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校本课程设置对学生潜能开发及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时光沙漏-搜狐博客

       地理校本课程设置对学生潜能开发及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   

                     晋江一中        颜容妙

摘要: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基于学校本身自主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是xx由学校自己实施编制的课程。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突出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特长,符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幅员辽阔,过去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和地方规定的课程过于宏观,无法照顾到各地学校的实际和特点,不能提供学生充分发挥特长的条件,校本课程正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本文以本校地理校本课程设置为案例,探讨其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理校本课程  学生潜能  综合素质 

一.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基本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地理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地理课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依据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地理学科特点,可把地理课程资源分为地理教材系列、人力资源,大众传播媒体和地理教学设备设施四类,其中地理教材系列和人力资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核心。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就是以这些资源为指导方向,结合本校可利用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当地地理特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设置的适合本校(或本地区)学生的地理课程。

1.地理教材系列

传统地理教材系列包括:地理教科书、地理教学参考书,地理填充图册、地理练习册、地理习题集等。还可挖掘成为我校地理教材的校本课程资源还有:《晋江市志》、《晋江揽胜》、《晋江民俗掌故》、《磁灶陶瓷》、《晋江宗教文化概览》等。

2.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包括地理学科专家、地理教师、学生、家长、资料管理员、实验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如旅游局、气象局的工作人员。

3.大众传播媒体

大众传播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电影、互联网、报刊、书籍、音像资料等。

4.地理教材设备设施

地理教材设备设施包括地理教具(包含地理教学图件、地理教学标本、模型以及地理教学器材等),地理学习场所(校内和校外)。

二.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

1.校本课程设置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求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需要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和流程,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首先,设置校本课程,需要科学的决策,设置哪些课程,要达到什么目的,心里都要有数。由于校本课程涉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培训、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社区的参与和帮助等,因此,课程的建设需要学校教学部门、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甚至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参与。尽管学校是编制校本课程的主体,但校本课程决不是xx局限于校内的事。

其次,校本课程要有地方特色,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进行。每所学校都有其特定的地点,每一地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资源。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教育资源,决不能照搬其他地区学校的校本课程,否则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意义。

{zh1},实施校本课程要注意转变教育思想,掌握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在校本课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重积极作用。

2.我校的地理校本课程设置

我校地理组以以上原则为依据,设置理念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配合,一起编制《晋江一中地理校本课程》。

首先,由老师讨论、在学校中进行问卷调查,确定适合我校发展的地理校本课程尝试方向为“晋江旅游”。其次,在学生中成立了学生导游团进行“晋江一日游”的实地考察。由师生共同商定一条大家喜爱、可行性强、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考察的旅游路线:一中——草庵——衙口——深沪——石圳——安海——一中。出发前,先对导游团三十名成员进行旅游知识讲座及培训。布置学生先收集晋江旅游相关资料,初步选择研究重点和地理小论文方向。在考察过程中,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考勤。每到一处,由本校地理老师介绍该旅游景点,让学生自主感受,自由提问题及讨论。并有一定人员进行记录、拍摄。适当采标本带回研究。回校后由学生整理资料后与老师探讨所研究问题的可行性、价值性,并对论文题目做适当调整。由小组成员共同撰写,经几次修改,初步形成我校地理校本课程的部分内容。该课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每届学生导游团成员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我校的校本课程的设置,冲破了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潜能,与此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实现了师生关系的转化,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师生共同配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新的学习模式。

三.地理校本课程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分析

1.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潜能

针对当前地理教学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自觉地在地理园地中拓展,是广大地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笔者通过实践发现,组织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使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体系,在特定情景中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去界定、发现问题、解释、分析问题,并最终能解决问题。学习内容从囿于书本知识的单一、封闭性转想开放性,在系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经验,围绕实际中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并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课题,学习内容呈现开放性;学习过程从接受性转向自主性,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根据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题,从选题、收集资料、提出观点、成果展示,都充分体现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协助者;学习形式从规定性转向灵活性,不再只是教师规定的“动作”,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课题实际,灵活采用,个人独立完成、小组集体攻关等多种形式,或调查研究或实验查证或理论探讨,使课程成为“体验课程”,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在这种特定环境下,学生潜能得到挖掘,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提高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设置,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实践化。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实践,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进行综合和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能力。

①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访谈、问卷调查、网络查询、查阅书报等方式收集材料,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出发前上网找资料等对晋江旅游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只有身临其境,才更能感受其信息的准确性、更能得到一手的资料。

②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新的问题,不仅需要{zy1}的见识,它闪耀着新的思想火花,还要有足够的勇气,敢于担当一定的风险。学生在晋江一日游的活动中,常常不自觉地就把问题“蹦”了出来,师生当场讨论,并由学生对其进行适当的记录,,这样的学习气氛大胜于传统课堂。为之后的撰写小论文乃至编制校本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③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协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学习策略,它集中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认知工具。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健康情感的形成。此外,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④获得亲自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经验。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撰写地理小论文,虽然很难达到科学发现的水平,只是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我认为,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因为通过学生参与,获得某种体验,进而形成一种喜爱探究的心理倾向和习惯。与此同时,还能有一定的成果展示,这种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可喜的。

3.培养独立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成就感对人格发展有极大影响。因而通过创设情境、模拟环境,激发成就动机,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成就欲望得到满足,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以及形成对目标执着追求的稳定品质能起到明显作用。我们尝试的以“晋江旅游”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需要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在考察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养成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精神。在野外考察中,往往更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并取得成果,更有利于青少年群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其实,在实践中体验成功,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功的愉快,教师应加以鼓励,趁热打铁,培育其自信力、自尊心和追求更高目标的热情。这样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体现了自身价值。当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后撰写小论文,他们会感到自己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独立的人格,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郑重声明:资讯 【地理校本课程设置对学生潜能开发及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时光沙漏-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