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31
北京晴
德国 柏林
飞机于北京时间00:00,柏林时间17:00(时差-7小时,以后以当地时间计)到达德国柏林特格尔机场。机场不太大,提行李的地方好小,等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拿到行李都是挤出去的。出关的时候只是在护照上面盖了个章,连入境卡都没有填就入境了。走出机场时还下着零星小雪,路面湿湿的。在停车场坐在大巴上等夏夏和我们会和,和司机聊了一会天,司机是俄罗斯人,有1个儿子1个女儿,和他用英语交流有点吃力- -。20:00我们在"NIN HAO"中餐厅吃晚饭,味道嘛,不好吃也不难吃,所以没什么好说的。吃过晚饭入住酒店。房间还比较宽敞的,羽绒被、羽绒枕头,没有热水壶,没有拖鞋。桌上的水和卫生间的洗漱用品都华丽丽的而且免费。在飞机上没怎么睡,洗了澡躺在床上时差不多是北京时间凌晨5:30,所以基本是{yt}一夜没睡觉,困死了。
2010.2.1
德国 柏林
现在来回头想想,还是柏林酒店的早餐{zh0}吃了,不过不喜欢它们的面包硬邦邦的,酸奶挺好喝,一个去德国留学的朋友说那边{zpy}的就是酸奶和土豆=
=,另外一个喜欢的就是水果茶。香肠虽然是亮点,但本来对那个就不是很有爱,SO关于早餐就不多啰嗦。总的来说整个行程酒店的早餐对于我是没太大吸引力啦,除了{zh1}一家很难吃,其他都差不多。早饭后开始了柏林{yt}的行程,因为欧洲下过雪,所以天气还是挺冷的,幸亏贴了暖宝宝,带了热水杯。
·凯撒威廉纪念教堂
威廉二世1891年到1895年下令建造这座教堂,以纪念他的祖父德皇威廉一世(KAISER WILLIAM 1)。在二战中被毁,只留下塔楼残余部份及一些彩色玻璃,现被保留着为战争纪念物,在威廉大帝教堂原址,埃贡·埃尔曼1961年新建了一座教堂,新建的教堂是灰色的,不太起眼,只有在夜晚灯光映衬下变成蓝色。灯光透过蓝色的查尔特斯玻璃建筑石射出来,教堂在灯光中显得xx美丽。教堂的遗址被布置成纪念馆。(<-学知识时间- -,网上找的,我们没看到晚上的样子,不过进去看了里面)
旧教堂
新教堂
新教堂外面是石头水泥和玻璃
教堂内部的气氛很梦幻,安静祥和,重要的是很暖和= =
教堂旁边的小广场有些可爱的小雕像。北京也是个历史文化名城,什么时候城市雕塑的水平能抬一抬呢,哎,不是没人才,是拍板的人太没审美水平额~
路边小街的柏林熊
去柏林墙路上看到的大熊~
我觉得在柏林看到的各种设计都体现出了德国人的严谨、秩序与逻辑性
古典的交通灯~
还看到一个可爱的小车
·柏林墙
·犹太人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是由丹尼尔·里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解构主义建筑。
-馆内参观流程:虽然从外来看,普通的旧门庭似乎与一边的新现代派建筑毫无关联,事实上,两者通过设计巧妙的通道相连。里柏斯金让观众只有通过建于1735年,前身为柏林博物馆旧馆的地下室方可进入。在地下一层中参观者将在岔口处做出选择,三条走廊将通往不同的场所,也隐喻犹太人最初的选择,通往死难、逃亡或者艰难共存,而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尚前途未卜。其中,一条走廊通向一个沉重的金属门,打开后是一个黑暗的、有回声的塔的基层,里柏斯金为塔取名“大屠杀塔”,以纪念成千上万被屠杀的人,沉重铁门,阴冷黑暗的狭长空间,微弱的光线,使参观者无不感受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绝望与无助,藉由此混乱的图形表达出欧洲集体意识中最痛苦回忆之可怖。另一条走廊通向霍夫曼公园,也称“逃亡者之园”,位于外院的一块倾斜的平面上,由49根高低不等的混凝土柱体构成,表现犹太人流亡到海外谋生的艰苦历程,由于斜坡地面及不垂直的空间感觉,使人感到头昏目眩,步履艰难,使人联想到犹太人流离失所、漂泊不定的沉重经历。每根混凝土排柱顶上均植有树木,表示犹太人生根于国外,充满着新生的希望。{zh1}一条走廊末端是在一个高高的陡峭的楼梯旁,从那里可以去一般展厅。参观者{zh1}转回地下室,从那儿离开。“没有{zh1}的空间来结束这段历史或告诉观众什么结论”,里柏斯金说,正是这种“空缺”,将使“一切在他们的头脑中持续下去。”(<-学知识时间- -·网上找的。说实话在这里我逛的比较晕,也不知道自己去的哪是哪·都是德语也看不懂)
喜欢这些窗户
十字窗
其中的一个展厅,色调很舒服~
教堂对面有很多人在堆雪人~~我也好想去玩啊,哈哈
·勃兰登堡门
沿着菩提树下大街(德语:Unter den Linden)步行到尽头就是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现在保存的勃兰登堡门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自滑铁卢战役以后,勃兰登堡门逐步成为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国家的标志。做为{wy}保存下来的柏林城城门,它见证了柏林、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学知识时间- -。)
勃兰登堡门前的街头艺人~
·国会大厦
穿过勃兰登堡门右手方向就是德国国会大厦,是xx议会的所在地,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
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二次大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1994年至1999年,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诺曼·福斯特先后设计了27个草图,终于给头秃了几十年的国会大厦重新扣上了一个以钢为骨架,以玻璃为幕墙的圆顶。这个被人戏称为“英国鸡蛋”的圆顶造型简洁有力,体现着当代建筑美学的风格,又是一件技术上的杰作。从其顶端悬下一支漏斗状的柱子,下面就是议会全体会议大厅。“漏斗”上镶嵌着360块活动镜面,把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同时,又为了不让直射的阳光晃眼,在玻璃圆顶的内侧安装了可移动的铝网,由电子计算机按照太阳的运动自动调控位置,其能源来自于国会大厦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学知识时间。- -)
·包豪斯档案馆
博物馆是由包豪斯创建者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设计于1964年,在他去世后的第十年即1979年建造完工,从而终于实现了这位建筑师要在自己家乡建造一座包豪斯档案馆的愿望。博物馆的展品包括具有典型包豪斯风格的建筑设计模型、家具(有xx的巴塞罗那椅、悬条椅等,很多款式现在仍然很流行)、家居用品和绘画,还有包豪斯的色彩构成的课程资料等。在馆内押20欧可以租用中文的讲解机,不过讲解的很泛泛,不能了解到包豪斯设计详细的思维、方法、技法等内容。这里卖的画册很便宜,呵呵。
馆内不让拍照,所以网上找来些图片
工作室吉祥物在柏林买的软糖~~真的很Q -v-~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