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七碟八碗之满汉全席》_那厮小4_新浪博客

            《“七碟八碗”“满汉全席”》 

    ——闻征文截至初八,为《热河》杂志“正月那些事儿”继续投稿。感谢《热河》杂志主编白德成尊长将本人链接为“热河才俊”。

 

   如今欣逢盛世,人民生活富足,过年,总感觉年味浓浓,心情淡淡。吃什么呢?平时也是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买啥。嗨,真是掉到福堆儿里了。小时候那种望眼欲穿,垂涎三尺盼过年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

  最让我难忘的是父亲亲手制作的“七碟八碗”,也算“山寨版”“满汉全席”吧。

  一进腊月,家家杀猪,磨面(粘米面儿),蒸豆包,撒年糕儿,点上红点,预示来年红红火火。临近年跟儿上,家家做豆腐,炸果子、丸子、豆泡儿。

  我的半大姐姐和哥哥们在寒冷的院外劈柴、据木头,跑里跑外,打酱油、递醋。我们小孩子,在热气腾腾的外屋守侯着,巴望着,屋里屋外来回窜着。看着翻滚的油锅里出来的油汪汪、金灿灿的丸子,忍不住向大人要吃。父母总是一边高声喝斥着,一边乐呵呵地把这些好东西给我们几个小的盛在碗里。而我们很快就吃光了,不好意思要,就磨蹭着,假装添柴,打下手,抽冷子,趁父母不注意,飞快出手,拿一块炸糕,或豆泡,塞进嘴里,含着,腮帮不动,又若无其事,窜来跑去。母亲总会大声嚷嚷,刚才还满满一盆,怎么少了?并不深究,接着再炸。

  那是一个凭票供应,物质匮乏年代。年,对于小孩儿意味着新衣、好吃的,是xx大人一年承诺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年的天堂。火炕连日来烧的滚烫,豆馅儿(加糖精)、熟肉、鲜豆腐等好吃的,把我们小小肚皮撑的鼓鼓的、涨涨的。晚上,热炕一烙,简直就象气球一样,绷绷的。难受得直“哎呦”,翻过来,调过去睡不着。母亲总是一边大声数落着,一边帮我们揉肚子。

    三十儿的年夜饭,父亲总是要亲自下厨的。他是林场厂长,平时开小灶,柴草不摸,全是母亲一人操劳。但这顿饭,父亲一定亲自上阵,母亲则烧火打下手。

    灶镗大火熊熊,木头拌子烧得劈哩啪啦响,大锅开水滋滋响着,热气腾腾。雾气中,只见父亲上身穿着单衣,头上冒着汗,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地铺上笼布,摆放好碟碟碗碗,扣上笼屉,再用干净的抹布围严笼屉周围。吩咐母亲,大火猛烧。大功告成,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得闲开始跟我们自豪地说,哎,这才象过年样!我们满人最讲究的就是三十晚上吃七碟八碗”!“七碟八碗”小心翼翼端出锅时,共十五道菜,油汪汪,明晃晃,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我们小孩看着就流口水。有扣肉,有蒸丸子,有杀猪菜......

     现在想来,这大概就是"满汉全席"的"山寨"版吧!

       
                                香兰拜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散文:《七碟八碗之满汉全席》_那厮小4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