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毒原因 青皮红肉的鱼类(如鲣鱼、鲐鱼、鱼参、秋刀鱼、沙丁鱼、竹荚鱼、金枪鱼等)肌肉中含血红蛋白较多,因此组氨酸含量也较高,当受到富含组氨酸脱羧酶的xx(如莫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污染后,可使鱼肉中的游组氨酸脱羧基形成组胺。组氨酸脱羧反应如下: 在温度15~37℃,有氧、中性或弱酸性(pH6.0~6.2)和渗透压不高(盐分3%~5%)的条件下,易于产生大量组胺。当鱼品中组胺含量达到4mg/克时,即可引起中毒。人体摄入组胺达100mg以上时,即易发生中毒,同时也与个人体质的过敏性有关。 其他氨酸脱羧产物如尸胺、腐胺、酷胺、氨基己醇等,可与组胺发生协同作用,使毒性增强。 2.中毒症状 组胺中毒是一种过敏型食物中毒,其主要症状为: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红,xx、头晕、胸闷、呼吸促迫。部分病人出现结膜充血,口唇肿,或口、舌、四肢发麻,以及恶心、呕吐、xx、腹泻、荨麻疹等。有的可出现支气管xx,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病程大多为1~2天,预后良好。 3.预防措施 (1)在鱼类产储运销各环节进行冷冻冷藏,尤其是远洋捕鱼更应注意冷藏。 (2)对在产运过程中受过严重污染或脱冰受热的鲐、鱼参、鲣等须作组胺含量检测,凡含量超过100mg%的不得上市销售,应改作盐腌加工,使组胺含量降至允许量以下,才得上市。 (3)市场供应的鲜鱼应采用冷藏货柜或加冰保鲜,凡青皮红肉鱼类(如鲐、鱼参等)应有较高的鲜度,严禁销售变质鱼类。 (4)对体型较厚的鱼腌制加工时,应劈开背部以利盐分渗入,使蛋白较快凝固。用盐量不应低于25%。 (5)消费者选购青皮红肉鱼类时,应特别注意鲜度质量。烹调加工时,将鱼肉漂洗干净,充分加热,采用油炸和加醋(或红果)烧煮等方法可使组胺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