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会转载】吃袋鼠,救地球?_木铃坊_百度空间

,译者,

一头名叫Metana的牛是阿根廷农业技术研究所一项实验的主角,旨在减少牛肠胃排放的甲烷。甲烷促进了引发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图片:Redux / Eyevine)(译者:既然是甲烷研究的牛就应该有个甲烷的名字,就叫萌萌吧。)

牛,绵羊和山羊表面上只是人类的盘中餐,可暗地里却在影响气候。它们在绵延起伏的牧场悠闲地游荡,一边咀嚼着反刍的食物,浑然不知自己的饱嗝(还有一小部分排放来自放屁)正在使地球变暖,不要说汽车飞机,有可能连发电厂都不如它们的危害大。

比如说新西兰,那里的3420万头绵羊,970万头牛,140万头鹿和15.5只山羊,以甲烷和氮氧化物的形式排放了该国48%的温室气体。全世界牲畜排气占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比所有交通工具排放的总和还多。反刍动物排放的气体中甲烷占大头,而一吨甲烷能够产生的温室效应相当于等量二氧化碳的25倍。

———-我是老牛拉车也不环保的分割线———-
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比所有交通工具排放的总和还多
—————————————-

预计到2050年,日益增长的人口和人们的收入将使全球肉类和奶类需求翻番,肉类需求将从2.29亿吨增加到4.65亿吨,奶类将从5.8亿吨增加到10.43亿吨。于是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也将翻番,使得其他领域的减排成效相形见绌。除了我们大家都改吃素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

在饲养环境友好型牲畜方面有人提出了一些设想。研究者们正在新西兰试验改良牲畜的饲料,食物添加剂,还有疫苗和xxxx,以及试养甲烷排放较少的物种。有个澳大利亚小组甚至建议我们放弃牛羊肉,改吃袋鼠–它们不排放甲烷。

气候的关切并不是这类研究{wy}的动机。反刍动物新陈代谢产生能量的8%用于制造甲烷。如果牲畜不产生甲烷,节约下来的能量就可能转化成肉。

那么反刍动物怎么会排放这么多甲烷的呢?这一切都在胃里发生。羊和牛都有一个前胃,又叫瘤胃,微生物在这里消化植物,产生氢气,二氧化碳和脂肪酸。脂肪酸是动物生长所需能量的有效来源,但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却不是。于是一类叫做产甲烷菌(methanogens)的微生物就有了用武之地:它们与动物共同进化而来,能够消耗二氧化碳和氢气,产生甲烷。自己则获得家园和食物来源作为回报。

这种舒适的关系现在已经成了显微镜下的猎杀目标。六月,新西兰一个致力于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名为牧歌温室气体研究组织的科研团体宣称,他们解码了反刍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ruminantium)的基因序列,这是羊和牛胃中大约20种左右的产甲烷微生物之一。该组织基因测序项目主持人,新西兰AgResearch机构的微生物学家Graeme Attwood说,他们希望能够找到所有产甲烷菌基因上的共同点。这种产甲烷菌特有的基因或许可以提供一条路径,在不伤害反刍动物体内数百种有益菌的前提下,让产甲烷菌失效。研究者们考虑原来由产甲烷菌消化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可以改由其他微生物消耗,例如在有袋类动物和少数反刍动物肠内占统治地位的产乙酸菌(acetogens),它们还能产生营养乙酸盐,使动物更加健康。

出路

Attwood和同事在分析这些基因时,发现了一种酶的配方,他们相信这种酶能够打开产甲烷菌细胞壁特有的化学键。这种酶起源于很早以前感染产甲烷菌的一种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并入了产甲烷菌的基因组。Attwood的小组制造出了这种酶,并用它在试管中杀死了产甲烷菌。”这非常鼓舞人心,”Attwood说。Attwood和同事计划在接下来的六个月内,用这种酶在活体动物上进行实验。

这一基因组序列还可以用来识别反刍甲烷短杆菌外表面附着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很容易被免疫系统发现,很适合用来制造疫苗。给牲畜接种抗反刍甲烷短杆菌的疫苗有许多好处,最重要的是制造成本低,而且一年里可以在牧场多次接种。

