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美食变毒药:春节健康餐饮三大注意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美食也有可能变成毒药(新浪读书配图)
  节日餐饮注意啥?
  春季快到了,节假日亲朋聚餐是常见的事。但有关专家发现,节假日发生饮食偏食的情况很严重,食品往往存在三多的现象,即“油腻的太多,辛辣的太多,食用甜品太多”。为防止“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的现象,健康餐饮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鲍善芬为我们提出了合理建议。
  健康餐饮应该遵循的原则用一句话可概括为,就是要“吃得文明、吃得卫生、吃得科学”。所谓吃得科学,关键就是要掌握好营养膳食平衡。
  首先,主食和副食的平衡十分重要。
  所摄食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不应超过植物性食物。主副食比例适当是营养平衡的重要前提。
  其二,是需注意荤素搭配,掌握好膳食的酸碱平衡。
  许多单位平时饮食清淡,而节假日会餐时,鸡、鸭、鱼、肉堆满桌,大吃大喝以后,许多人感到发腻,殊不知这就是“轻度酸中毒”的反应。正常人体血液呈弱碱性,因此当食物中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的比例为1∶4时最为合适,餐后会感到很舒服。大凡富含蛋白质的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均属酸性食物,过多食用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呈酸性,遂令人倦怠乏力,重则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欲避免上述状态,就必须增加蔬菜、瓜果、薯类、菌类和茶等碱性食物。
  其三,是力戒空腹饮酒。
  饮酒同时吃些碱性食物蔬菜,可以减轻肝脏的负担,醋拌凉菜以及水果都是不可缺的。这样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体内燃烧,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从营养角度讲,食用鱼肉比食用猪、牛、羊肉与家禽肉更好。这也就是所谓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一条腿的”食物,除鱼外还包括香菇在内的xx等。
  暴饮暴食、过贪过饱可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每当逢年过节,医院内此类病人陡增便是明证。为了防止“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的现象发生,平时饮食和会餐时都应搭配合理,酸碱平衡,减少筵席上的“山珍海味”,增加蔬菜、瓜果、豆类等碱性食物。即使会餐和宴会也应搭配合理,上菜应注意菜肴的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讲究细水长流,因为在一段时间内某种营养物质摄入过多,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
  古人早就反对筵席奢靡的做法。明代周履清为烹饪书《易牙遗意》写序说:“今天下奢靡,日常往来即使节俭人家也弄四五十样肴馐,席上堆满大小方圆的餐具。”他还指出做菜应“浓不鞔胃、淡不槁舌”。南宋xx史学家郑樵提出了“饮食六要”论,即“食品无务于淆杂,其要在于专简;食味无务于浓酽,其要在于醇和;食料无务于丰赢,其要在于从俭;食物无务于奇异,其要在于守常;食制无务于脍炙生鲜,其要在于蒸烹如法;食物无务于厌饫口腹,其要在于饮饱处中。”这些针砭筵席时弊之说,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 “新鲜”不能吃
  “吃就吃新鲜的!”这是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颜色越诱人,而长期放置,其色香味等会变差、质感降低、营养素流失、有害物质蓄积,甚至出现变质,而导致食物中毒。然而,对于有些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
  猪肝
  有的人喜欢吃“鲜嫩”的猪肝,因此,在烹调时,为求鲜嫩,往往将鲜猪肝急速炒一下就食用。殊不知,这样做的隐患很大:首先,猪肝是猪体内{zd0}的xx器官,各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在肝中聚集,倘若加热不彻底和不充分,可能造成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人进食后可能诱发疾病。其次,急速烹炒难以杀灭猪肝内的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虫卵,从而导致进食后损害人体健康。
  鲜海蜇
  鲜海蜇含有毒素,不可食用。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使鲜海蜇脱水数次,才能让毒素排尽,方可食用。
  鲜木耳
  鲜木耳含有一种叫卟啉的光感物质,食用后若被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会出现呼吸困难。干木耳是经曝晒处理的成品,在曝晒过程中会分解大部分卟啉,而在食用前,干木耳又经水浸泡,其中含的剩余毒素会溶于水,使水发的干木耳xx。
  鲜咸菜和鲜的酸泡菜
  新鲜的咸菜和酸泡菜含有相当量硝酸盐,盐腌后几个小时内,亚硝酸盐开始明显增加,2周左右达到高峰,此后又逐渐下降。亚硝酸盐可引起缺氧症状,还会与食品中的仲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因此,不可进食鲜的腌制食品,应在腌制4周后再食用。
  吃虾进补要适量
  日前有媒体报道,广州有家医院近段时间,每天都接诊二三十名由于大吃海鲜引发不适的患者,其中一位患者听说多吃海鲜有xx的功能,于是每顿饭都少不了虾蟹一类的海产品,有时一吃就是半斤以上,可后来反而感觉非常疲倦,一点都没有性生活的欲望了。那么,吃虾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现象呢?
  虽然吃虾确有xxxx之功,但古书《饮膳正要》中有记载“虾不可与猪肉同食,损精”。用现代理论分析可能是淡水虾(如青虾),性味甘温,功能xxxx,而猪肉助湿热而动火,吃虾过多易引起上火,故两者不宜相配。
  由于虾含蛋白质较多,过量食用会引起倦怠症,从而感觉非常疲倦,“性趣”降低。另外,对海鲜过敏及患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等)的人要谨慎食用。食用海虾时,{zh0}不要大量饮用啤酒,否则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
  值得一提的是,虾背上的虾线,是虾未排泄完的废物,所以食用时应去掉。颜色发红、身软、掉头的虾不新鲜,尽量别吃。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结合形成鞣酸钙后会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xx腹泻等症状。所以,吃海鲜应间隔2小时后再吃水果。


郑重声明:资讯 【慎防美食变毒药:春节健康餐饮三大注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