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你的汉家衣裳【成人仪式,我们穿汉服吧】_喋血玄菟,痛饮黄龙 ...
不要忘了你的汉家衣裳

 

【成人仪式,我们穿汉服吧】

首先建议:各位手机党改用电脑。

资料均来源于百度。(音乐:《汉家衣裳》孙异)

文章比较长,不管你是怀疑是肯定、是支持是反对,请读下去。

作为汉家儿女,我们应该去了解。

欢迎分享。

 

     高三的同学们,今年五月,我们即将迎来成人礼,这是2F送给我们的一份值得纪念一生的礼物!相信大家都知道,成人礼要求穿正装,那么,大家打算穿什么?燕尾服?洋装长裙?难道堂堂中华五千年文明,连一件像样的礼服都不能给予子孙,要我们学着人家么???

中华文化

奇装异服的其实是我自己

作者:magudo (一位加拿大留学生)(原文较长,有删节)

    刚来到加拿大的时候,不管是在哪里,只要是屋子外面,縂会对那些穿这传统服装的印度人、中东人。忍不住多看几眼。稀奇嘛!那个时候只觉得有方便的牛仔TS不穿,干吗非要穿长袍?冬天零下几十度的时候会看见那些不得不对天气屈服的印度人穿上了羽绒服,但是在他们或长或短外套下面通常都会看到非常不搭的长袍的下摆,显得特别的突兀。夏天也常会遇到或胖或瘦穿者漂亮莎丽的印度女人,被这麽多布包著,看著就热了……逛shopping mall的时候偶尔会和一两个从头到脚全用黑布遮起来,只露出两只又大又深邃的眼睛的阿拉伯女生擦身而过……慢慢的,习惯了多元文化的加拿大街头各式各样的传统服装,见怪不怪了,开始觉得理所当然了。

    直到学校举办了万国文化周,看到同样是东方面孔的人穿着浴衣、和服、韩服粉墨登场。越南人也穿了与旗袍类似的国服——但是里面有穿裤子,看上去很端庄。其他印度、中东、拉美地区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都有各自吸引人的地方。

    中国的桌前冷冷清清的,那位代表穿者红色高领紧身背心毛衣,咖啡色皮窄裙,手上挽了个LV的包包。桌子上面摆招几盒廉价的饼干,和一些早已经被看烂了的京剧脸谱,中国结之类的……

    我想就算是这时候来的是个少数民族的中国人也会穿出非常有特色的传统服装吧。我开始察觉——奇怪的并不是街上那些穿着奇怪衣服的人,他们都理所当然的穿着他们自己的衣服。奇怪的是我们!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全世界的人都被西化了,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不穿Tshirt牛仔的人的想法都很奇怪,理所当然的把西方的那套标准去衡量一切的事物并且认为其他非西方的人也都这样想的。

    是这样吗?其实最特别,最奇怪的应该是我们吧。只有我们一直都在借用别人的衣服别人的标准别人的价值观。又到冬天了,今天还下了一整天的雪。如果在让我看到那个在长袍外面穿Coat的印度人,我笑不出来了……有一点敬佩,还感到……很羡慕……

…………………………………………………………………………………………………

留学生“天涯在小楼”的内心独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

   登上那古老的城墙,抚摸着泛苔的柱梁,当我兴奋地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地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zy}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 heart will go 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我记得了,一群褐发蓝眼的豺狼,带着坚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 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 

    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却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 

    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

   所 有想着西装成人的朋友,如果你没认真读过一页《xx》,却等待着圣诞老人;如果你为了西方情人节舍弃了春节;如果你根本不信基督教,却希望在教堂身穿白色 婚纱举行婚礼;如果你仍然相信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无话可说。可是,如果你自认为还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请在我们最美的成人礼上,穿上本民族的服饰 吧!

………………………………………………………………………………………

汉家儿女

    那么,本民族的服饰,到底是什么?唐装么?旗袍么?(少数民族的同学可以抱着“欣赏”的态度读完这一段,谢谢!)

    朋友们,请允许我问一个问题:你是哪个民族的?相信大多数人会说:汉族。那么,汉族原先叫什么?是的,叫“华夏”。为什么叫华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左传》

    朋友,你是否考虑过,这个“服章之美”意味着什么?你是否疑惑过,在56个民族大团结的时候,为什么汉族总是白衬衫黑裤子或者连衣裙,难道几千年的先人们都穿这个?你是否在看了无数武侠剧后,偷偷地披着床单,舞起水袖,想象自己是一代豪侠?

    那个,那个莫可名状的,到底是什么???


