy_tj的回答后觉得内容不错,确实都是避免静电的方法和xx静电的注意事项。但是每个人在生活的时候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记得那么清楚,都注意防护或xx,稍有不慎就会被静电“吓一跳”,就算都记的很清楚,但在繁忙中也容易忘记注意这么多事情。
    我们先不谈论静电对人体有多大伤害,这已经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在没有忘记避免静电的时候,尽量使用amy_tj所告诉我们的方法来避免。然而我们除此之外还需要养成一种习惯,来减轻静电带给我们的惊吓和疼痛。其实每个人害怕静电并不是害怕静电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因为这是长时间所产生身体危害,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害怕当静电发生时我们容易被静电吓一跳(静电又不会打死人,只不过是突然来到吓人一跳)和被静电打中后的一点疼痛。出于这种目的,鄙人原来在家时也经常被静电吓一跳,窗户、门、水龙头等等都是金属,有时候洗手时还和水发生静电打击,因此在生活中总结了一种减少惊吓的方法,简称“以痛治痛”法。但这种方法需要升华为个人习惯,也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也能避免静电对人的惊吓,下面说明一下“以痛治痛”法:
    首先在触碰任何东西前(无论触碰的是否是金属),如果墙壁就在跟前,请先触碰墙壁。(如果离墙壁很远,此步骤可以省去或者触碰地面,但不能触碰地毯或木质地板,即自身带有静电或非导电的地面不要直接触碰)。
    其次重重打击要触碰的物体,不要过于用力,只要觉得使用此力度打物体时,手上的疼痛感和静电打击手的疼痛感相同或者稍大些就好(想想平时被静电打击后的疼痛有多深),千万不要将易碎的物体打碎了,那我可赔不起。(这就是“以痛治痛”法的关键步骤,保证你不会被吓一跳,千万不要在触碰过墙壁或者没有触碰墙壁之后,慢慢的轻轻的靠近要触碰的物体,那样一旦静电发生,同样会吓人一跳,也会疼痛)
    “以痛治痛”法说明:静电何时发生没人能够预料,所以没法防备,并伴有疼痛,所以发生此疼痛是没人预料的,就好象在缝衣服时突然被针扎到一样,解决的方法就是用能够预料的疼痛来缓解不能预料的疼痛,相信说明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明白了。
    此方法坚持下去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是否触摸墙壁不重要,关键是要在触碰物体前击打所要触碰的物体,让手上感觉到一点疼痛才是关键,就算被静电打中,也不会被惊吓,你只会知道我的手有些痛。所以用“以痛治痛”法的关键就是养成击打物体xx或减轻惊吓和疼痛。
    此“以痛治痛”方法和上述观点属于个人观点,望大家参考。

郑重声明:资讯 【南方静电也不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