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N宗罪之6——良知的声音(2)

    

2、 畅快的奥运交通能否延续

2001年,北京在奥运申办报告中向世界承诺:构建畅通交通运输网,打造科学交通管理体系。根据承诺,在赛事期间,从运动员驻地到比赛场馆平均耗时不超过30分钟、市区快速路高峰时段车速35至50公里。

而到2006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1581万人,流动人口万人。2007年5月26日,北京市机动车突破300万辆,每户平均拥有辆机动车,这标志着北京进入了快速机动化的“汽车时代”。机动车保有量的突飞猛进,既给首都经济的繁荣引入新的机遇,也给城市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现实难题。道路拥堵日益严重,已成为社会xx的焦点和热点。

北京市在早晚流量高峰期间,整个城区的道路基本处于拥堵状态,在一些路段,车辆的通行时速已降到每小时10公里以下,个别路段甚至降到每小时5公里以下,比步行速度还慢。据新华网2003年9月的一次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北京人上班需花费1小时以上,其中,60~80分钟的占,超过100分钟的占,而在20分钟以内即可到达工作地的仅占。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实现北京奥运申办报告中的承诺,对北京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是,在这样一场国际大考中,北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奥运期间,北京xxxx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好评与充分的肯定。

奥运期间北京道路之畅通,令人感到十分爽快。北京人已经很久没有享受到这样便捷的交通了。随着奥运会、残奥会的闭幕,北京的交通逐渐恢复了常态。人们在“爽”了两个月后,不得不又回到从前,继续饱受堵车之苦。于是,在奥运结束后,延续奥运期间那种畅通的感受,成为所有北京人的愿望。

但是,奥运期间那种的交通能够延续么?这种愿望在短期内能够变为现实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奥运交通的畅快是怎么来的。

为了实现承诺,中国政府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举国体制的优越性。2008年6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印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市交通保障方案》。

从这个交通保障方案的内容来看,保障奥运交通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开辟奥运车辆专用车道。按照奥运会惯例和申办奥运会时的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在连接奥运场馆、赛会人员住地等相关设施的道路内侧设置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供奥运专用车辆行驶。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从7月5日起陆续施划,涉及长安街以及二、四、五环路等道路。车道自7月20日启用,至9月20日止,xx奥林匹克车辆通行,单向总长285.7公里。 从2008年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根据赛会人员抵离、训练、比赛交通运行需求,分阶段逐步启用和停止使用奥林匹克专用车道。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主线为24小时全天运行,支线为每日6时至24时运行。根据交管部门的规定, 奥林匹克专用车道主要用于保证参赛选手、裁判、记者、相关官员、国际宾客、保障物资和特种车辆的通行。持奥林匹克专用车证的客运车辆,在奥运期间,按照证件标明的权限,可以通行奥林匹克专用车道。 持奥林匹克专用车证,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运输行李、器材设备的车辆,执行场馆运行保障的通信、电力、兴奋剂检测、医疗救护、应急抢险车辆以及承担比赛转播任务的卫星转播车等,可以通行奥林匹克专用车道。 持证的重要国事活动和国际贵宾车队,可以通行奥林匹克专用车道。 为奥运会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可以通行奥林匹克专用车道。 持奥林匹克专用车证的外埠号牌车辆,与北京市持证车辆享有同等通行权限。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开辟,使奥运交通得到可靠保障。

