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老北京的玩意儿4_北京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张蕴章_百度空间

      毛猴,是老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品,毛猴艺术将猴子的xx情趣和艺术家的创作xx结合,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手指肚大小的毛猴是用什么原料制成的呢?原来,这毛猴周身的东西全是中药。它的四肢是用蝉蜕(知了皮)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另一味中药--辛夷,也就是玉兰花在秋天里形成的花骨朵,表面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是保护花过冬的外衣,冬去春来,绒毛逐渐退去,花骨朵慢慢长成朵朵美丽的玉兰花。这带绒毛的毛骨朵,和毛猴的身躯极为相似,真是妙用。毛猴的头是用蝉蜕的头,正好与花骨朵相配。毛猴有时会带斗笠,这斗笠也是一味中药,叫木通。把这几部分粘结起来的东西叫白芨,也是一味中药,真是出自xx,xx妙用。如此看来,这毛猴的xx者熟知中药,并与中药材有着密切的接触。

制作毛猴的原料

       相传清同治年间,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有一家名为"南庆仁堂"的药铺。某日,店中一配药的小伙计因没伺候好帐房先生而挨了一顿臭骂,小伙计怕丢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到了晚上,他在烦闷中无聊地摆弄着药材时,偶然发现蝉蜕具有某些形象特点,不由心中一动,便决定用中药材塑造一个"帐房先生"。他选取了辛夷做躯干,又分别截取蝉蜕的鼻子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用白芨一粘,一个人不人、猴不猴的形象便出现了。拿给师兄们一看,也都说极象尖嘴猴腮的帐房先生。小伙计觉得很开心,算是出了一口气。就这样,在无意间世上{dy}个毛猴诞生了。流传到社会后又被有心人加以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艺品。毛猴艺人不能把这个无名的小伙计供为祖师爷,由于毛猴艺术诞生于药铺,毛猴艺术的祖师爷当算药王爷孙思邈。

      时至民国初年,在东安市场有一个摆摊的毛猴艺人,因他姓汪,人们称他"猴儿汪"。他的摊前经常围着一群人,有个姓曹的小男孩简直入了迷,一看就是大半天,边看边记边打听,偷偷将毛猴的技艺学到了手,这个小男孩成了毛猴工艺品的继承人,他就是毛猴艺术家曹仪简。

     在毛猴艺人曹仪简的工作室

  曹仪简,1925年生于北京,满族人,是曹雪芹家族的第十九代世孙。他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毛猴艺术,而且又发展、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展示了新的天地,新的内容。他将若干个毛猴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故事,不仅表现了民风、民俗,刻画历史人物,而且创造了不少鞭挞丑恶、针砭时弊的讽刺小品,简直是一副副立体漫画,真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他的大型作品《无虎山》,你看那峰峦叠嶂,青山绿水。山脚下,一群毛猴兵分两路,持大刀,扛长矛,笔杆条直,好不威风。山颠峰顶,峰回路转之处,更有毛猴把守,个个怒目圆睁,荷枪实弹,严阵以待,那种过分庄严的气氛,烘托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独特主题。他的另一作品《北京的老墙根胡同》,将过去的单件民俗作品在这里组合,汇成了一个热闹的场面:耍手艺的、做小买卖的……内容丰富多彩,溢透出浓郁的老北京民间气息。这件作品荣获了"建国40周年民间艺术作品奖",并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
  1990年他应邀在大观园举办了个人毛猴作品展,设"民俗篇、亚运篇、警世篇",这是他投身毛猴艺术创作的成果展示。有传统题材的作品,活生生再现老北京民俗的:拉洋车、卖豆腐、迎亲。有活灵活现的表现人们今天生活的:吃涮锅子、打乒乓球、打排球。有嘲讽社会不良现象的:糊涂官、专治瞽症、吹牛等等。

  曹仪简制作的工艺品上万件,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受到了世界各国友好人士的喜爱,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毛猴过年

  

    

毛猴逛庙会



毛猴运动会


    庙会上和毛猴艺人合影

   

  老舍夫人胡洁青为毛猴艺人题诗:"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

     



郑重声明:资讯 【毛猴——老北京的玩意儿4_北京刑事辩护专业律师张蕴章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