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塑料的毒性——从塑料瓶底的数字知其毒性_BENSE_新浪博客

 

中广网

     使用塑料容器时,一定要看清瓶底三角形内标注的数字,只有了解了材料性能才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使用。

    “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一般就印在塑料瓶的底部,当中有一个数字,从1-7不等。比如:在数字‘1’下面注明着‘PET’,这是一种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的物质,常见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当PET耐热至70℃,易变形,就会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同时,不能放在汽车内暴晒,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近日,一篇名为《从塑料瓶底的数字知其毒性 无知害死人》的帖子在众多论坛里流传开来。

    该帖详解了塑料瓶底数字所包含的意义,图文并茂地描述了1-7号塑料瓶使用的诸多潜藏禁忌;还称阿联酋一个12岁的女童,因为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塑料矿泉水瓶,得了癌症,这种1号PET塑料瓶反复多次使用10个月后,有可能释放出一种叫DEHP的致癌物。DEHP”是工业中的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造漆、染料、包装材料的加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工程系教授苑会林告诉记者,我们日常使用的矿泉水瓶等塑料制品,只要是由正规厂家制造并经检测合格,都不会含有这种物质,所以不存在“释放”一说。

    不过,看过网络帖子,市民李先生开始担心起来了。在他家附近的小吃店里,酱油、醋、油等调味品都是用污渍斑斑的塑料饮料瓶装的;但看外包装,陈旧得都不知道已经用了多久。徐先生在超市买矿泉水时也注意过瓶底的三角形,“但这些标识我们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他一直认为那数字代表的是“安全级别”。

    “重复使用饮料瓶,并非如网上所传的那样耸人听闻。三角形是塑料制品的回收标识,它相当于塑料的身份证。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意思是瓶子的材料‘可回收再生利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重复使用。”中国塑料协会再生利用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旺说,数字标识从1到7,每一种编号代表一类材料,如果制品由几种不同材料制成,那么标识的就是它的主要材料。标识不同的数字,是便于分类回收,与瓶子“是否安全”没有关系。

    中国塑料协会质量标准部主任田岩告诉记者,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塑料容器底部都应该标识三角形的塑料回收符号。但目前在我国,这种标注是非强制性的;不像在很多国家,塑料回收标识是强制性的。

    记者在物美超市里看到,普通的矿泉水瓶底部大多为“1-PET”(又作“1-PETE”);装洗发水、沐浴露、衣物清洗剂等产品的瓶底则标有“2-HDPE”。而在塑料水杯、奶瓶底部,带箭头的三角形里写着数字“7”。同时,记者也发现,市场上还有一些小摊上的塑料瓶,底部没有任何标识。

    “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标识,了解塑料容器所使用的材质,这样才能知道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使用这些塑料制品。”苑会林说。

    比如,1号PET制成的饮料瓶可以在短时期内装常温水,但不能装高温水,也不宜装酸碱性饮料。标识为“2号”的塑料容器是由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常见于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此类制品因为不容易彻底清洁,所以不适合用做水杯等,也不要循环使用。

    3号PVC(又作“V”)聚氯乙烯、4号LDPE聚乙烯制成的产品,常用于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因为这两类材质的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因此使用较为普遍。但它们的耐热温度较低,高温分解时有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所以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而且这两类材质的容器本身难以清洗,容易造成残留,不适合装饮品。

    5号为PP聚丙烯,可以用来制作微波炉餐盒,也是{wy}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以重复使用。6号标识的塑料制品由PS聚苯乙烯制成,在温度过高时会释放出化学物,不能用于装强酸、强碱性物质。7号OTHER代表由其他塑料制成,这类容器如果有破损,应该停止使用,因为它们表面的细微坑纹,容易隐藏xx。

    苑会林告诉记者,市场上常见的饮用水塑料瓶都经过国家检测,可以安全使用。目前,国际上对“日常使用的饮水塑料瓶致癌”也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但是,一些不正规厂家会生产垃圾塑料产品,并加入大量增塑剂等物质,这类产品就存在致癌隐患。

