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回忆_恩普文学_百度空间

母亲,于20101309时病故,享年84岁。母亲离我们而去,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每当想起您,或者是看到听到与您有关的东西,总是泪湿衣衫。我们,梦中常有您的举手投足,常有您的言容笑貌。我们做儿女的,再也无法享受到您的慈爱。问世间:纵有千种思念,更与何人说!

母亲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生于1926农历111日。少时多艰,在她幼小的时候,外婆就过世了,母亲有2个哥哥1个弟弟和1个姐姐、1个妹妹,现在只有一个弟弟还健在,退休在哈尔滨市生活。母亲出身于桦川县横头山镇达子营村一个有名的大地主家庭,几个舅舅都是在北京市读过国高,姨妈们也是国高毕业,只有母亲读过小学。当时姥姥家是一方财主,高墙深院的,经常遭受土匪的侵袭,据说佳木斯市和平商场就曾是姥姥家的豆腐坊。在母亲19岁的时候,远嫁到集贤县太平镇太岩村一个私塾先生家的儿子——就是我的父亲,父亲后来在解放前夕的19493月份,也成了新中国人民教师。一个大家闺秀,走进一个普通家庭,一生中生育34女,当时我奶奶还健在,一家10口,仅靠父亲当教师的微薄工资收入度日。这样一种环境,母亲养成了一种刚毅的性格。母亲很好强。在19608月份怀着我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太平镇西南街(现太增村),农村生产队里吃集体大食堂,母亲在食堂里做饭,在临产的当天才回家生下了我。1960年,全国闹饥荒,母亲啃着树皮、吃着野菜和用玉米柍子粉碎变成淀粉把我哺育成人。

我是在19767月份高中毕业的。为了我上学,母亲付出了大爱。每天我要走土路10里地,来到太平镇中学上学。当时全校没有1台自行车,我天天带着母亲给我准备好的饭盒,饭盒里经常放着当时农家学子很少有的黑白两合面发面饼,还有炖茄子,一起放进书包里面,淌出来的茄子汤把帆布书包染成了尿布状。

我在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距离我所在的村3里地远的太和村教初一语文,教2个班级其中还担任1个班的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小学三年级的常识课程。当时全镇有初中教学班20多个,镇中学就有9个,其他都是像我所在的太和村学校一样是“戴帽中学”。我一般都是脱稿讲课,不是备课而是“背课”,古代文学课程我要求学生每篇倒背如流,并且传授自制一种固定公式翻译。每天要求学生会背一首唐诗宋词、要会背5个成语并造句、要写一篇日记,每个星期要写成1篇作文,划句子成份和词组我创造了一个土公式,全镇年终会考我教的学生基本都是创造纪录的满分。我因此在太平镇的教育界内外小有名气,自然就有镇校长不请自到地让我去镇中学教历史课程。我还是像讲评书一样讲历史,奇怪的是我的9个班级的学生,每天不愿意学习数理化和语文等主科了,天天盼望着历史课程的到来。我上了13天班,教了9天课,198444日黑龙江日报天鹅副刊上整个版面发表了我写的报告文学“曲种房创业记”,由此我的人xx生了突变,引起了当时县委书记的重视,把我调到县广播电台当上了一名编辑记者。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的母亲为我的成绩而高兴不已,在我每天上班时,母亲都目送到看不着我为止;在我下班时,母亲会早早地等在家门口,远望着我回来。

都说母子连心,在我和母亲的身上就曾演译着xx。在我上县城当记者一年半的日子里,有{yt}半夜12点整,我一个人住在空旷的广播电视局办公室里,突然一觉醒来,母亲就在前{yt}下午二、三点钟,在自家院子里,由于雨后泥泞湿滑,不慎摔倒了,弄得满身是泥,顺着木头杖子爬起来,受了一点轻伤,我掉下来眼泪。母亲数小时前发生的这一幕,原样地再现在她远方儿子的睡梦中——这件事时至今日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迷。当时农村家庭里没有电话,我坐早上6点多的双鸭山至牡丹江的列车回家。我刚一进家门就说起昨天的梦境,父亲说你怎么知道的呀?我说是我昨天晚上梦见的。这就是母亲与漂泊在外儿子相通心灵的感应吧。

