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人民南路上的华西坝_Sunrise_新浪博客

    人民南路大改造终于接近了尾声,百年华西坝也因此而得以整修,焕然一新的不止是教学楼、图书馆,还有新修的仿古校门,一切无疑都给今年华西坝的百年华诞送上了一份厚礼,现在就带大家去看看,综合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及同学的私人照片。成都的"香榭丽舍"大街大家已然成形。多说无益,要真正领略人民南路的风采,各位就直接到现场吧。

    新校门选择了最“老”的建筑风格,复原100年前华西协合大学中西合璧的老校门,人民南路将再现百年华西坝的沧桑感。

 

    此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东区正门,在人民南路改造中选择了拆掉重建,经过1个月紧张施工,仿古校门的整体风貌已经呈现。仿古门主体叫门楼,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灰色的主体、高大的圆拱门、传统飞椽、宝顶间,百年华西坝韵味款款而来。这座门楼根据校方一张老照片设计,除了高度从6余米增加到9米外,外型基本与原门楼保持一致。这个门楼分三层,{dy}层中间是个巨大圆拱门,在二三层交界处有一个中国特色的红砂石牌匾,是施工方在北京等地遍寻未果后,最终在雅安找到的。上刻“华西协合大学校1910”,是在收藏于川大博物馆的原物上拓下来“依样画葫芦”雕刻的。据说还将刻上华西协合大学的校训。该门楼粗看很像中国传统的牌坊,且处处可见中式的檐、谯、文兽和宝顶等;而错层的砖块分布、椽子样式及两侧肩膀却是典型的西式风格。(个人觉得放大后反而不好看了,比例没有协调。)

    这就是当年的老照片,但只拍了门楼。现在这个门楼主体上基本复原百年前的样式,考虑到整体协调性,百年前的门楼只有约六七米高,现在放大成9米高、9米宽。华西医学中心有这样一段光辉的历史,按百年前风格复原,可以追回百年华西的沧桑感,再现华西坝的风貌。这面相比显得有点小的门楼用了20000多匹青砖和约2000片青瓦。所有青砖尺寸都参考了华西协合大学当年的建筑资料,专门到崇州(一说为彭州)订制。 

    校门的整体效果,这也算是为华西百年庆献上了一份大礼。

    当然,人民南路在此处的改造还不xx于此,为了方便快捷,华西东西两区间的人行通道取消,随之而来的是在原有地下通道基础上修建的新通道,下图为西区校门前的入口,图片右上角为西区校门(保持原样,未仿古化,仅作翻新)。

  

    从人行通道入口下来,就是崭新的,亮堂的通道。

    明亮宽敞的通道四壁,地面铺满象牙白花岗石,灯光照射下十分明亮,毫无压抑之感。墙壁上间隔设置的灯箱里,放置有现代成都经典照片,美妙瞬间几可入画。

  通道天花板是一条条铝合金垂片构造,现代感极强,与即将亮相的成都地铁1号线各车站使用的天花板垂条很相似。天花板上五颜六色的彩灯则是首次应用于成都公共设施中的LED彩灯。

  而华西校区的通道{zj1}特色的则是出口的护栏。铁制护栏里面都镶嵌了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徽,上面还有几个篆体字,和川大华西校区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风格吻合。下图有部分护栏,而下图右方发出紫光的建筑物则是华西逸夫基础实验楼的学术报告厅的外立面,经过改造后也颇具现代感,焕然一新。

    人民南路从北往南走,在华西坝那片地界,马路右侧分别是三个附属医院,华西口腔医院、华西第四医院以及华西附二院。


    关于华西协合大学

    1910年正式于成都“华西坝”开学,由英、美、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的圣公会等5个差会共同开办。该校1913年设医科,1914年设牙科,1927~1928年医牙两科合并为8年制医牙学院,1933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立案后,分设文、理、医牙三学院。1933年,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私立华西协和大学。1951年更名为华西大学,后来先后更名为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 (2009-07-28 16:44:36)
  • (2009-08-06 21:50:25)
  • (2009-09-16 20:51:30)
  • (2010-01-01 00:00:00)
  • (2010-01-28 19:56:59)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新年新气象——人民南路上的华西坝_Sunrise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