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会成新车斗法下一个较劲点么?_danieluo_新浪博客

文/罗裕

昨天,在新浪汽车的“今日话题”栏目下看到一个小调查,题为“您看好轻量化汽车未来的发展吗?”,调查结果显示,有26%的网友“很看好,环保概念潜力无限”,有62%的网友“看好,轻量化汽车可以发展”,有9%的网友“不好说,在国内发展有点悬”,有4%的网友“不知道,汽车轻重和我无关”。

在油价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看完这一调查,我不禁想问,轻量化会成新车斗法的下一个较劲点么?

细想一下,国内新车斗法的较劲点,确也经过几个轮次的变迁,还能清晰地记得去年各厂家还在使劲地用五星级安全碰撞作为新车的显著卖点吆喝,此外,节油性、全球同步车型、大气中庸外观、2.0L黄金排量等等都曾成为新车的较劲点。

而近期节能环保无疑是车界的最热话题,有关“汽车轻量化科技”的概念也可谓炒得热火朝天。

在国内,在根深蒂固的“德系车厚重皮实,日系车轻薄不安全”的传统观念下,一汽马自达成为{dy}个敢于吃螃蟹的企业,新车上市大打“轻量化科技”的节能牌和安全牌。

另以即将开幕的广州车展为例,笔者注意到,马自达睿翼2.0、马自达CX-7、奔驰全新E200/E260轿车/E260双门轿跑车、兰博基尼Murcielago LP640 Roadster、海马M2、宾利欧陆Supersport等均是以轻量化为主打卖点的。

笔者查得研究数据发现,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在驾驶方面,汽车轻量化后,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从碰撞安全性考虑,碰撞时惯性小,制动距离减小。此外,车辆每减重100kg,CO2排放量可减少约5g/km,因此,汽车轻量化对于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十分重要。

以睿翼2.0为例,更为合理的车身设计使其车身比{dy}代Mazda6大大加长的情况下车身自重更轻,在不牺牲后排空间及乘坐舒适性的同时实现了0.27的同级别{zd1}风阻系数。此外,采用电子助力转向技术、发动机和变速箱进行重新调校后,这些都大大提升了睿翼2.0的节油性能。睿翼2.0在油耗指标上xx不逊色于1.6L级别车型,其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仅7.8L。而高刚性车身、6气囊等被动安全装备也确保其获得国内C-NCAP碰撞5星级。

从未来趋势看,无论是传统动力系统的车辆,还是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都需要轻量化科技的支持。

目前,汽车的轻量化主要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发动机/变速器/悬架/车身/其他附件)使用轻质材料的方式来实现。目前最为普遍的是使用高强度钢来作为汽车轻量化的措施。研究表明,采用高强度钢板在相同强度设计条件下可以减少板厚及重量,同时还提高了汽车车体的抗凹陷性、耐久强度和冲击安全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轻量化更多涉及内在的结构设计和轻质材料应用,不像外观、节油性、五星安全碰撞那样能让消费者直观地{dy}眼就看得到,这也就给厂家以此宣传新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而“车身越重越安全”的传统观念误区也会给轻量化的推广提出相当的挑战。

轻量化目前确有“酒香还怕巷子深”的难题。

{zh1},笔者认为,轻量化科技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国内车厂目前在这点上还不能享受任何优惠的政府补贴政策。

对比之下,美国政府PNGV计划(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政府每年投入2亿美元,用于家庭轿车的减重。目前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也正在进行“超轻型汽车”工程,力争减轻车重30%。

试想,如果轻量化能像1.6L以下减免购置税那样得到政策倾斜,那么,新车斗法轻量化才会更趋规模化和白热化。

(by danieluo)

({dj2}供稿新浪汽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网友指正、赐教,email:danieluo@126.com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轻量化会成新车斗法下一个较劲点么?_danieluo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