    消费者应尽量避免反复使用已经老化、容易变质的塑料器具,饮料瓶{zh0}不要多次重复使用,否则容易滋生xx,存在卫生隐患。”苑会林提醒消费者,使用塑料容器时,一定要看清瓶底三角形内标注的数字,只有了解了材料性能才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使用。尤其要警惕的是,市场上由塑料垃圾回炉、再生后的产品。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外购回收料及受污染的原料不能用来制作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由塑料垃圾再生制造出的奶瓶、容器,通常做工粗糙,没有商标,更没有环保回收标识。这些产品本身非常薄,几乎手一捏就会变形,还伴有刺鼻的气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以增塑剂分解出的气体为例,进入人体会引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如果被大量吸收还可能引起xxxx系统的紊乱和肠胃不适。

 

对塑料瓶无知真是害死人从塑料瓶底数字看其毒性

(朋友邮件转发)

   偶然从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塑料瓶的知识,吓了一跳,看来无知真是害死人呀!
  就此事我又想到:这些本来应该成为生活常识的知识,恐怕连一些专业人员也未必清楚,更甭说普通百姓了。像这样关乎千千万万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识,为什么不普及呢?没让普通百姓都了解这些知识,那么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算不算失职呢?
  这篇网文的原始出处一下子难以确切查证。我查询的结果,最早是2009-2-23 15:23出自“19楼空间”网站,后来在网上转贴流传过程中又经过一些人的整理,比如2009-7-21 09:20在“三明论坛”上又被网友添加了几张照片,加了一个关于阿联酋12岁女童因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而得癌病的引子。
  作为文科生出身,我缺乏塑料专业知识,看了这些确实感到震惊。平时我们总想着一些塑料瓶扔了很可惜,尽量多次重复利用一下,孰不知塑料瓶的使用禁忌多多。
  塑料呀,塑料,如今的人类已经须臾无法离开,可它潜藏的危险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为方便网友阅读,我把这些材料集纳如下,不免有重复和不一致之处,尚希见囿!

    阿联酋一个十二岁的女童,因为连续十六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她得了癌病。瓶里面含一种叫做PET的塑料材质,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你因节俭或方便而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机。
    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

    一般矿泉水瓶子,底部标示 1

    农夫山泉4升装, 底部标示 2

    泡茶的塑料耐热杯,底部标示 5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

    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PVC 聚氯乙烯  3 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 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PE 聚乙烯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微波炉。

    PP 聚丙烯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wy}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PS 聚苯乙烯 6  聚苯乙烯

    常见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PC其它类 7

    其它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和混合料

    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百货公司常用这样材质的水杯当赠品。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直晒。
  “1”PET: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
    使用: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2”HDPE: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 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xx的温床,你{zh0}不要循环使用。
  “3”PVC:目前很少用于食品包装
    ★ {zh0}不要购买
    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LDPE:保鲜膜、塑料膜等
    ★ 保鲜膜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5”PP:微波炉餐盒 
    ★ 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使用:{wy}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6”PS: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7”PC其它类:水壶、水杯、奶瓶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制成饮料瓶的化学物品。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2 高密度聚乙烯

  3 聚氯乙烯

  4 低密度聚乙烯

  5 聚丙烯

  6 聚苯乙烯

  7 其它所有未列出的树脂和混合料

  我们知道,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是有毒的,有些被使用的化学品会过滤塑料或者是把塑料带进饮料。在很多场合中,你或者是你的朋友会说:“我不喜欢喝这种饮料,它的味道像塑料。”这就是说明:你或者你的朋友正在喝着塑料了。
以上最有毒的是367号。如果在瓶底上出现这三个数字,千万不要喝这些饮料。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警惕塑料的毒性——从塑料瓶底的数字知其毒性_BENSE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