二是消减交通流量。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开辟,必然使社会车辆的行驶空间受到挤压。如果对社会车辆的交通流量不予以强制性的消减,奥林匹克专用车道的使用也很难得到保证。为此,根据实际情况,北京市在2008年7月1日至2008年9月20日期间,采取不同的削减机动车总量措施。具体分为两个阶段:{dy}阶段,2008年7月1日至7月19日;第二阶段,2008年7月20日至9月20日。 {dy}阶段是从2008年7月1日至7月19日,北京市机动车全天禁止黄标车上路行驶;除保障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的机动车外,在京中央国家机关、驻京解放军和武警xx、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全天停驶机动车30%;倡导其他机动车减少上路行驶。 其他省、区、市机动车进入北京市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汽油车须符合国Ⅱ及其以上排放标准,柴油车须符合国Ⅲ及其以上排放标准,持有车辆所在地环保部门核发的统一绿色环保标志和证明,进入市区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还须按规定办理市区通行证。除运送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车辆及持通行证件为北京运送其他生产生活物资车辆外,其他货运机动车绕行112国道等北京周边道路;剧毒化学品运输车辆和过境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进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为北京市运送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须经北京市有关部门核准后,办理通行证,按规定的时间、线路行驶。 第二阶段削减方案为2008年7月20日至9月20日,北京市机动车全天禁止黄标车上路行驶。 北京市核发号牌机动车(含临时号牌车辆)全天按车牌尾号实行单号单日行驶、双号双日行驶,“2002”式号牌机动车按双号管理。其中,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在按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其停驶的机动车达到总量的70%。限行范围为:7月20日至8月27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8月28日至9月20日,五环路以内道路(含五环路)及有赛事车辆通行的机场高速公路、八达岭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等。 在执行上述规定的同时,每日6时至24时,货运机动车禁止在六环路以内道路(不含六环路)行驶,拖拉机、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禁止在六环路以内道路(含六环路)行驶;每日0时至6时,拖拉机、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禁止在五环路以内道路(含五环路)行驶。京B号牌摩托车全天禁止在四环路以内道路(不含四环路辅路)行驶。 剧毒化学品运输车辆全天禁止上路行驶。确需上路行驶的,须经北京市相关部门核准,并由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通行证,按规定的时间、线路行驶。 持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通行证车辆不受单、双号行驶措施限制,如通行禁止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行的道路,须办理危险化学品运输专线通行证。 持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城市配送“绿色车队”通行证车辆不受单、双号行驶措施限制,但须按规定的时间、线路行驶。 建筑工程运输车辆全天禁止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持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专用通行证车辆除外)。 驻京解放军和武警xx机动车停驶50%,方案单独制订。 持北京市长期市区通行证的外省、区、市机动车按北京市机动车管理。此外,其他省、区、市机动车按机动车车牌尾号全天实行单号单日、双号双日进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行驶,限行范围为:7月20日至8月27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8月28日至9月20日,五环路以内道路(含五环路)及有赛事车辆通行的机场高速公路、八达岭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等。

三是国务院相关部门、北京市以及全国各地所采取的相关配套保障措施。

国务院有关部委配套保障措施有: 公安部主要负责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特别是京、津、冀、晋、蒙、辽、鲁等北京及周边省、区、市公安机关开展对进京车辆的检查;协调做好进京机动车的远程分流;协调指导京、津、冀两市一省公安机关做好进京货运机动车绕行112国道等北京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指挥工作。 交通运输部主要负责协调天津市、河北省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做好112国道等进京货运机动车分流路线的养护、维修、桥梁加固、增设防护设施和指示标志等工作,配合公安部做好货运机动车绕行112国道等北京周边道路的交通组织工作;协调有关省、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做好进京省际长途客运车辆尾气治理工作和北京奥运会高校志愿者交通保障车队组建工作;协调各省、区、市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做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餐饮住宿等服务工作,为进京车辆和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组织做好民航、公路和水运的客货运输保障及邮政车管理工作。 环境保护部主要负责以下工作:协调各省、区、市环保部门做好进京机动车尾气治理工作,对符合本方案规定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辆,由所在地环保部门核发统一的绿色环保标志和证明。 铁道部主要负责做好奥运期间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特别是在公路运输紧张时,组织煤炭等物资抢运,确保迎峰度夏电煤等物资供应。