              服!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末清初“剃发易服令”下达时被迫废止,并非自然消亡!其间数千年汉民族所穿的服装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服由此得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xx的风韵,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更多请看:纪连海在百家讲坛的一段:


     汉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没有灭绝,道教、佛教徒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服装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清朝建立后,颁布“剃发易服”令,我们被迫穿上满服。近代时,有人将西方剪裁设计理念和满服结合,设计出新式旗袍和马褂“唐装”,出现不过百余年,并非“唐朝服装”。它可以算作中华特色的产物,却绝不是千年来的汉家衣裳! 

    汉服,美丽的衣服,华夏民族的根源所系。它的内涵和历史,足够让它成为世界文化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华夏子孙可以不穿它,却怎么能够忘却它、怎么能够眼看着它离开中华?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个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偏偏那个以服章成名的民族没有;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偏偏人口最多的那一个民族没有。这是怎样的悲哀…… 

  ………………………………………………………………………………………

冠笄之礼

xx天合 成人之岁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dy}礼,绝非偶然。 
男子冠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本上在此时举行。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xx学者彭林)

女儿笄

     《周礼》及古代习惯,都是十五岁左右行笄礼,最迟二十岁。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现代则可引申为成人之礼。我们会发现,笄礼的象征意义和冠礼一样重大,同样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一个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这一过程体现了女性的柔美,暗示了女子将以与男子不同的方式共同支撑起我们这个世界。

……………………………………………………………………………………

    新时代的我们即将迎来18岁的成人礼,它将成为人生的转折点,也有着与传统的冠笈之礼一脉相承的意义:经过成人礼,我们要学会开始承担责任,做一个成年人,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很久前,我曾想过在成人仪式穿上旗袍,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当我接触到汉服,我告诉自己:成人仪式,我要穿这个。它承载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它是汉家儿女不能遗弃的霓裳。

     因此,为何不在成人仪式的时候,穿上汉家的礼服,成为一个懂礼、有责任的正式的成年人呢?

………………………………………………………………………………………

题释疑

#汉服是古装吗?

答:大家认为的“古装”,往往是影视作品中的戏服,出于制作经费、拍摄效果等各方面考虑,戏服绝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汉服。真正的汉服有制式的要求,毕竟蕾丝和破布条组成的戏服绝不可能是祖先们的衣服。

#唐装、旗袍是不是汉服?

答:不是。所谓“唐装”、旗袍、马褂这类服装是近代根据满族服饰改造而成的,能否作为满族服装都有待商榷,更不可能是汉服。

#你们穿的是和服还是韩服?汉服这么像日韩服饰,是你们因为自卑心理设计出来的吧?答:我们穿的是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国自古以来就在东亚乃至世界有着重要地位,中华文明的繁荣与进步吸引了许多周边小国的学习和借鉴。而华夏衣冠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朝鲜、蒙古、不丹、越南等国的服饰。例如和服,就是模仿了唐朝服饰;韩服则是更多借鉴了明朝服饰。而日本、韩国对于本国的文化保存的更好,所以才造成了大家把汉服会误认为韩服和和服的原因了。这不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是很多研究人员对史料和文物进行了慎重严谨的考据之后,尽可能复原来的。当然,由于汉服本身就是随时代发展的,有些工艺已经不符合实际或者失传,必要的“取精华去糟粕”还是有的。

#你们总强调汉族,不是大汉族主义吗?你们考虑过少数民族的感受吗?

答:穿自己民族的服饰,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穿汉服,和说汉语、用汉字一样,是很自然的事。事实上,我们非常支持少数民族同学在成人礼上也穿本民族服饰,那才是真正的民族和谐!我们也从来不排斥歧视任何其他民族,我们只是想在五十六个民族大合影的时候,中国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明最灿烂的汉族不再是穿着尴尬的旗袍、中山装和T恤衫,而是穿着同样历史悠久的汉服,和少数民族一起共同保护国内各民族珍贵的文化。


蒙古族的王楚这样说: 我的建议可能不代表大多数少数民族,因为我本人已经被高度汉化。我还是比较支持的,毕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其 中包括服饰。民族平等这一概念在汉族人身上同样适用,我接触过集中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人最多。他们其实把我们现在穿的细化服装当成是汉化的表现,本民 族的特色大都体现在头饰上。因为民族服饰毕竟不太方便,汉服复兴的话,汉民族在服饰上有了自己的特色,实际上可以让少数民族认为自己在特色服饰上不是孤立 的。但要注意{zh0}从文化特色上宣传,不要宣传别的民族对汉文化的抹杀更不要从政治历史角度去强调汉服被禁等等。容易让人感觉有立汉族为华夏正统的思想。

 



郑重声明:资讯 【不要忘了你的汉家衣裳【成人仪式,我们穿汉服吧】_喋血玄菟,痛饮黄龙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