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施压中国救不了美国

1月2009年伊始,面对仍在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行将卸任的美国财长保尔森语出惊人——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指,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造成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更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额储蓄。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众多中国媒体的炮轰。

从表象上看,中国的高储蓄率似乎导致了中美经济的失衡。毕竟,中国向美国出口了大量廉价货物,无形中压低了美国的通胀水平,导致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刺激了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种消费。但实际上,这并非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因为低利率是美国多年前就开始奉行的政策,那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都还没有多大的贸易顺差,也谈不上高额储蓄对经济平衡的影响。各界已不止一次地提出,本轮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xx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弊端——其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在全球化时代导致的流动性泛滥以及缺乏监管的资本市场。

但对于保尔森、伯南克等人来说,要承认曾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美国模式的失误,甚至要将这一模式推倒重来,无疑是痛苦而艰难的。将危机根源归咎于中国的高额储蓄似有找替罪羊来推卸责任之嫌。只可惜,这场百年不遇、席卷全球、甚至让美国人自己也迷失的经济危机,并不会因为保尔森的一番推责之语就会随风远去。

当然,作为一国财长,保尔森绝不仅仅是为自己开脱,其言论背后也隐现出美国新政府的对华经济政策。奥巴马在竞选辩论阶段,曾多次提到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并表达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忧虑,再加上候任国务卿希拉里的强硬态度,保尔森与伯南克的言论是否意味着新的美国政府将中美经济失衡的责任强加于中国,从而为贸易保护寻找借口?

美国人一度希望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靠借钱渡过金融危机,但正是过度消费与高负债的增长导致危机,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美国新政府如果把向中国施压作为挽救危机的手段,表明其仍没有找到真正解决危机的方法与道路。

目前尚不能估计危机的底部在哪里,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遏制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跨入2009年,美国、德国等纷纷开始推动规模达数百亿、数千亿美元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尽管中美各有自己的问题需要解决(美国应主动加快国内调整,适当提高储蓄水平,减少贸易和财政赤字;中国需要从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出发,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并推动产业升级),但同乘一船的世界各国理应在风暴中共同进退,携手寻找靠岸的道路,而不是在船上推推搡搡——那样只能让船平添更大的风险。

不可否认,这次危机同样带来了一些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它们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强,世界格局将走向多极。但中国的经济崛起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的衰落,同样美国想要在危机中重新站起,也绝不意味着必须向中国施压。

郑重声明:资讯 【《欧洲时报》:施压中国救不了美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