北京市配套保障措施有: 在公共交通保障措施方面,北京市公交集团增加运营车辆;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通过新增运营线路、缩短发车间隔和扩大列车编组等措施,增加车次和运能;北京市出租汽车企业通过加强车辆保养、减少空驶率等措施增加运能。 在货物配送保障措施方面,北京市运输管理部门从具有运营资质的企业中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由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通行证,组建奥运期间城市配送“绿色车队”,面向社会承担城市生产生活物品的配送服务。北京市商务局、市政管理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工业促进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工作。 此外,鼓励淘汰治理黄标车并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对违反规定车辆的处罚力度,商场、机关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制订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环境交通应急保障方案,减征(返还)停驶车辆的车船税和养路费。

其他省、区、市配套保障措施有: 各省、区、市政府组织公安、交通、环保等部门制订加强机动车管理、进京机动车绕行线路和交通组织疏导方案并做好实施工作。一是加强进京机动车安全检查和尾气治理工作。二是做好从北京市过境机动车远程劝返、绕行的交通疏导和指挥工作,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可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等情况,依法对机动车采取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交通管制措施。三是做好国道、省道等公路的养护、维修、桥梁加固、增设防护设施和指示标志等工作,特别是天津市、河北省政府要组织交通、公安等部门重点做好112国道及其他绕行道路的整治和餐饮加油服务、车辆救援应急准备等工作。四是组织交通、公安等部门做好北京奥运会高校志愿者交通保障车队的车辆调配和驾驶员选派政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五是对112国道沿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增设交警中队、增加警力,提高管控能力。要制定应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

为了使这个交通保障方案得到落实,北京市政府做了很多努力

道路畅通了,市民的出行如何解决?科学规划扩展公共交通运力成为{sx}。 据当时预计,奥运会期间北京公共交通每天将增加450万人次左右的客流量。为此,为切实缓解主干道的交通拥堵,北京市围绕奥运场馆布局对公交线网进行了优化调整,以减少重复线路,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起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奥运会期间,为鼓励观众选择公共交通,凭奥运会门票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北京还增加了2000辆公交车辆,每天增加1万至万车次,每天可增加运送乘客280万人次。奥运前夕,北京安立路、朝阳路2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正式开通,加上2005年底开通的南中轴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北京投入运营的快速公交线路达到3条,总里程达到50公里。而万辆出租车通过提高车速、减少空驶等,日均也可增加客运量50万至60万人次。除此之外,北京还规划了34条奥运公交专线,直接通达各个奥运比赛场馆,满足乘客观看比赛的需要。

{zd0}的变化还是来自地铁,至北京奥运会举办时已由42公里发展到200多公里。7月19日,与机场轨道交通一起,为奥运会修建的地铁10号线、8号线一期(奥运支线)也同时开通。原有的五条地铁运营线路也全部进行了改造、改进,开始实行新的运行图,平均运力提高14%。原有线路缩小发车间隔、扩大列车编组等措施,每天可增加运送110万人次。2号线隐患改造工程完成后,最小发车间隔由3分钟缩短至2分30秒;13号线、八通线将列车编组由每列4节改为6节,发车间隔由3分30秒缩短至3分钟,分别增加运能77%;5号线发车间隔由4分钟缩短至3分钟,增加运能33%。8月13日,地铁全网运送了410万人,5号线更是打破纪录运送了71万人。10号线达到了55万,也创造了这条线路新的客流高峰。在奥运期间,北京市地铁、公交职工加班加点,超负荷地进行工作,很多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奥运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同时,北京交管部门不断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含量,奥运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已成为科学管理城市交通、高效服务北京奥运的{dy}推动力。 在这些智能管理系统中,现代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堪称“大脑”。该系统集成了电视监控、交通信号控制、诱导显示、单兵定位等多个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通过制定的预案进行智能化的指挥调度。依托这个高科技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北京市交管局建立了由现代化的奥运交通指挥中心、仰山桥交通勤务指挥中心和38个场馆*通指挥所组成的三级奥运交通指挥科技体系,对社会交通和奥运交通进行有效组织、xx管理。

