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环保产业立国- Bank Card - delegates - 和讯博客
芬兰:环保产业立国 [转贴 2010-02-20 09:41:43]   
芬兰:环保产业立国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环保的细节变化在芬兰随处可见,这个以环保产业立国的、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国家正成为环保产业出口的大国,其环保技术输出的目的地之一正是中国。

      中芬环保合作

      芬兰贸工部技术司高级顾问卡罗拉·维克多森女士表示,全球环保市场总值预计高达6000亿欧元,每年平均以10%的速度在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芬兰环保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1995年中芬两国环保部门签署了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

      而正在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的中国,与芬兰的节能环保合作越来越深入。于2006年6月开始启动的"推动对华出口芬兰环保技术"项目,现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进一步帮助芬兰环保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芬兰贸工部于2006年6月启动名为"推动对华出口芬兰环保技术"项目,建立了"芬兰环境科技项目委员会"(FECC),并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芬兰计划将环保技术组合起来,先从中国沿海地区进行市场开拓,再逐步向内地进发,希望每年在中国市场能建立10个合作项目。

      在中国天津的滨海新区兴建"高科技未来生态城市"正是这项计划的一部分。

      节能环保政策

      根据芬兰贸工部的统计,芬兰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较上世纪90年代提高了4倍,达到38亿欧元,占芬兰出口总额的约10%,远远高于其他经合组织国家。

      目前,芬兰大约有300多家环境公司,其中许多家公司都拥有用于环境项目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对外出口转让。

      芬兰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策环境的保护与支撑。芬兰早在1886年就制定了{dy}部<森林法>。2000年又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较强的环保意识较早地促进了芬兰环保产业的开发。

      由于芬兰70%的能源需要进口,因此提高能源效率一直是芬兰政府的优先战略考虑,节能和提高竞争力的需求给芬兰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使芬兰的清洁技术得以持续发展。

      奥托昆普(Outocumpo)是全球{zd0}的不锈钢生产商,其冶矿的清洁技术正是芬兰企业在节能压力下的创新之举。奥托昆普的所有矿井都在地下操作,粉尘的污染已经为零。这家企业发明了对环境无害的冶炼新技术—— "闪烁熔炼法",其能源消耗仅为传统冶炼方式的三分之一,而硫的回收率高达99.9%。这一技术至今仍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芬兰还是世界上{dy}个根据能源中碳含量收取能源税的国家,每年收取的能源税近30亿欧元,约占芬兰整个税收的9%,芬兰政府利用这笔收入来支持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扩大了能源来源,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

      根据芬兰政府制定的目标,到2015年和2025年分别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至少增加25%和40%,以便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在芬兰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达到近1/3。

      为扶持环保产业发展,芬兰政府还对环保产业提供了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如对促进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政府资助资金可达项目投资的30%—50%;对风力发电、太阳能等项目资金支持{zg}可达到项目投资的40%。

      产学研一体化

      许多芬兰企业在节能环保领域利用创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出口市场上取得成功。在奥鲁大学校长Lauri Lajunen看来,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得益于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

      芬兰人均用于产品研发的资金占世界第二位——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企业的运作。政府的研发投入虽然占小头,但2006年研究开发预算也达到了16.8亿欧元。

      位于奥鲁的Technopolis Group是一家经营科技园区的公司,奥鲁地方政府早期占股超过50%。这个科技园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建设房屋、吸引企业入住赚取租金,同时提供配套服务。

      在减排方面,奥鲁大学与一家名为Proventia Group的公司共建有实验室。Proventia为减少发动机和发电厂的粉尘排放,对其进行翻修服务。

      Proventia的客户中,包括瓦锡兰集团(Wartsila)这样的传统企业。后者是一家船用发动机和小型发电厂的生产商,瓦锡兰在中国的镇江、青岛、上海都有参股或控股公司。

      从瓦锡兰集团到Proventia、奥鲁大学,再到园区Technopolis集团和奥鲁地方政府,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链条。

      这个链条是芬兰环保产业发展的动力,但想复制到中国却并非易事。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芬兰:环保产业立国- Bank Card - delegate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