母亲是我工作上进取创新的动力之源。在我正是娶妻生子的{zj0}年龄段里,她对我说:“你要做一个有出息的男人,不要一参加工作,就是娶妻生子、买房子、造安乐窝,人要活在事业上啊。”当时我正是县长的秘书,虽然身无分文,但条件还是优越的,追求者也不乏其人。直至29岁那年,“剩男”的我才走进婚姻殿堂。

“长兄为父”。长兄在一个只有30几户人家的小农场当农工,生活上自顾不暇。作为次子,我也只好担当起长兄的责任。父亲早在1987年初就故去了,留下母亲与未成家的我和刚成年的弟弟。父亲故去后留下的房子,当时只卖了2000元钱,这2000元钱还赊欠1000元钱秋后给。母亲随我到县城后举目无亲,加之父亲刚刚离世心情不好,我就花了640元钱,买了一台熊猫牌黑白电视机让她看,这当时是一般家庭里没有的电器。液化气当时只有县政府从大庆市用车运输回来,县政府办分给我一台液化气灶,当时花了120元。秋后的卖房款1000元由母亲收着了。我成了一家之主,带着家中无奈的母亲和无业的弟弟,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我求助有关县长为弟弟争取到了一份合同工,在太平镇太安村教了半年的小学。由于不胜任教学工作,只好求助在哈市工作的舅舅,舅舅将其调转到红兴隆粮库当保安至今。后来,我为自己娶了妻,又为弟弟成了家。

母亲越来越年迈了,那苍老的脸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对于母亲,我没有愧疚之处。谈不上孝子,但有一颗反哺之心,自己总想有能力让母亲活好每{yt}。这么多年来,我把挣来的稿费外快全部用在母亲身上。母亲每次接过成百上千的钱,总是喃喃地说:“在哪整来这么多的钱,可要来路明啊!”我说,您别忘记了您儿子可是“一支笔”啊,现在可不是集贤县了,双鸭山有些单位都慕名来找我写东西。对于我来说,这一辈子官没当明白,笔成一绝,各种文体十八般武艺,信手拈来,又好又快,立等可取。母亲嗔怪我又犯骄傲这老毛病了。

每次看望母亲,我都要到饭店点几样她喜欢吃的菜打包回来。看着母亲吃得香香的,我的心底甭提有多高兴。

就在母亲去逝前两天,我病倒了。母亲知道了,流下了心疼的眼泪……

母亲的一生,是非常朴素的一生。以前困难的时候,几年都舍不得买一件衣服。后来条件好了一些,也非常节俭,自己从来没买过一件好衣服,就是我们做儿女的买了衣服给她,也舍不得穿。一定要等到过年过节,或者是办喜事和来客人的时候才拿出来穿。母亲的行为让我们后辈很感动,那就是她在我们小的时候,满桌子都是好菜,她从来不动筷子,只是埋头吃米饭,把好菜留给她的孩子们吃,这种习惯她保持了一生。现在想来,让我们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心痛。

母亲是个勤劳农村妇女。农村里没有谋生的活计,早年老爸除了教书不会做什么,还经常发脾气。她就在家里喂猪、种菜,她还要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到大豆地扫落叶做烧火柴,没有运输工具,她就领着她的孩子们人背肩扛地弄到自家院落里。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我们家里那堆积如山的大豆落叶柴草是别人家里看不到的。不管是在炎炎夏日,还是在寒风凛凛冬天,她每天总是早上四五点就起床,打理10口之家的生计。做饭,洗衣,喂猪,样样都由她操持。  

