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又除_木木_新浪博客

(一)

今夜北京的烟花很漂亮,真的很好。

静静地坐在卧室,窗外的烟花流光溢彩、姹紫嫣红;还有阵阵爆竹声,把客厅里传来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喧嚣声盖住,真的很好。

我因此有些喜欢这份热闹了,而这种热闹,是我在很多场合都不喜欢的。今晚,这个除夕之夜,我觉得了这份烟花爆竹所带来的热闹的可爱。它单纯,一飞冲天之后,绽放着缤纷的美丽,仿佛就是为的划破这寂静的夜,唤醒大家一起抛却尘世间的一切琐屑,快快乐乐过年吧。

这是一种没有矫饰的热闹、没有矫饰的美丽。

 

(二)

吃过晚饭的时候,我抱着木木站在阳台上。我告诉木木,今晚是除夕,是一年的{zh1}{yt}。今天可以睡得很晚,想多晚睡觉都可以。木木问:可以不睡觉吗?我说:可以。

木木对烟花好奇、喜欢但又有些害怕。当花炮在楼下腾空而起的时候,他会担心地问我:会把楼房冲倒吗?我安慰他说:不会的,很安全。

马路对面有人在烧纸钱。木木问:他们在烧什么?我说:那是在给过世的人烧纸钱。

木木这么小,当然还不会懂得什么是除夕,更不懂得为什么有人要烧那些纸钱。

 

(三)

很小的时候,我们也会在大年三十吃年夜饭之前去已过世的长辈的坟前烧纸钱、点灯的。

大年三十晚上都会很黑很黑。伯父会准备好几百响的鞭炮、蜡烛、香、纸钱、还有一盏用墨水瓶作的煤油灯,带着我们去祖父、曾祖父的坟上上坟。

三十晚上去上坟,主要目的是去送灯的,并不需要特别的拜祭。每到一座坟前,会先点上蜡烛、香,放一小挂鞭炮、几个爆竹,然后在坟前插上一个自己用竹子做的灯笼,把墨水瓶做的煤油灯放在灯笼里面,点燃之后就可以走了。

每次,走得远远的之后,我会回头看看那荒无人烟的坟山,微弱的红光点点飘忽在坟头,整个除夕显得寂静而又神秘。

 

(四)

小时候没有空调、更谈不上象北方一样有暖气。南方湿冷湿冷的,有着刺骨的凉,冬天其实很难过。大家都用炉子生火,围在一起烤火。

我特别喜欢这种围炉向火的情景。一大家人,坐在一起,烤着火、喝着热茶,聊着天,那可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这是农村过年的一句俗话,说的是大年三十一定要把火烧得旺旺的,而元宵节一定要通宵点灯。

所以,大年三十的炉火烧得比平时都旺,小孩可以通宵守岁,还有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吃。这可真是一年到头的期盼啊!

三十过后是大年初一,依旧很有“年”味。初一一过,“年”味就一日不比一日地减下去了。到大年初五,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往日的寂静与无聊中。

是从初几开始祭灶神的呢?真的记不起来了,只记得祖母会在夜深临睡前,带着我到厨房,在锅底放上一盏清油灯,点燃之后在灶头作揖,然后就带着我去睡觉。

祖母和伯父都已经去世十多年了。今夜,在那寂静的青山,是否在等待一盏红色的灯?

 

(五)

随着年岁的增长,会越来越感觉到春的可贵。

前些天从芜湖坐出租车到南京,连续阴冷好几天的天气竟然晴朗起来。一路上看到山坡上有着绿色;还有些土地已经被翻过,一块一块的土,黑色的、湿润的、很有糍性,阳光明媚地洒在土地上……春天,这就是春天的气息,真的令人感动。

记得几年前,{yt}早上去上班,出租车快上高速时,我突然看到一株小树苗在路边刚破土而出,顿时感动得不知所以。

小时候,大年三十下午,父亲一般不再出去劳动,而是拿着锄头在屋前屋后的菜地里翻土,预备来年春天种菜。和暖的阳光下,每一锄头下去,都仿佛铲掉了一块严冬,翻出了一角暖春。

可惜那个时候,根本就感受不到春的美好与可贵。

几年前,读张惠言的五首《水调歌头》,{zh1}一首开头两句是“长鑱白木柄,劚破一庭寒”,写得真的是太好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峥嵘岁又除_木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