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邻居偷了斧子- 眉伶的博客- 敏思博客

上网最多做的自然是看各种文章,各种新闻消息的,早说过我这人比较拧,一看到那些诲人不倦在教人怎么做人的文字大都跳过不看。而写这种文字的还特别多,教人怎么做女人,做男人,怎么做妻子做丈夫,怎么当婆婆怎么当媳妇,怎么当员工怎么当老板,等等。几乎涵盖一个人在社会上和家庭里可能有的身份,当然还有教人怎么说话怎么做表情做姿势的,只要你能想到的,肯定有人写出教你怎么做的。好为人师表不知是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点?自己的行为行事或许都还达不到,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教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了。不喜欢这类的东西,是固执的认为,一个人学乖,成熟这些,经历才是最主要的老师,那许许多多的理论﹑条款等只是参考。

怎么学会说话?多是说多错多的教训。怎么学会忍耐?是跌倒了自己不爬起来只要继续躺着。别人扶一把是可借力,更多的时候是得靠自己。当然如果谁决定一味地天真下去,也是谁的权力,没人告诉出门时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就不会出门,宁愿呆在门里。没有学会那些教人做人做事的条款,就不会跟人相处,不会说话。说起来,是不是挺教条的?外国人没有《论语》等这些大道理,好像也没见人家继续生活在洪荒年代啊。

不喜欢的跳过不看就行,喜欢为人师表也是人家的权力,听不听是自己的事。慢慢地还发现另一个特色,这是在文字中和生活中都有的,不少人喜欢当判官,每发生了什么事,或别人的一个举动,一句话等。马上断定那人是为什么,目的的是什么,有这些举动和言词是什么意思。其判断的口气还是不容置疑的。大到国家,某个国家有了一个什么举动,肯定很快有人去判定,这国家这么做是想干什么,当然判断的前提肯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尤其是看民间那些操心国家大事﹑纸上指点江山的热心人士,更让人忍俊不笑。有时都有些着急,他们如此操心,他国民间或军事上有稍微一个动静,他们已经给出结论,国家决策者没看到,没用他们的判断去决策,实在是可惜了。

小到日常生活里,邻居﹑外人﹑朋友﹑家人,或某些道听途说的消息等,有了什么,也总有人很快给出结论。这人这么干是想干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将来肯定会如何。这么说是有感触的,刚有人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年纪大过他且有孩子的女人,那女人还没离婚,正准备离婚。马上有人就说了,此女人水性扬花,肯定不是真心爱这个男人的,等她遇到比他更好的男人,肯定很快就会甩了这个年纪小些的男人,其语气肯定到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还有父亲多次说到的一件事,某个比较远的姻亲,在刚成为亲戚时在街上遇到父母都不打招呼,跟不认识的人一样。此人因为当着一小官,父母的判断就是认为不招呼不似认识的,肯定是怕他们攀他的关系,想沾他的光。其实并不如此,后来来往多了,也挺自然和随和。但,只要有什么,他们还是会固执地用自己的标准去断言对方的言行的目的性。

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用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自己的利益出发点,去给他人的言行做出定论。符合时就欣喜,认可,不符合时就鄙视﹑不屑﹑甚至生气愤怒。本来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如果知道原因再给出结论是{zh0}的,偏太多时候许多人就是在不知道原因的前提下,结论就先得出。那个隔壁偷了斧子的例子就很生动,家里丢了斧子,邻居的言行怎么看怎么像小偷,等斧子找到了,又怎么看怎么不像小偷了。

我没在国外生活过,不知道是否外国人也多是这种事?总是从表象先得出结论,而没兴趣主动去知道原因和真相。有的时候真实的原因迟早会知道,自己结论是否错了还可以知道,说到此又想到了一点,我们是一个不愿不喜不习惯承认错误的民族。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也会找各种借口或理由狡辩,或打哈哈掩饰过去。而有些事是可能永远无法知道原因和真相的,这样,就会导致当初主观得出的结论,好像就成是真了似的。如果那把斧子一直没找到,在那人的眼里,恐怕邻居的形像就一直是猥琐的小偷样子了。

这都不说,有些事情甚至是有意去回避原因和真相,结论已经有了,符合自己的价值﹑是非﹑道德﹑利益需求,而自己又怎么可能会错呢?有必要去求证自己的结论是对还是错吗?发现没有,到处都是这样的人,自己说出来的话,自己得出的结论是不容他人置疑的,自己肯定是正确的。这种自以为渊博到没有不懂的,没有不会的,依然是上到国家大事,下到管教孩子。你这么做是不对的,是错的,你应该这怎么做,这么说话,如果你不同意,强迫你同意,无力强迫你同意,基本上出来的话就是,让你如此这般都是为你好啊。总是那么多人喜欢预先将自己摆在正确﹑道德﹑标准的制高点上。而不是更多更好的是倾听﹑去寻找,别人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

比较明显的就是,领导是不会错的,家长不会是错的,前辈也是不会错的。正确性跟官职大小和身份高低成正比关系。我们可以去纠正比我们更小更弱的人的错误,却基本上不可能去纠正比我们更强权力更大的人,最多在肚子里腹诽一下。均势力敌时,有了置疑,轻则辩论,重则争吵甚至打架翻脸。其实被高调宣扬的许多道理什么的,其要求和可能实施性,都是从上至下,自觉卑微的人很少有结论,有什么想法时用的多是问句。自认自己有一定xx的人,比如官,比如家长,比如老师,比如自以为比别人渊博的人,用语就基本上是肯定句了。

郑重声明:资讯 【隔壁邻居偷了斧子- 眉伶的博客- 敏思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