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报警系统也在奥运会期间大显神威。这个由安装在道路上的上百台交通事件检测器等组成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可在{dy}时间发现交通事故、路面积水等各种意外事件,自动报警并对事件过程全程录像,在指挥中心实时显现。通过它,指挥人员能够使用警力定位系统迅速显示事件区域的警员、警车分布,指派最近民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 在奥运中心区,建成的基于高清数字化技术的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进出中心区车辆的全时空、xxx监测。这个系统的路面监测设备把原来视频监控、流量统计、车辆识别、事件检测、违法检测等5种功能融为一体,一个设备替代多个设备,如此高集成度的应用在我国还是首次。

7月16日,为保障奥运交通,服务公众出行,北京市交通信息发布中心正式启用,实现全市路况信息xxx、多渠道的即时播发。 随时随地提供路况服务,是北京交管部门推出的系列便民服务措施之一。北京交通管理部门还陆续推出了大量人性化服务措施: 7月1日起,对拥有两辆尾号同为“单号”或“双号”私人小型客车的注册登记个人提供xxxx服务; 在次干路、支路以及居民小区周边有条件的道路上增划停车位,方便市民停车; 对仅造成车物损失或者伤情轻微的交通事故进行快速处理,简化保险理赔手续,{zd0}限度方便群众; 7月20日,“122”开通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交通咨询,为广大中外宾客提供交通咨询服务。

从北京市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来看,有些措施是属于基础性的,不仅有利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且作为奥运遗产保留下来,奥运会以后仍可长期发挥作用。如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新修的道路、桥梁、地铁,交通管理的科技手段,如现代化的交通指挥中心、交通信息诱导系统、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报警系统等。奥运会的举办,使北京交通事业的发展提前了若干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所采取的所有相关措施中,开辟奥林匹克专用道和大幅度地消减交通流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没有这两项措施,其它所有措施加到一起,也不可能保证奥运交通能够实现北京对世界的承诺。

这两项重大措施是北京为了缓解首都城市交通拥堵、确保奥运盛会顺利举行所做出的明智之举和必然选择。奥运会期间,北京市的机动车已达到330万辆以上,对于北京这样一个交通拥堵问题本已十分严重的国际大都市来说,想在短时间内缓解拥堵,达到举办奥运会的交通需求,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wy}的选择只能是采取超常的管理措施。

其实,不仅北京这样交通拥堵十分严重的城市举办奥运会时需要采取超常管理措施,即使在交通拥堵不是十分严重的其它举办奥运会城市也是如此。实际上,每届奥运会都绕不过“交通限行”这个问题。奥运会期间为了保证奥运专车的快捷、准点,开辟一些奥林匹克专线,在这些道路上以及场馆周边道路限制其他机动车通行,这一点这已成为国际惯例。

汉城(首尔)、亚特兰大、雅典等奥运会都实施了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在韩国汉城(首尔)举办奥运会时,该城市只有100万辆机动车,但为了保证交通畅通,其政府也实施了机动车按单双号出行的措施;希腊雅典在奥运会期间,进行了交通的“三层”管理:安保区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运动员顺利直达赛场;疏散区允许持票人员到达场馆欣赏比赛;引导区对比赛前或者结束后的大量人流进行疏导分流,撤离会馆周边。1996年亚特兰大举办第26届奥运会时,当时该市有365万辆车,该市减少私人机动车出行,调集公交车运送观众,共削减了250万辆机动车。据说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将全面禁止私家车出行。

实际上,在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 ,为了保障峰会的顺利进行,北京已尝试了一次大规模的交通限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是为北京奥运会交通保障工作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10月27日,北京市政府要求市属政府、企事业单位按80%比例封存公车,以削减交通流量。中央驻京单位也按照50%比例标准参照执行。截止到10月31日晚6时,已有49万余辆公车入库封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从11月1日至6日,每天6时至23时,四环路(含)以内道路禁止本市货运车辆通行(含持有货运通行证车辆)。空驶出租车禁止在长安街(大北窑桥—新兴桥),东二环路(东直门桥—东便门桥)主路,三里河路(木樨地—甘家口),天安门广场东、西侧路,大会堂西侧路通行。每天6时至23时,禁止本市运送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车辆通行,其他危化品运输车辆昼夜禁止通行(含持有通行证车辆)。悬挂外省市号牌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一律禁止进京。