这已经不是抗产甲烷菌疫苗的{dy}次尝试了。四年前,澳大利亚科学家曾研制出一种抗产甲烷菌的疫苗,注射疫苗的绵羊比未注射的少产生了8%的甲烷。但新西兰AgResearch的产甲烷菌疫苗项目负责人Bryce Buddle说那种疫苗在新西兰产的绵羊身上不起作用。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地绵羊体内产甲烷菌的菌株不同。

不过这多少可以证明疫苗是有用的。Buddle正在试验的一种疫苗,是由反刍甲烷短杆菌表面和细胞内的蛋白质混合而成的。早期实验显示这种疫苗触发的抗体能够降低甲烷的产生,尽管其反应机理还不清楚。他希望在三年内能够在活体动物身上试验这种疫苗。而最终目标是让使用疫苗的牛和羊减排甲烷20%至30%。

对于不用放牧的圈养牲畜,则有望通过改变饲料配方的方法更多减排甲烷。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Winnipeg分校的Ermias Kebreab发现喂草的牛通常比喂草和玉米混合饲料的牛多制造20%的甲烷。Kebreab说如果在饲料中添加椰子油和葵花籽油之类的不饱和脂肪,也能达到最多减排20%的甲烷。不饱和脂肪相当于牲畜肠胃里的氢接收器–在产甲烷菌消化氢之前将其吸收掉–并产生氢化脂肪供牲畜储存或转化为能量。例如,葵花籽油能减少以玉米为主要饲料的牛的甲烷排放达到21%。Kebreab说这种手段的局限在于饲料里添加的油脂不能超过总量的5%,否则牲畜就不肯吃了。

苜蓿之类的豆科植物也有助于降低牲畜排气中甲烷的比例。英国Aberystwyth大学的动物学家Jamie Newbold指出这可能是由于苜蓿中富含单宁酸。单宁酸就是赋予红酒颜色的物质,被认为能够减缓产甲烷菌的生长,从而抑制甲烷的产生。

———-我是汉方本草的分割线———-
苜蓿之类的豆科植物有助于降低牲畜排气中甲烷的比例
———————————-

今年早些时候,Newbold声称一种叫做蒜素的大蒜提取物,能够神奇地减少25%到50%的甲烷排放。虽然有可能有利于气候,可是还没有人测试蒜素会不会影响牲畜的奶和肉的口味。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dy}产业与渔业局一位微生物学家Athol Klieve认为有可能让牛和羊xx不产甲烷。他刚完成一项对东部灰袋鼠和红袋鼠体内微生物的普查,并且识别出袋鼠前胃中三种特有的产乙酸菌。牛和羊体内也有产乙酸菌,所以现在他正在研究,能不能使产乙酸菌压倒产甲烷菌,像在袋鼠体内一样,成为牛羊体内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

然而所有这些研究都还需要很长时间,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并没有时间优势。”如果牲畜数量按照现在的速度继续增长,那么这些高科技的对策[诸如疫苗和饲料添加剂]将变得无足轻重,”Peter Smith如是说,他在英国Aberdeen大学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与农业的冲击。”如果人们少吃肉,就可以少养牲畜,也就可以少排甲烷。”美国环保署的Tom Wirth认为饲料中添加的化学品可能影响牲畜的消化,而且怀疑消费者愿不愿意吃注射过抗产甲烷菌疫苗的动物的肉。

还有个简单一些的办法。两位澳大利亚生物学家提出一个无需求助复杂的生物科技,却保证立竿见影的主意:减少牛羊存栏数,代之以有袋类动物。袋鼠几乎不产生甲烷(见图表),因为它们胃肠菌群以产乙酸菌为主,而不是产甲烷菌。这种菌把氢气转化为乙酸盐,这是一种牛也可以利用作能量来源的脂肪酸。堪培拉澳大利亚野生生物局的George Wilson和Melanie Edwards曾计算过,如果用袋鼠代替澳大利亚三分之一的牛羊以削减牲畜排放,可以降低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这并不是个荒谬到家的主意,”Wilson说。”袋鼠肉已经在[澳大利亚]全国的超市上架了。这可以成为产值2.5亿澳元的大产业。”有没有哪位想尝尝袋鼠肉汉堡?



郑重声明:资讯 【【松鼠会转载】吃袋鼠,救地球?_木铃坊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