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亭子殖民时代不争普选(陶杰)
石按:陶杰这篇,转自朱子一博客。陶的文风,以嬉笑怒骂著称。但我的口味,还是更喜欢他那些平实直正的文章,真有所谓浩然之气。这篇是,评马英九当选总统那篇也是。

泛民主派争普选,亲中势力和中方最「条气唔顺」的一点,就是「为何英国管治时不见你们香港人争民主?」
泛民主派中的司徒华,在英治时代前半生大力争民主,而且与传教士叶锡恩,并为反英反殖的政治人物。还有刘千石,工运始於殖民地时代,其时亦未见中方声援。说泛民主派在英治时代没有争民主是与事实不符。

其余的泛民主派人士,在殖民地时代处於读书进修阶段,如大状四十五条,在六七十年代,他们尚在发育,叫他们如何争民主?反而那时的亲中势力,搞工会反资本主义最力,今日与商家往中南海的国宴厅一起挤,与有钱佬杯酒言欢,有的还沦为工贼。

泛民主派在殖民地时代不止争取过民主,还争取过香港独立,思想比甚麼普选激进,其组织备受殖民地政治部监察。说香港人九七前没有争过民主权利,是篡改历史,谎言说一千次,好像就弄假成真,这是欺香港下一代人无知,与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一样,罪行相等。

即使退一万步,就算一九九七年之前,香港人争普选,态度不如今日之积极,那又如何?这是一个感性的选择——英国管治香港,深得港人信任,制度公正,法治优越,尚有伦敦下议院监察,在保守党当政时期,工党议员不断组团访港,收集民意,回到英国,所发表的尽是针对殖民地政府的不友善言论。有此完善的机制保障,香港人当然不必要普选。

今天,「回归」中国了,香港人反而要普选,不要问香港人为甚麼英国管治时不要普选,英国人走了,偏偏你来了,为甚麼就要普选?答案很简单:自一九四九年之后,身为宗主国,英国政府非常理性,从来没有搞过「文化大革命」,没有向地中海飘过浮尸,没有输出世界革命,没有跟金日成和波尔布特称兄道弟,没有向伦敦的游行示威者用坦克车镇压,英国不必向谁保证「从此不走回头路」、「改革开放一百年不动摇」,深得港人信任:这个国家很稳当,没有患上革命和暴力的情绪羊痫疯。

这就是香港人在「殖民」时代安於做顺民的理由。不错,香港人没有倒过麦理浩,也没有倒过尤德彭定康,偏偏倒董,香港人就是信任那一个,不信任这一个,而信任和尊重,是要自己挣回来的。重温xxx语录:「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就不会呼天抢地,悲叹香港人为何在殖民地时代甘於做顺民,做到今天,看见彭定康回归,尚视同亲人。这世界很不公平是不是?不,在不「公平」中,却是百分百公正。
郑重声明:资讯 【黄亭子殖民时代不争普选(陶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