11月1日是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代表集中抵京的日子,由于交通准备充分,交通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北京当天早高峰平稳,交通流量、拥堵报警数量较平日有所减少。早上9点,路面秩序情况良好,车流量明显减少。官园桥上、航天桥上、万泉河桥上双方向行驶畅通。而这些在平时都是拥堵报警较多地区,行驶速度不足20公里,但那天却能够达到60、70公里。涉及勤务路线的多条街道车流量减少,骑自行车出行和乘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不断增加。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交通限行措施的成功实践,为奥运会期间的交通保障提供了经验,使奥运会交通保障的组织者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没有哪个措施比限行措施更有效,更管用。因而奥运会的交通保障措施中,限行在众多措施中,虽然未必是{sx},但无疑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为了奥运交通的畅通无阻,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奥运交通的畅快来之不易。那么,要回答畅快的奥运交通能否延续这一问题,就要看奥运期间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特别是那些起了关键作用的措施能否延续。所有的措施能够延续,畅快的交通状况就能延续。如果不是所有的措施都能延续,这种畅快的交通状况就会打折扣。如果对奥运畅快交通起到关键作用的措施不能延续,那么奥运的畅快交通也就不可能延续。这是显而易见的。

从以上所涉及到的奥运交通保障措施来看,有些是可以延续,能够继续发挥作用的,而有些是难以延续甚至是不可能延续的。如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新修建的路桥、新开通的地铁、新增加的公交车、新安装的交通管理设施等,既是为了成功举办奥运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北京城市发展的长远需要,都是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在城市管理、城市运行机制方面,如错峰上下班、封存公车、大型商场调整营业时间等,继续实施也是可行的。但有些措施则是难以继续实施甚至是不可能继续实施的。如对外地货车进京的限令,总不可能长期实施吧?短期内货车禁止进京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有限,而要长期实施,就会产生严重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如全国各地为配合北京奥运所采取的临时措施,也不可能变成常态。采取短时间的临时措施是一回事,长期持续实行的规定则是另一回事。众所周知,奥运会期间,在北京一切与奥运无关的大型商务活动几乎都被延后以至取消,当时北京周边的高速公路上几乎空无一车。这种状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对国家经济发展将造成何种影响不言自明。

让交通民警和公交职工把奥运期间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成为常态也是不现实的。而对奥运期间交通畅通起到决定作用的单双号限行措施能否常态化,则是人们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法律意义上的争议暂且不说,是否具有可行性,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不容回避的是,奥运期间单双号限行措施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奥运情结和爱国热情。奥运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圆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百年奥运梦想。在举办奥运会问题上,国人空前团结一致,全中国人民一致拥护,几乎听不到任何杂音与异议。群众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为了奥运的成功举办,人人都甘愿做出奉献甚至牺牲。许多车主发自肺腑地说,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应当以大局为重,支持、拥护政府所做出的决定,展现东道主的风范。许多人放弃机动车出行,采用乘坐公交车、拼车、骑车、健走等绿色出行方式。也有很多人因无法选择的缘故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付出了各种各样的代价,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牺牲。有的割舍了与家人的团聚,有的放弃了恋人的约会,有的推迟了疾病的xx,有的取消了孩子的课外活动,有的由于无法解决交通问题,临时住在单位,甚至借房子住、租房子住。还有的商户、员工为了给北京的交通减轻负担,索性选择了休假,暂时离开了北京。奥运情结与爱国热情必然会延续,但是由此而做出的种种牺牲与奉献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常态。

