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果蔬汁和生食蔬果的体验_五月_新浪博客

    果蔬汁及生食给我带来很多身体,精神和灵性上的益处。从身体健康方面来说,果蔬汁就像救命“良药”一样。这里我只想说一说其中的一个小体验,至于是怎样“救命”的,说来话长,所以以后再说。

    去年(2009年)七月至九月初,我断断续续地在吃一位中医师开的方药。药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清胆经的热。那位中医师也是一位很好的医生。喝了三剂药后,觉得效果不错。医师就告诉我可以接着再服用直到好了为止。大概是又服了五,六剂药吧,这期间我就渐渐觉得吃不下饭去,本来还有三剂药没煮,可这药没办法再喝下去,因为吃饭吃一,两口就已经觉得胃涨,吃不下去了。我的胃肠本来就不强状。我想这xx里有苦寒之药,很有可能是这苦寒之药加重了胃寒,因此吃不下饭去。怎么办哪?两星期后,我和老公还要出趟远门,机票都订好了,身体这个样子怎么能旅行呢?我也不想再吃其它的补救中药。这时我想起了汁法。

    几个月前在新浪博客上到处看着玩儿,巧遇五盛渊老爹的博客,当时只大致看了看,没太多注意。这有两个愿因。原因之一是当我生食室温的蔬菜,水果时,我都会觉得全身发冷,手脚冰凉,身体某些部分还会觉得异常冰冷,好像血液都瘀阻在那儿了。之二是我看过的所有中医都告诉我要少吃水果,蔬菜,如果吃的话也要吃温性或热性的。有时,我也会嘴馋,想吃水果,就只能用温水浸泡一会儿,然后再吃。有些水果,比如芒果,菠萝等湿性大的,吃了后会觉得下腹部特别的湿重,而且那儿的皮肤会觉得很痒。曾经有一位中医认为我身体太寒了,而戏称我为“雪山派xxx”。虽说没太在意,可是五盛渊老爹的博客也把“汁法”的种子种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的一个朋友,大概一年前听说他每天只喝3升左右的果蔬汁,长期如此而且不吃其它食物。另一位朋友,本来也笃信中医,最近也开始喝起了果蔬汁。这两位朋友的饮食转变给了我一些震动,于是我就又仔细地阅读了五盛缘老爹以及其他汁友的博文,觉得很有道理。而且五盛缘老爹的亲身经历,还有他的言语间的诚实和恳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老爹无偿帮助他人的胸怀让我很佩服和感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已经用中医,中药调理好久了,可并没有太多的效果,所以就有了放弃之心。这一次的情况有些急,我就想干脆“破釜沉舟”,看看喝大量的果汁到底会怎样。

    离出门日期还有大概两星期左右,要抓紧了。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所以没有那么严格。蔬果汁也是随意配的,一般都是3个苹果,再加胡萝卜,西芹,番茄等应季蔬菜,水果,喜欢加什么就加什么。每天都是上午12点以前喝500毫升至800毫升的果蔬汁,中午和晚上都各再喝一大杯果蔬汁,有时生食些喜欢的蔬菜,水果。大概就是这样,有些记不清了。几天后,晚餐我就能吃些凉拌色拉和米粥之类的。到出发的日子时,我基本已经能正常吃饭了。这期间虽然喝汁和生食蔬菜,水果后,还是全身发冷,手脚冰凉,不过到户外晒晒太阳,稍微活动一下也就好了。

    我原以为生食不适合我,可是这次喝果蔬汁和生食蔬菜,水果的经验,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真正体会到喝果蔬汁和生食的好处。

    另外还有一点是,喝果蔬汁和生食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对我产生效果,也极有可能是因为我长期食素(无肉,鱼,蛋,有时会吃奶制品)的结果,而且最近的2,3年时间是纯素(无肉,鱼,蛋,奶,蜂蜜 - 不食任何动物食品及其副产品),大约一年半时间几乎不吃加工食品,所以体内毒素不是特别多,也不是很毒的那种。纯素饮食真是救命饮食,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过话太长,以后再说。


不孕,每天吃一份肉类,妇女不孕的机率就增加32%,吃越多肉,不孕机率就越高。

心脏病: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花费超过一兆美元,

癌症:每年超过100万人,,60万人死于大肠癌,光是美国xx大肠癌的费用约65亿美元,每年数百万人因肉食而罹患其它癌症。

糖尿病:全球逾二亿人患病,每年xx费用约1740亿美元。

肥胖症:全球有16亿人过重,4亿多人有肥胖症。单是美国每年的医疗开销930亿美元,每年至少260万人因过重或肥胖因素而死亡

腌肉及鱼增加儿童白血病风险,
“金黄色葡萄菌”感染,一种具抗药性的超级病菌。
蓝舌症、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禽流感、狂牛症、猪瘟、李斯特氏菌、
贝类中毒、妊娠毒血症、弧形杆菌、
大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
皮肤病、肾脏癌、乳癌。
外表健康的牲畜却带有隐藏的疾病。
还有更多......


  • 使用高达70%的纯净水,污染多数水资源,
  • 清砍地球的肺 - 热带雨林,80%被砍伐的亚马逊雨林被用于畜牧业,其余20%被用于种植喂养牲畜的谷物,
  • 耗费是全球43%的谷物,
  • 消耗是全球85%的大豆,
  • 导致世界饥荒 - 10亿人饥饿,
  • 造成80%全球暖化
  • 还有更多......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喝果蔬汁和生食蔬果的体验_五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