母亲的品行在我们村里口碑很好。她是个热心肠的人,邻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邻里之间有什么事,她很乐于帮助别人,红白喜事都有喜欢找她帮忙,她做的事总让人放心。我家当时有一秆称,是全村{wy}的一杆称,全村180户人家每天互相传用着,天天有村民来家借称,她得记着这杆称传到哪家了当时村里面她认了几个干姐妹,处得像亲姐妹,我们都亲切地称呼着“大姨”。父亲当时是村中仅有的几个挣工资户,母亲有一个储钱玻璃罐头瓶,经常有村民来家中向她借钱,而每次她都有求必应。

这就一个平凡母亲的点点滴滴。

母亲,您驾鹤西去,劳碌一生的足迹踏遍乡村田野,常忆我们心中——您的青壮年很艰难,年轻的时候很受苦,中年后更繁忙,待晚年终可享点清福的时候,却依然放不下对我们儿女子孙们的牵挂。您看不惯我们娇惯孙辈,您见不得丝毫的浪费,您的良苦用心,您的脉脉亲情,我们懂!

从读书、升学、工作一直到成家立业,我们的一切都得益于母亲的谆谆教导、精心呵护。我们和您的心一直是息息相通,有什么委屈,总向您倾诉;有什么想法,总是和您商量;有什么喜讯,总是与您一起分享。您是月台,我们就是那待发的列车;您是港湾,我们就是那远航归来的小舟。是您,用乳汁血水把我们抚养;是您,用勤劳无私伴我们成长……您,是我们生活的导航人;您,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您,是我们今生爱的方向。

母亲哺育儿女们的乳汁啊,那流淌的分明是涓涓血汁……哀哉,母亲!伟哉,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世界上最真挚的爱莫过于母爱,世界上最纯洁的爱莫过于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我们感谢您——如今,您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有的已经步入老年,最小的弟弟也是44岁的人了,各家的生活还算殷实。这殷实有您的艰辛,也有您的叮嘱,有您的牵挂,更有您的精神支撑。只是这个44岁的弟弟因为下岗,婚姻离异后领着一个儿子过日子,这便成了母亲永远的牵挂。但是您老放心地走吧,只要有我们姐弟们在,就有小弟的幸福在。我们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走出困境,因为他是我们的同胞骨肉兄弟!

我们会铭记您的教诲,像您一样,勤劳一生,节俭一生,劳碌一生,无私一生。珍惜您给我们留下的实干、自尊、自强、坚强等巨大的财富,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苦辣甜酸咸的人生里,用我们的汗水,用我们的微笑,用我们的脊梁,为我们的儿女、为我们家族的后代子孙撑起一方蓝天!

母亲,您是不朽的!您是伟大的,您虽然走了,但您的精神永存,您的思想长在!我们会踏实做人来报答你。岁月的车辙,碾不碎我们如海的思念;初春的寒风,吹不动我们如山的悲痛。怀感恩于此时,寄思念于此地,此情此爱,绵绵无绝期。

母亲,您永远与我们同在!


1 2010-02-15 20:14 |
初二给朋友拜年
      ┏┷┓  ┏┷┓  ┏┷┓ . ┏┷┓ 
 ◢◤○◥◣◢◤○◥◣◢◤○◥◣◢◤○◥
█ ┏━┓ █ ┏━┓ █ ┏━┓ █ ┏━┓ █
█ ┃新┃ █ ┃年┃ █ ┃快┃ █ ┃乐┃ █
█ ┗━┛ █ ┗━┛ █ ┗━┛ █ ┗━┛ █
 ◥◣○◢◤◥◣○◢◤◥◣○◢◤◥◣○◢
  ┗┯┛  ┗┯┛  ┗┯┛  ┗┯┛
祝朋友◆◆ ◆ !!!
虎年有虎来守护,虎背驮来福寿禄,
虎嘴衔来金满屋,虎腿迈着青云步,
虎头顶着好仕途 ,虎爪劈开财路,
虎尾展开大鸿图,祝你全家都幸福

郑重声明:资讯 【母亲的回忆_恩普文学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