有一位私车车主写下了以下一段文字,很有代表性。他说,奥运的成功举办,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脸上有光。作为一名北京的司机,大家都有这种使命感:开好奥运,也是我们每一位车主的责任。因此,不管是单双号限行,还是奥运车道,在奥运期间,几乎看不到违章上道的车辆。甚至在奥运后、残奥会之前,奥运车道暂停使用时,最内侧的那条奥运专用道,也鲜有车辆开进。好几次,在路上行驶时,都觉得奇怪,不是已经停止使用了吗,但人们仍然非常规矩的排着长队,不走这条“奥运专用车道”。 奥运给大家带来的不方便,也有车主在嘀咕。然而,为了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我们可以放弃自己一时的不便,把舒适和宽敞留给客人。这一点境界,绝大部分车主都有。可是,就在奥运会开完后的几天,突然刮起了一阵“奥运后继续单双号限行”的舆论风。这时候突然想到“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我们的后奥运限行,看来与这个故事真有些渊源。就像利用别人的善意去借东西,但是用了觉得好不愿意还回去。我很赞同白岩松说的,“作为北京的市民,我愿意牺牲这几个月单双号限行的不便利,而支持北京奥运办的很好。这样一种奉献所以才导致了像北京的交管部门等等都对市民说谢谢,不能是大家的奉献,可是当结束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种强制”。 既然限行措施是以奥运名义开始的,那么在奥运结束后理所应当得到取消。如果仅仅因为“限行”的实施会大大缓解交通压力而继续实施的话,不但会给世人留有管理者言而无信的印象,还会伤及到消费者主动配合的初衷!

其实,奥运期间所采取的各种交通保障措施哪些可以延续,哪些不能延续,直接决定了奥运会后北京的交通能否还像奥运会期间那样畅快。可以肯定的是,大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奥运会前投入使用,为北京的交通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北京的交通拥堵得以缓解。这些设施在奥运会之后继续发挥作用,理所当然地使北京的交通会好于奥运会举办之前。但期望把奥运会期间所有的交通保障措施变为常态,让北京奥运会期间畅快的交通状态保持下来,则是极不现实的。单双号限行不能继续实施,货车进京限制不能继续实施,全国各地所采取的各种临时措施不能继续实施,怎么可能让畅快的奥运交通得以延续呢?

中国虽然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但我们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之所以成功举了奥运会,之所以成功解决了奥运会期间令世界发达国家都感到棘手的交通问题,是由于我们充分发挥了独有的政治优势,采取了一系列超常的临时措施。这些临时措施对于保障奥运交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这些临时措施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全国亿万人民的高度爱国热情,离不开我们为之付出的代价与牺牲。对这一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问题。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加快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对北京在大型活动中解决交通保障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而这些对于解决常态下的交通拥堵难题,并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因此,企图通过一次奥运会就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要做很多调查研究工作,还要通过很多方面的扎实努力,还要经过很长一段艰苦的奋斗历程。

2008年6月发布的《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北京到2020年12年的科技发展进行了一个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规划,确定实施18个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18个重大科技专项中,北京市域快速通勤科技专项明确提出,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交通拥堵现象。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中心城、市域和城际交通一体化新格局,交通拥堵状况有所缓解,五环路以内85%的通勤出行时间,也就是驾车在五环内任意两点通行时间不超过50分钟,边缘集团到达市中心出行时间在1小时以内,最远的郊区新城到中心城的出行时间不超过2小时。到2020年基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应该说,这个规划对于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预期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和艰苦努力,逐步取得实效,不断得到缓解,最终使交通拥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而在此之前,我们一方面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而千方百计,另一方面我们也还不得不暂时面对交通拥堵这个现实。对交通拥堵问题,我们既要只争朝夕地大力治理,又不能急功近利,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甚至办拔苗助长的蠢事。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群众,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交通拥堵问题我们还要有一个在较长时间内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急躁也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面对才是出路。

郑重声明:资讯 【北京交通N宗罪之6——良知的声音(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